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腿又麻又痛,连路都走不远……”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困扰她一个多月的腰腿剧痛,竟在一次精准的靶向治疗后迎来了转机。此前,她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吃药效果不佳,左下肢麻木疼痛反复发作,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直到她来到威海市立第三医院麻醉科诊治,最终通过专家靶向注射成功使其病情得到了医治。
一个月前,这位老人开始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并伴随左侧臀部及左下肢麻木与疼痛,尤其是左小腿外侧症状明显,还出现了典型的“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得蹲下休息。外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口服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半个月前,老人来到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就诊。在多学科会诊中,专家提出了一项精准治疗方案:椎管内注射消炎镇痛药物。
![]()
专家在为患者治疗。 市立三院供片
专家凭借多年在颈肩腰腿痛领域的临床经验指出,患者疼痛的原因并不单纯是椎间盘突出或韧带增厚导致的“机械压迫”。很多时候,“化学性炎症”和神经缺血才是疼痛加重的重要原因。有些患者影像学上压迫很严重,症状却轻微;而有些压迫不严重,但疼痛却非常明显——这背后往往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随即,专家为患者施行了“硬膜外腔穿刺靶向注射治疗”。他采用L4-5棘突间隙旁正中入路,这一入路巧妙避开了传统正中穿刺对韧带的损伤,也显著降低了穿破硬膜的风险,大大提高了治疗安全性。穿刺成功后,专家通过调整针尖方向和患者体位,使药物精准扩散至病变区域,真正实现了“靶向治疗”。
次日一早查房时,老人欣喜地对专家说:“我的疼痛和麻木好多了!左腿原来怕凉,现在居然有温热感了!”原来,这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恢复的表现,意味着神经血供正在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疼痛缓解,老人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血压也降至正常范围。这一切迹象表明,她的身体正在走向积极的自我修复过程。
椎管狭窄症,是指椎管因骨质增生、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导致管腔变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发一系列症状。常见于腰椎和颈椎。患者往往出现上、下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甚至间歇性跛行等表现。专家提醒,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获得缓解,但如果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功能进行性下降、马尾综合征等表现,则需考虑手术。此外,在接受硬膜外治疗前,一定要告知医生是否使用抗凝药物,避免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面对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类疾病,精准诊断与微创治疗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经历类似病痛,不妨及时寻求专业疼痛医生的帮助。
孙忠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