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成长的旅程里,总有一些声音似潺潺溪流,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他们,就是我们的教师。在这个金风与硕果共舞的美好时节,第41个教师节正带着满满的温情与敬意悄然走来。为此,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推出“教师说”专题报道,诚邀老师们打开心扉,分享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教育故事,让温暖与感动在字里行间流淌。
以心为灯,照见每个逐梦的身影
淄博齐盛高级中学 王秋雨
执教高中语文十余载,兼任班主任的这些年,“向上向善,厚积薄发”的班级精神早已刻进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严慈相济,育人为先”的带班理念更成了我处理班级事务的准则。而“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于我,从不是挂在嘴边的标语,而是融入骨血、践行于每个晨昏的信仰。我愿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提灯人,以耐心为油,以温暖为芯,照亮他们穿越学海的征程。
高三的风,裹挟着试卷油墨与青春焦虑的气息,席卷而来时,吕同学率先被卷入漩涡。那个曾在课堂上眼神发亮、笔尖轻快划过纸张的女孩,像是被施了定身咒。她的课桌成了试卷的坟场,纸张堆叠如沉默的山,而她的目光,总越过山巅,茫然投向窗外铅灰色的天。第一次阶段检测榜单出来,她的成绩如断线风筝,直直坠落,摔得惊心动魄。作为班主任,班里每个学生的波动都牵动着我的心,我知道,此刻不能只做旁观者。
我把她叫到办公室,秋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切割出明暗交界线。她眼圈倏地红了,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老师,我觉得自己像艘在黑夜里迷航的船,看不到岸,不如就沉了吧。”那绝望像细密的针,扎得我心疼。细问才知,她家在城郊,每天要辗转两趟公交,凌晨五点,城市还在酣睡,她已在寒风中奔赴车站,疲惫像藤蔓,缠绕着她,也勒紧了她对学习的热忱。
“从明天起,我接你上学。”话一出口,连我自己都觉意外,可看着她黯淡的眼眸,又无比坚定。作为班主任,“育人在先”不是口号,孩子的状态出了问题,解决实际困难远比空谈道理更重要。
那一个月,我的生活多了道固定的晨光。冬夜未尽,凌晨五点半,我摸黑起床,发动汽车时,引擎声惊飞了檐角的寒鸦。车窗上凝着薄冰,我用卡片仔细刮开,让暖风吹透每一寸玻璃。到吕同学家小区门口,我会提前熄了车灯,怕惊扰她家人的梦。她跑出来时,头上还沾着未散的困意,看到我,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亮起来,像揉碎了星光。
雨天,我撑着伞等在门廊下,看雨丝织成帘,她的身影从帘后钻出来,我便把伞倾向她,任自己半边肩膀被淋湿。起初,车内是沉默的,只有雨刷规律摆动的轻响。后来,她会小声问:“老师,这个文言文虚词怎么理解?”我便借着车内的微光,给她画语法结构;她也会忽然说:“老师,我昨晚又没睡着。”我就跟她讲我高中时备考的焦虑,讲如何在日记本里写满鼓励自己的话。我还跟她聊班里的“向上向善”,告诉她暂时的落后不可怕,只要方向对了,慢慢积累总能往前赶——这是我们班的精神,也是我想让她刻在心里的力量。
一个月的陪伴,像一场温柔的救赎。她的作息规律了,眼底的灰霾渐渐散去,课堂上,那个踊跃发言的身影又回来了。高考放榜那天,她把成绩第一个告诉我,并且在QQ里给我留言:“老师,您每天接送我的路,就是我通往大学的路啊。”我知道,这便是“严慈相济”里“慈”的意义,用温暖托住每个快要跌倒的孩子。
董同学的故事,更像一首带着涩味却终有回甘的诗。他患的罕见病,让他的身体总在与无形的枷锁抗争,也让他的内心比同龄人更脆弱敏感。高考的倒计时牌,每撕去一张,他的焦虑便重一分。我明白,他需要的不止是解题的技巧,更是心灵的锚。于是,课间、午休,成了我们的“专属时光”。有时在办公室,我给他接一杯水,听他细述身体的痛楚,那痛楚像细密的网,网住他对未来的憧憬;有时在走廊,阳光散在时光的缝隙,我跟他讲往届一个患抑郁症的学生,如何靠着每天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最终考上理想大学;讲史铁生在轮椅上,如何用笔劈开生命的困境。
“你看,每一点坚持,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多挣一分光亮。”我握住他微凉的手,认真地说。
渐渐地,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他会拿着自己做的试卷找我,“老师,您看我这次作文写的好不好,哪里还需要修改?”眼里闪着对文字的热爱;也会在解出一道数学难题后,兴奋地跑来跟我分享思路。高考结束,他发来消息:“老师,您是第一个把我当朋友的大人,陪我走过那段最黑的夜。”如今,他在大学读数学专业,放假回来我们还是会时常相聚,分享生活点滴,这份亦师亦友的情谊,成了我教学生涯里一枚温润的琥珀。
十余载春秋,我见过太多学生的脸庞,听过太多青春的心事。有因成绩波动而深夜痛哭的,有因与父母争吵而沉默寡言的,也有对未来充满迷茫而踟蹰不前的。但作为班主任,我始终记得“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也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或许此刻被云翳遮蔽,却终有闪耀的时刻。
“向上向善,厚积薄发”的班级精神会继续在教室里流淌,“严慈相济,育人为先”的带班理念会指引我走好每一步。“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这不是一句空洞的誓言,而是我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每一双眼睛时,心底最坚定的回响。未来的路还长,我仍愿以心为灯,陪更多年轻的身影,穿越题海的风浪,抵达梦想的彼岸,看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星空里,熠熠生辉。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张敏 徐鹏 曲心健 周文慧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