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电池制造里,CCS(Cell Contact System,电芯连接系统)产线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它的难点大家都清楚:焊接要快、要稳,还要能兼容多种型号;检测必须精准,不能让不良品流到后端。
很多厂商单点技术不错,但一旦放到整条产线,就容易“顾得了速度,顾不了质量”。易视精密的思路是:焊接+检测同步设计,用组合拳解决问题。
01 激光焊接:一致性和效率的核心
CCS产线里的焊点数量大、节拍要求高。传统焊接方式不是热影响区太大,就是一致性难控制。
易视在这一块主要靠:
磁悬浮平台+高频激光:保证焊点稳定,焊痕美观;
自动聚焦+路径优化:即使工件有微小翘曲,也能保持能量一致;
柔性切换:不同规格的CCS,只要调用参数,就能快速切换。
一句话总结:焊得快,还焊得准。
02 视觉检测:不只是“挑刺”
很多人觉得检测就是把坏的挑出来,其实在易视的逻辑里,视觉检测是焊接的“护航者”。
焊前定位:先确认焊接位置,避免焊偏。
焊中监控:通过视觉+传感,实时反馈焊点质量。
焊后检测:尺寸、外观、条码一次性确认,同时上传到MES,形成全流程数据追溯。
这样做的好处是:
→ 不良品当场发现,及时修正;
→ 良率问题有源头数据支撑,客户心里有数。
03 为什么要“组合拳”?
如果焊接和检测是分开的,两边容易各顾各的:焊接只管打点,检测只管挑错,问题拖到最后才暴露。
而在易视的产线上,焊接和视觉是 耦合在一起的:
检测为焊接提供定位和参数优化;
焊接的数据实时回流到检测环节;
两者都纳入MES系统,形成一套完整的闭环。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客户反馈:产线一旦跑起来,良率比传统方案更稳,换型速度也更快。
04 结语
CCS产线的挑战不在于单点技术,而在于 如何把工艺和检测合在一起,做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易视精密的答案是:用 激光焊接+视觉检测这套组合拳,既解决了工艺一致性,又守住了质量和追溯。
在新能源产业链拼效率、拼稳定性的今天,这套打法,正好打在痛点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