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7年,面试官袁隆平看完面试女孩的履历果断拒绝,该女孩却成儿媳

0
分享至

1997年,一位女生来袁隆平的水稻研究所面试,作为面试官的袁隆平看了她完美的履历后拒绝了她,没想到这位女生后来成为了他的儿媳妇。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头说起。
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在铁路局工作,母亲是英语老师。
童年时袁隆平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
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班里组织参观了一个园艺农场,袁隆平对农场的印象就是悠闲的田园生活。
1937年全民族抗战打响后,袁隆平的无忧生活被打破了,从此他跟随父母四处逃难。



国土的沦陷伴随着伤痛、死亡和饥饿。

那个时候,袁隆平觉得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应该给国家做点什么。
大学毕业的前一年,也就是1952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国家急需飞行员。
袁隆平毅然报名,通过重重选拔合格并上了选中名单,结果次日被通知不用去了。
学校给出的解释是:国家要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大学生人才。
因为当时全国只有20万大学生。
就这样,袁隆平从此他与飞行员梦想擦肩。
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江农校教俄语。
而在袁隆平任教的这一年里,中国农村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土地改革刚完成,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但存在的问题是:粮食的产值太低。
当时中国有5亿8千万人口,粮食总产量却仅有16683万吨,每人每天只有一斤半的口粮。
1960年,中国更是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
在袁隆平所在的安江镇,粮食开始限量供应,当时袁隆平都饿得走不动路。
袁隆平和几个同事将菜园里未长成的小萝卜拔出来煮了吃,对抗饥饿。
儿时的经历,年少时的战火和正在体验的饥饿,让袁隆平的脑海中萌生了研究水稻产量的想法。
1961年7月的一天,当袁隆平行走在安江农校的一片实验田里时,发现了一株长得很大,穗也很整齐的水稻,他想如果田里都是这样的水稻,那么亩产就可以提高。
但当他以这一水稻育种,细心培育,天天观察,望品成龙,发现种植出来的并没有原来那株长势好。
虽然种植失败,但他发现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如果能研究出杂交水稻,就会大大提高产量。
当国际国内学术界都认为水稻无杂交可能的情况下,袁隆平提出水稻有杂交优势的理论时,被学术界扣上了无知的帽子。
但袁隆平没有气馁,1964年7月,在水稻抽穗的季节,他拿着放大镜每天下田,历时14天,翻遍了14万稻株,找到了一棵雄性不孕株。
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他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并且将全国水稻亩产量从250公斤提到400公斤。


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还出口越南和印度,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但袁隆平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
他的儿子袁定阳也在他的影响下报考了农学,并成为了袁隆平手下的一名研究员,成天跟着袁隆平在田间地头搞研究。
袁隆平对儿子要求很严格,上学时不让他告诉同学爸爸是谁,工作后要让儿子走到实验田里观察作物生长情况,还要定期跟进工作进展,以及试验计划。
不过,随着研究的难度增大,研究所也需要研究人员。
因此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一位履历完美的女生前来应聘,却被袁隆平拒绝。
理由是:这份工作太辛苦了,经常要下田,风吹日晒,不适合女孩子。
该女孩坚定地说:我可以签约一个“五年稻田野外实践计划协议”,您看我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
就这样袁隆平留下了女孩,该女孩就是段美娟,她确实没有让袁隆平失望,不怕晒,不怕累,每天都跟着袁隆平和工作人员下田研究水稻,后来成为了儿子袁定阳的妻子。


所以有人戏说:做老袁的儿媳有点难,起码要下地种五年稻田。
当然这一切都源于袁隆平对水稻研究的执着。
之后,袁定阳和段美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经,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主持研究工作,并且还在水稻抗虫和防寒上研究成果表现优异。
但袁隆平并没有卸下身上的担子,八九十岁还要下田。每天按时看天气预报,以至于他的孙女以为爷爷的工作就是看天气预报的。
之后,袁隆平将研究目标对准耐盐碱水稻,也就是海水稻。
将全国15亿亩的盐碱地变成高产量稻田,至少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

不幸的是,2021年,91岁的袁隆平在三亚海棠湾观察研究出的“超优千号”播种时,脚底一滑摔倒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他在病床上都不忘关注天气和水稻情况,还叫儿子袁定阳到床边开会。
得知超优千号测产结果创下盐碱地水稻亩产纪录时,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同年5月22日,袁隆平与世长辞。
袁隆平的夫人邓哲回忆说:他不想走,他的禾下乘凉梦还没有实现,当他在医院里说“我要退休了”时,眼角流出了不舍的泪。
正是有了袁隆平爷爷的执着和较真,才让我们全国上下免除了饥饿。
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珍惜每一粒米。

点击“黎庶文史”卡片关注哦!方便下次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7 21:01:57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16:32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邱处机
2025-11-17 19:06:09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6:22:27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金角财经
2025-11-17 16:19:49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热点菌本君
2025-11-17 15:49:25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释凡电影
2025-11-18 04:12:09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山九观主
2025-11-17 11:35:08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刘哥谈体育
2025-11-18 03:33:3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篮球看比赛
2025-11-17 11:40:56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又走了一家外企

又走了一家外企

曹多鱼的财经世界
2025-11-17 15:03:31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0:06:14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扬子晚报
2025-11-17 22:06:24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西楼饮月
2025-11-18 01:35:03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2025-11-18 10:36:49
黎庶文史 incentive-icons
黎庶文史
趣读历史,深挖历史,爱好家族史
956文章数 41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数码要闻

中国平板最新排名:华为独占三成份额!小米快被挤出前三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教育要闻

报告显示美高校国际学生今年秋季入学人数减少17%

亲子要闻

你以为的营养早餐,可能会影响A娃专注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