那些小喇叭渐渐合拢
黎荔
![]()
清早起来,拉开隔纱门,阳台花圃中已爬满了牵牛花,蓝的,紫的,粉的,像是哪个顽皮的孩童将颜料盘打翻在了藤蔓绿叶间。一个个倒垂着的小喇叭,仿佛要奏出甚么清越的调子来。俯身细看,那花瓣薄如蝉翼,纹理却极是精致,自中心向外辐射,颜色由深入浅,到了边缘几乎透明。花蕊藏在深处,怯生生的,沾着点点莹洁晨露。这花朝开暮落,原是极平常的,然而在秋日的晨光里,却别有一番风致。带露折取一枝,随意插进陶罐里,牵牛花便拗出各种低垂、探头、斜曲的姿态,煞是可爱。
牵牛花的名字,据说来自一个古老的故事。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提到过。起因是因为一位农夫常年患病,却在阴差阳错之下服用牵牛花的种子治好了那个痼疾,于是为了感激牵牛花,农夫就牵着自家的牛到了牵牛花生长的地方去拜谢,因此才将这花称作了牵牛花。说实话,我是不太明白这个操作的,毕竟就算真的要拜谢这株牵牛花,带上自家牛干什么?这位农夫就不怕自家牛把他的救命恩花几口嚼没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牵牛花的名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些干系。每年牵牛花的花期,都正好和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期相同,并且无论是什么颜色的牵牛花,仔细观察其外表,都能在花朵内看到星型的花纹,这像极了天上的星星!《荆楚岁时记》里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花晨开午谢,恰如牛郎织女相会之短暂,故得此名。想来这命名者,必是个多情之人。
在日本,此花被称为“朝颜”,谓其朝开午谢,生命短暂。俳人松尾芭蕉有句云:“朝颜に釣瓶とられてもらひ水”,说的是清晨取水,井桶被牵牛花缠绕,不忍破坏,只得向邻家乞水。这种对细微之美的怜惜,倒是日本人所特有的情致。
西洋人则呼之为“morning glory”,晨光中的荣耀。这名字取得好,因为此花确是乘着晨光而开的。在薄明的秋晨,见它们从蜷缩中缓缓舒展,那姿态,宛如婴儿初醒,带着几分慵懒,几分娇怯。花瓣上的露珠,被初阳照得晶莹剔透,竟像是花自己分泌出的珍珠了。西方不似东方人赋予牵牛花那么多悲情典故,只单纯赞美它在晨光中绽放的绚烂。英国诗人曾写它:“如同天空碎片落入凡间”,倒是形象得很。
![]()
秋深了,牵牛花开得愈盛。它们蜿蜒而上,长蔓柔条,占领了阳台栏杆,有的甚至爬到邻家的墙头去。那藤蔓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得很,你若用手去扯,必得费些力气。叶作心形,绿得深沉,衬着各色的花,分明是一幅天然图画。我尤爱在秋日观察此花。夏日里它们开得嚣张,密密麻麻铺满攀援枝条,反而失了韵味。入秋后,花叶渐疏,偶尔几朵从已经开始枯黄的叶片间探出,反倒格外惹人怜爱。它们似乎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开得格外卖力,颜色深浓了许多,像是要把一整个夏天的蓝紫都浓缩在这最后几日。
太阳渐渐升高,光线斜射过阳台。我注意到最近处的几朵花,已开始微微卷边。你观察过牵牛花蜷缩花瓣的过程吗?——先是和着露水卷起一个角,慢慢往花心里收,接着一整个花瓣都朝内卷起来,好像一个怕晒的娇气小姑娘。那蓝紫色的喇叭渐渐收拢,最终奏完了最后一支曲子,悄然退场,星空的蓝皱褶在一起。不过两三小时,它们就会缩成一个小尖角,再看不出方才的绚烂。
秋风吹过,牵牛花攀篱萦架,轻轻摇曳,奏起了无声的秋之曲。牵牛花瓣的感觉是那样柔软,似乎吹弹得破,但没有一朵牵牛花被秋风吹破。这时节,牵牛花的叶子也开始泛黄了,边缘卷曲,显出疲态来。唯有那些豆荚日渐饱满,里面藏着来年的希望。我想起来年春天,这些黑色的小籽落入土中,又会长出心形的叶片,缠绕向上,在某个秋晨再次吹响它们无声的小喇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牵牛花年年开落,人们岁岁老去,唯有这秋日晨光中的惊鸿一瞥,虽短暂而绚烂,已然好好开过,且宽怀面对荣枯。
转身离去时,露水已干,那些小喇叭也渐渐合拢,仿佛从不曾盛开过。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