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水利部副部长刘向三乘车来到了河南小城鹿邑。
他这次来,一不是公干到此,二不是探亲访友。他来鹿邑,是为了寻找一个人的家属。
这个人叫云宗连,是刘向三在红军时的战友。在泸定桥战斗中,云宗连壮烈牺牲。
此后刘向三一直在寻找他的家属,直到1990年,才在鹿邑打听到了云宗连遗孀的线索。
云宗连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何让刘向三如此深念?他的遗孀,刘向三最后找到了没有?
云宗连——少年参军多壮志
云宗连1903年出生于小城鹿邑,是家中第四子。
云家在鹿邑也算个不大不小的望族,云宗连的爷爷、太爷爷辈都出过秀才。
因此云家家风比较传统,十分重视耕读传家。云宗连四岁时,就开始跟着先生在私塾读书认字。
16岁时,云宗连被河南欧美留学预备学校录取。这不是一所军校,但却走出了不少革命战士和军事人才,云宗连就是其中之一。
从小时候起,云宗连就酷爱《岳云传》、《杨家将》等忠义传奇故事。
这样的爱好为他的性格打下了底色。彼时少年的他,也想像演义人物那样忠肝义胆,舍身报国。
1921年,云宗连刚刚毕业就加入了西北军,也算圆了他一直以来的志向。
在西北军中时,云宗连深受共产党人的熏陶。这为他日后投入红军的队伍,埋下了一个伏笔。
1931年,云宗连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准备发动起义投共。云宗连和刘向三,也是在这个时候相识的。
起义前夕,26军内部年轻有为的青壮军官曾秘密组织起义会议。刘向三就是在这次集会上,认识了云宗连。
云宗连是26军青年军官的代表之一,其雷厉风行的性格给刘向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起义成功后,26军被收编为红五方面军。云宗连也获得提拔,成为军参谋部作战处处长。
为红军屡立功劳
在参加红军后,云宗连深感自己找到了真正值得自己牺牲的队伍。
红军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的革命理想,和云宗连舍身报国的志向不谋而合。
因此在红军时期,云宗连每逢作战都竭尽心力,没几年时间,他就获得了大堆功勋。
1933年,黄狮渡战斗云宗连指挥有方立功,荣升37团团长。
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云宗连又立功获得红星勋章。
1934年,云宗连被调去陈赓将军手下,在陈赓直属的干部团中,担任机枪连连长职位。
别看云宗连从团长变成连长,好像是亏了,其实不然。
陈赓手下的这支干部团,汇集的是全军最干练有为的青年军官。能进来的都是军中精锐,哪怕是一个普通士兵也是外边的中层军官。
换句话说,这就是红五军团储备的中坚干部力量。随便放出去一个,都是营级以上的骨干力量。
云宗连能在这样群雄云集的队伍里当连长,还是最重要的机枪连长。这代表着陈赓对他都很重视,只要活下来绝对前途无量。
泸定桥上的牺牲
1935年,中央红军决定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但大渡河成了拦在面前的最大阻碍。
蒋介石也嗅到了大渡河对于红军的重大意义。在大渡河南岸布下防线,同时加紧国军主力对红军的追赶。
面对危局,毛主席果断下令拿下泸定桥,打开红军渡河的生命线。
5月29日,红四团最先到达泸定桥并和敌人开始激战。随后云宗连所在的干部团赶到,并立即加入战场。
泸定桥上的板材已经尽数被敌人抽走,只留下十几根光溜溜的铁索。身下就是汹涌怒吼的大渡河,头顶就是嗖嗖乱飞的弹幕。
但云宗连并没有被吓垮,在岸边战友的掩护下,云宗连怀抱木板飞快向桥对面冲去。
在他快要到达尽头,登上桥头堡时危机陡生。敌人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油桶,将桥头变成了一座火炉。
眼看身后战友一个接一个向桥头冲来,云宗连来不及过多思考。他冲上前去一脚一个,将两个正在燃烧的油桶踢到了大渡河中。
可他准备用脚把桥头油桶清空时,燃烧许久的油桶轰然爆炸。巨响过后,云宗连浑身上下都被火蛇吞噬。
但即便烈火焚身,他依然在为身后的战友扫清障碍。直到体力不支后,他才抱着燃烧的油桶坠入湍急河水之中,再无半点踪影。
云宗连的遗孀
在听说云宗连牺牲以后,刘向三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他听云宗连说过,来参加红军之前才刚刚结婚不久。
明明是前途无量的军官,明明家里还有个正在等待的妻子。可云宗连却牺牲在了泸定桥的桥头……
从此之后,刘向三一直在尝试寻找云宗连的亲人。他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人世,但他一定要找到他们。
1990年,刘向三得到了云宗连遗孀的线索,当他在鹿邑找到云宗连的妻子王月英后,王月英悲恸大哭。
当年云宗连参加红军之前,临走时只给她留下了一张军装照片,还有一句“等我回来”的承诺。
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已猜到了丈夫可能为国捐躯了。可是她身边的人,却都在恶意揣测云宗连。
有人说云宗连肯定是跟着国民党做事,被打败后跑到台湾了。
有人说云宗连当了卖国贼,被红军枪毙了,面对流言蜚语,王月英坚信丈夫不会走上歪路。
可她又拿不出什么切实的证据,去反击那些诋毁云宗连的人。在这样的痛苦和思念中,王月英度过了整整60年。
听完这些后,刘向三老泪纵横,他连夜向自己在中央的战友致电,亲自作证要给云宗连坐实烈士身份。
在经过调查取证和手续办理后,1992年云宗连的烈士身份得到国家核准。
在从当地政府拿到云宗连烈士证明的20天后,王月英含笑离世。
在去世前,她手中攥着云宗连那张年轻的军装照,给女儿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把我和这张照片埋在一起,也算夫妻合葬了……”
结语
云宗连烈士的故事让人痛心,他为革命事业燃尽了一切,直至献出生命。却因为战争年代的混乱和不便,牺牲60年后才得到正名。
值得欣慰的是,他的故事和经历没有被埋没,他的牺牲没有被浪费。在今天和平繁荣的社会,总有人铭记着他们这些先烈的牺牲。
参考资料:
1、大渡桥横铁索寒——追忆鹿邑藉革命烈士云宗连-中华龙都网-...——龙都网2021年7月18日
2、“飞夺泸定桥”壮歌——追记鹿邑籍革命烈士云宗连——鹿邑融媒2022年9月20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