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孩子不尊重你和你顶嘴时,不要发脾气、讲道理,请记住这4句话

0
分享至

作者:主创团·六六

前几天晚饭后在楼下遛弯,就看见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好心给刚打完篮球的儿子送饮料,各种关心,儿子却冲她翻白眼,没好气地冲她嚷嚷:

“谁让你来的,真是碍事!”

听到儿子这么说,这位妈妈特别伤心,拉住儿子就是一番哭诉:

“你怎么能这么说妈妈呢?你知道我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你的位置吗,还有这个饮料,也是你喜欢的口味,我特意去买的。”

儿子却置若罔闻,还不耐烦的说“我的事,不用你管!”

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

当那个你含辛茹苦养育的孩子,用冷漠的眼神看着你,用轻蔑的语气对你说话时,那种心痛与无助足以让最坚强的父母崩溃。

当一个孩子不尊重你、无视你时,不管是冲他发火,还是对他讲道理都是无用的。

记住下面这4句话,或许能为你开启亲子沟通之门。





还记得之前引起网上热议的那段父女聊天记录吗?

一个普通家庭的夫妻省吃俭用,将女儿送去国外留学镀金。

为了让女儿在国外过得好一点,爸爸每月1.3万的工资要给女儿1万元,只留下3000元作为生活费,一日三餐是馒头就咸菜。

结果女儿花钱大手大脚,还因为父亲过问她的消费勃然大怒,把父亲挂上网,用尽污言秽语辱骂。



甚至还说:“老家伙,养不起本仙女当年你就别生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因为从小到大,这个父亲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结果孩子觉得你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不会对你感恩,更不会对你心生尊重。

甚至当某一天你给予的达不到他的期待值,她就会觉得你“十恶不赦”。

一个孩子获得的越多,反而越不容易感恩。因为当给予成为常态,接受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试想一下:如果明天开始,你不再为孩子洗衣做饭,不再为他收拾房间,不再满足他所有的物质要求,会发生什么?

他会生气、会反抗,但也会开始看见你曾经的付出。

真正的爱,是克制,是放手,是为之计深远。

当孩子出言不逊,平静地告诉他:“你这样说话让我很难过,我需要你道歉。”

当孩子提无理要求,温和而坚定地拒绝:“这个要求不合理,我不会答应。”

当孩子不愿意叠衣服?那就让他自己承担后果:“穿着皱巴巴的衣服上学吧。”

懂得节制的爱,才能浇灌出懂得尊重的心灵。





“作业写完了吗?”

“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

“你看人家XX多优秀!”

这些话有没有感觉特别熟悉?

父母以为是在关心,孩子听到的却是不信任和控制。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受到指责时,大脑中负责情绪处理的杏仁核会异常活跃,几乎无法进行理性思考。

下次遇到类似场合,他的大脑就会自动启动防御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父母越批评,孩子越叛逆。

《变形计》里有一个男孩郑子豪,特别喜欢打游戏。

做律师的爸爸看不下去,动不动就抓住孩子,上来就是灌输一堆大道理:



“你知不知道经常打游戏是错的?”

“你这样打游戏容易上瘾,就像吸毒一样,玩物丧志。”

“你要搞你的学习,你只有学习搞好了,你才能搞一搞娱乐的东西。”

面对父亲接二连三的指责,郑子豪依旧置若罔闻,反而愈发地沉迷游戏。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说得越多,孩子反而越听不进去。

所以,当儿女不尊重你甚至无视你时,请先管住自己的嘴,收起说教的心。

作家梅拾樱的儿子,在初三下学期喜欢上一种流行音乐。

虽然梅拾樱觉得儿子应该以学习为重,但仍旧忍住不批评孩子,不做任何评论和建议,而是给儿子足够的空间探索。

那段时间,儿子俨然成了一个小音乐专家,各种流派说得头头是道。

中考前两个月的一个晚上,儿子突然风风火火跑进她的房间,分享自己新弄的音乐片段。

梅拾樱表达对儿子的称赞,并趁机给儿子承诺:

“儿子,快到中考了,你要在学习上多付出点时间。

等考完之后,我可以帮你买一套设备,到时候你可以尽兴地玩。”

被家人充分支持的儿子自然满口答应,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课业学习当中。

父母少一点唠叨、指责,多一点尊重和共情,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高邮一个高三男孩小俞,没吃完午饭就去了学校。

妈妈见状,一路追到学校,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当众把男孩揪回家,强硬地要求男孩吃完剩下的饭才能回去上课。

无奈之下,小俞只好妥协,但妈妈的行为深深伤害了小俞的自尊心。

他当天并没有回学校、而是选择离家出走,一连5天都不见踪迹。

其实,家庭教育中最危险的念头就是:“我必须赢过孩子。”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作为父母,不要总是想着打败孩子,而是积极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儿子,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电子游戏。

钱教授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若是采用断网、砸电脑这种极端手段,很容易把亲子关系彻底搞砸。

某天晚上,他问孩子说:“我知道你很喜欢玩游戏,但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你如此着迷?”

儿子想了一下实话实说:“在那里,我感觉我能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

钱教授听罢,表示理解:“我明白你的感受,但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去探索。”

从那之后,他特意托朋友找了一些制作精良的历史题材类游戏,推荐给儿子玩。

慢慢的,儿子开始和他讨论一些游戏中的历史问题,有些甚至连他自己也答不上来。

而这,为他儿子后来去日本留学学习历史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父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且积极通过调整行为模式来改变问题。

那些潜藏在孩子体内的热情、灵感、勇气等美好力量才有可能被唤醒,亲子关系才能迎刃而解。





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把自己的身份缩小到只剩下“父母”这一角色。

她们不再有自己的爱好、社交圈,甚至不再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

结果呢?一旦拼尽全力的付出得不到回应,很容易把怨气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不堪其扰。

女孩芬芬,便有如此的遭遇。

从小到大,妈妈的生活总是围着她打转,还隔三差五跟她诉苦,说她爸爸多木讷多不靠谱;

婆婆对自己挑三拣四的时候,丈夫从来不知道帮自己说话;

还说要不是为了她,自己早就离婚了;

说自己每天辛辛苦苦做菜,每天都很累,却依旧得不到丈夫的好脸色,孩子也不懂事……

慢慢的,芬芬越来越痛苦,仿佛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她害怕跟妈妈呆在一起,甚至想考到很远的地方去读大学,只为了远离母亲。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那么怎么指望别人来爱你,尊重你呢?

飞机上的安全提示说得好: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再帮助他人

养育孩子何尝不是如此。

电视剧《小巷人家》中有个片段让人记忆深刻。

邻居们想订牛奶,给孩子补充营养,到了宋莹这,她毫不犹豫地订了2瓶:“牛奶美容,儿子一瓶我一瓶。”

邻居们坐在一起聊天,只有宋莹总是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时尚的手表、项链。

她懂得爱自己,也懂得爱孩子。

因为宋莹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每天日子过得舒心,对孩子便没什么要求,家庭氛围总是很幸福。

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也能感受到一种平等的氛围,对妈妈格外尊重,亲子关系也很和谐。

要知道,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父母,只需要一个真实、快乐的父母。

爱不是无条件地耗尽自己,父母学会先爱自己,才会带给孩子积极的力量。



很认同这样一个观点:

父母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最好的教育,永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唤醒尊重。

要知道,孩子尊重的,从来不是那个提供温饱的保姆,而是懂得守护他精神疆域、活得热烈又丰盈的引路人。

愿你我都能成为这样的父母,照亮孩子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霍华德:与奥尼尔和解不是为了上镜头 我从不弄假&确实有过争执

霍华德:与奥尼尔和解不是为了上镜头 我从不弄假&确实有过争执

直播吧
2025-09-15 09:59:11
2025-09-15 19:39:00
新东方家庭教育 incentive-icons
新东方家庭教育
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5322文章数 262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025上海应用技大学前五名高中生源

头条要闻

"馆长"泼凉水 媒体:谁当选国民党主席对大陆已不重要

头条要闻

"馆长"泼凉水 媒体:谁当选国民党主席对大陆已不重要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数码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别再买“网红同款”了,显胖又低级!

数码要闻

三星官网意外曝光Tab A11平板 搭载联发科Helio G99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