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代有种轻生方法叫吞金,纯金无毒,为何有人吞了金就会死亡?

0
分享至



听说过“吞金”吗?

在古装剧里,那些失势的大臣或者宫廷妃嫔,常常会在危急时刻掏出一块金子,一口吞下,然后痛苦地倒地身亡。

可是纯金本身又不像砒霜那样有毒,那么古人吞了金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翻开历史的卷轴,“吞金”这种看似奇怪的死法,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了,那会儿的贵族们,遇到政治斗争失败,有时候就会选择这种方式告别人世。

到了汉代,这事儿开始变得更“正规”了,慢慢成了一种特定的刑罚和自杀方式。

现在看古装剧,动不动就有人吞金自尽,好像这是个很常见的事,实际上,这种“待遇”可不是谁都能享受的,平民百姓哪来的金子,所以吞金基本上是贵族和高官们的“专属死法”。



想想也挺讽刺的,平时用金子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结果到头来,这金子反倒成了送命的工具,所以为啥非得用金子呢?用别的不行吗?

这可能跟古人的“体面观”有关,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也要死得体面,吞金虽然痛苦,但至少外表看起来还是完整的,不像上吊会让脸变形,自刎会血流满面。



吞金前还有一种“仪式感”,那些即将吞金的人,会先沐浴更衣,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有时还会写下遗书或遗嘱。

这些仪式既是对死亡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告别,而且不同朝代的吞金方式也不太一样。



汉代的人喜欢用金块,到了唐宋,开始流行用金叶,明清时期则多用金饰或金器,这些差异背后,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工艺水平和文化习俗。

可到底吞金为啥会死人?这事儿得从科学角度好好掰扯掰扯,纯金无毒,那为啥古人吞了就嗝屁了?这里头大有文章。

古代的金子,跟咱们现在戴的金首饰可不是一回事,现在的金首饰好歹有个纯度标准,古代那会儿,冶炼技术差,金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多着呢。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过出土的古代金器,发现汉代金器纯度普遍只有75%-85%,就连明清时期也就90%左右。

这说明是古人吞的根本不是“纯金”,而是一堆含有杂质的合金!

之前有机构检测了一批西汉金饰,发现有许多的样本含有汞和铅,这两位可都是“狠角色”,铅中毒会让人肠胃不适、呕吐、头痛,严重的话内脏都能罢工。



汞更厉害,直接攻击神经系统,让人抽搐、呼吸困难,古人吞下这种“不纯”的金子,确实难活命!

不过,就算是纯度再高的金子,吞下去也够呛,金子的密度是水的19倍,一小块就沉甸甸的。

想象一下,这么重的东西在人的肚子里,还带着锋利的边缘,简直就是个“移动的刀片”,它会划伤你的食道、胃壁,甚至肠道,造成内出血。



更要命的是,金块体积大的话,还可能把肠道堵得严严实实,啥都过不去,吞下超过20克的金属块,消化道穿孔和腹腔感染的风险很高。

一旦消化道被划破,肚子里的细菌就会跑到腹腔里去搞破坏,引发腹膜炎,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这基本上就是个死亡通知单。



科学的角度看,吞金致死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物理伤害、化学中毒和生物感染多个层面,它不像砒霜那样,吃下去很快就见效,也不像刀剑,一下子就结束生命。

它是一种缓慢的、痛苦的死亡过程,这或许正是它作为刑法的“威慑力”所在,那如果穿越回古代,不小心被判了吞金之刑,有没有可能逃过一劫?



理论上说,如果金块足够小,形状足够光滑,又没有太多有毒杂质,或许有可能活下来,但问题是,古代的行刑者肯定不会这么“善良”,给你一个容易排出来的小金球吧?

不过历史上也有些吞金不死的神奇案例,据《宋史》记载,南宋大臣吕祖谦在政治斗争中失势后被迫吞金,但在家人的帮助下服用了特制的药物,居然把金块排出来了,这事在当时传为奇谈!



说到救命的方法,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了几种可能帮助排除金属物的偏方,包括滑石粉、蜂蜜和某些草药的混合物。

不过,这些方子对误吞小金属物的人可能有点用,但对那些被迫吞下大块金子的人,估计帮助不大。



古代医书《古今医统大全》还总结了一套应对误吞异物的招数,比如吃滑溜的食物帮助排出,或者采取特定姿势让异物移动,这些方法虽然看着挺原始,但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有时候真让人佩服。

而且古人对死亡的态度跟我们现在也很不一样,他们似乎更在意“怎么死”,而不只是“是否死亡”,讲究“死得其所”、“保全体面”,即使付出巨大痛苦的代价,现代社会则更强调生命本身的价值和尊严。



古人用金子装饰自己,彰显地位,又用金子结束生命,埋葬荣华,这前后的反差,也透着一股子冷冷的讽刺味道,金子既能让你荣华富贵,也能要你的命。

这一点在当代社会同样值得警惕,我们追求的东西,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可能最终会反过来伤害我们自己,大家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耀大学50名新生赢麻了,入学即锁定百万年薪!开学典礼展露前途

福耀大学50名新生赢麻了,入学即锁定百万年薪!开学典礼展露前途

轩逸阿II
2025-09-13 12:46:46
一旦失业,你拿什么来养活自己?网友:啃老,啃老,还是啃老

一旦失业,你拿什么来养活自己?网友:啃老,啃老,还是啃老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3 00:15:07
医生建议:过了70的老人,宁可牙齿缺失,也别在这4种状态去镶牙

医生建议:过了70的老人,宁可牙齿缺失,也别在这4种状态去镶牙

普陀动物世界
2025-09-12 10:34:07
尼泊尔今天的局面,是“制度错配”的必然产物

尼泊尔今天的局面,是“制度错配”的必然产物

观察者网
2025-09-13 09:45:05
拉屎超快、超干净的 1 个办法,后悔没早点知道

拉屎超快、超干净的 1 个办法,后悔没早点知道

丁香生活研究所
2025-09-14 12:08:06
蓝营要变天,郑丽文获一面倒力挺,韩国瑜果断出手,郝赵之争开始

蓝营要变天,郑丽文获一面倒力挺,韩国瑜果断出手,郝赵之争开始

何蕥室内设计
2025-09-14 16:01:05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小叔子35岁仍然单身。有一天,我丈夫不在家,他突然前来找我谈话

小叔子35岁仍然单身。有一天,我丈夫不在家,他突然前来找我谈话

第7情感
2025-09-14 11:26:59
美国国会放大招,月内或通过

美国国会放大招,月内或通过

寰宇大观察
2025-09-14 17:20:17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汉史趣闻
2025-07-30 09:57:38
曼联传奇球星集体观看德比战,目睹球队0-3惨败后掩面叹息

曼联传奇球星集体观看德比战,目睹球队0-3惨败后掩面叹息

懂球帝
2025-09-15 07:44:18
网盘中的加密文件,二十年后依然回味无穷

网盘中的加密文件,二十年后依然回味无穷

街机时代
2025-04-27 16:10:02
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价值9亿的金簪,竟只是16岁小妾的陪葬物

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价值9亿的金簪,竟只是16岁小妾的陪葬物

悦悦侃历史
2025-09-10 15:03:07
代建方被列“黑名单”但仍绕不开?上海一小区6台加装电梯基本完工却不能用

代建方被列“黑名单”但仍绕不开?上海一小区6台加装电梯基本完工却不能用

上观新闻
2025-09-15 07:03:09
十亿换一命?47岁蔡磊现状曝光,面色红润精神佳,6岁儿子牺牲大

十亿换一命?47岁蔡磊现状曝光,面色红润精神佳,6岁儿子牺牲大

以茶带书
2025-09-11 11:45:09
于朦胧事件终于有进展!任嘉伦发文真是细思极恐,陈晓也曾经历过

于朦胧事件终于有进展!任嘉伦发文真是细思极恐,陈晓也曾经历过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5 08:27:55
3-4惜败!痛失澳门站女单冠军,王曼昱赛后采访如此评价孙颖莎!

3-4惜败!痛失澳门站女单冠军,王曼昱赛后采访如此评价孙颖莎!

田先生篮球
2025-09-14 20:05:07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鲁中晨报
2025-09-14 09:31:05
飞天茅台批发价跌至1770元/瓶,创上市以来新低

飞天茅台批发价跌至1770元/瓶,创上市以来新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21:05:09
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朱雨玲出生在中国,却代表澳门参加比赛?

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朱雨玲出生在中国,却代表澳门参加比赛?

田先生篮球
2025-09-14 09:27:21
2025-09-15 09:32:49
趣文说娱 incentive-icons
趣文说娱
很难想象,在抗战年代,先烈们拥有着怎样的毅力和信念,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取得胜利!
3605文章数 7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这事过不去了 谁劝一律绝交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这事过不去了 谁劝一律绝交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家居
健康
时尚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事实证明,中年女人穿衣掌握好这3个技巧,优雅感挡都挡不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