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薄一波刚到129师,就能当陈赓上级?他有个功劳太大了

0
分享至

说到我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将领,薄一波和陈赓绝对是两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俩人,还有过一段“上下级缘分”呢。



不过起初,许多人都对这段“缘分”有不小的争议,原因无他,薄一波比陈赓年轻不少,入党也晚,可偏偏是这样,他也一到129师,就成了陈赓的上级。这是怎么回事呢?



1908年,薄一波出生在山西定襄县一个普通造纸坊家庭。4岁那年,伯父持刀逼债的场景,让他第一次见识到旧中国的残酷。父亲被迫借高利贷还债,全家从此陷入贫困。这段经历,让薄一波从小就立下改变社会的志向。

1925年,17岁的薄一波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在太原、天津等地从事地下工作,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示威。

1931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被判处8年刑期。在北平草岚子监狱,薄一波度过了5年多的铁窗生涯。他组织难友学习马列著作,把监狱变成“特殊党校”。国民党特务曾软硬兼施,试图让他“反省”,却反被他说服。

甚至就连特务头目都无奈地说:“薄一波,你比我们更懂三民主义。”



1936年,华北局势恶化。北方局决定营救狱中同志,薄一波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以“保外就医”名义出狱。临行前,他对难友们说:“我们不是妥协,是要把监狱里的火种带到更广阔的战场。”

出狱后的薄一波,接到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去山西,到阎锡山的地盘上搞统一战线。”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却让薄一波看到了机会。

于是,薄一波带着杨献珍等几人抵达太原。面对阎锡山的试探,他提出著名的“约法三章”:

“第一,我是共产党员,说话行事离不开共产党的主张;第二,只做抗日救亡工作;第三,用人要方便,保障安全。”阎锡山权衡再三,同意了这些条件。

薄一波的第一步棋,是利用阎锡山的名义成立“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表面上是阎锡山的抗日团体,实际上由共产党掌握实权。他从阎锡山的军校里选拔300名学员,组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按照八路军的模式训练,秘密建立党支部。



到1939年底,牺盟会会员发展到300万人,决死队扩充到四个纵队。阎锡山看着日益壮大的新军,心里直犯嘀咕:“这哪里是我的部队,分明是共产党的武装!”



1939年12月,阎锡山终于撕下伪装。他调集六个军的兵力,向新军发动突然袭击,就是历史上的“晋西事变”。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薄一波果断下令:“向八路军靠拢,保存实力!”

在决死队一纵队的突围路上,薄一波遇到了陈赓派来的接应部队。两位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没有寒暄,只有战场的默契。陈赓拍着薄一波的肩膀说:“你带着这些‘土八路’能撑到现在,不简单!”薄一波指着地图回答:“关键是要让阎锡山明白,抗日不是他一家的事。”

经过半个月的激战,新军成功突围,与八路军会师。此战不仅保住了1.5万人的武装力量,还让山西70多个县的政权落入共产党手中。延安发来贺电:“晋西事变的胜利,是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胜利。”

1941年,太岳山区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八路军129师386旅的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议论着刚下达的一纸任命:“听说新来的政委比旅长还年轻?”“陈赓旅长可是黄埔一期的老革命,这能服众吗?”



时任386旅旅长的陈赓,正站在地图前研究日军动向。这位身经百战的名将,从黄埔军校到长征,从平型关到神头岭,战功赫赫。但此刻,他的目光却落在任命书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薄一波。

薄一波是谁?战士们只听说他是山西本地人,曾在阎锡山的眼皮底下搞过新军。但真正让陈赓重视的,是几个月前发生的晋西事变。当阎锡山的旧军突然向新军开火时,正是这个书生出身的共产党人,带着决死队边打边撤,最终与八路军会师,保住了山西抗日的火种。

不久之后,薄一波正式担任太岳军区政委。面对部分干部的疑虑,陈赓在动员会上直言:“有人说薄政委没打过仗,可他在山西搞的‘政治仗’,比我们打几场胜仗还重要。”

两人的合作很快展现出威力。陈赓率386旅在前线与日军周旋,薄一波则在后方发动群众。他推行“减租减息”,组织民兵联防,短短半年时间,太岳根据地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不少,参军人数更是超过万人。

1942年,日军对太岳根据地发动“山岳剿共试验”,7000日军占领沁源县城。薄一波提出“长期围困”策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但要让他们吃不上饭、睡不好觉。”在他的组织下,全县5万群众坚壁清野,把日军困在“无人区”。陈赓则率主力在外围打游击,切断日军补给线。



这场持续883天的围困战,最终以日军弃城而逃告终。



抗战胜利后,薄一波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1949年,他担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条件十分艰难,人才也缺失的困境下,他主持建成156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鞍山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共和国长子”。

1954年,薄一波兼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他提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关键领域。

晚年的薄一波,依旧十分关心国家发展。他也曾说过:“战争年代需要军事指挥员,和平时期更需要懂经济的政治家。当年在太岳山,我和陈赓一文一武,现在国家建设同样需要这样的组合。”



1989年,薄一波在山西考察时,特意重访当年的决死队驻地。面对前来迎接的老民兵,他感慨地说:“当年我们用‘阎锡山的皮,共产党的瓤’搞革命,现在改革开放也要有这种智慧。”

2007年,薄一波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瞻史
瞻史
历史是一个宝库,里面藏着无数智慧和启示。学习历史,就是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
2903文章数 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玩家回忆泄密GTA6的未成年黑客:终身监护太惨了!

亲子要闻

为什么说:孩子是你轮回,未完的自己?

数码要闻

罗技G Pro X Superlight 2c紧凑鼠标正式发布:尺寸更小更轻、约1100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