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飞夺泸定桥英雄团长,高烧时意外中枪牺牲,杨成武称其有大将风范

0
分享至

1935年5月28日夜,暴雨裹着寒风拍打大渡河西岸的栈道。泥泞里,一支衣衫尽湿的红军纵队仍在急行军。跑在最前面的两个人,一个高举马灯,一个扶着地图;灯光映出他们的脸,杨成武低声说:“老黄,再有两百里,桥就在那头。”黄开湘用斧柄敲了敲腿,“跑断了这双脚,也得抢到。”短短一句对话,却把“拼死也要完成”的决心摆得分明。



黄开湘不是书生出身,他原是江西弋阳的箍桶匠。因母亲与方志敏是堂亲,他自幼听革命故事长大。1926年,方志敏回乡发动农运,黄开湘手握斧头,装作走村修桶,暗中组织百余个村子成立秘密农协。19岁那年,他扛着斧子、揣着一腔热血,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赣东最早的党员之一,随后又被推举为上饶县苏维埃主席。斧头加胆气,乡亲戏称他“活程咬金”。

一年后,赣东北根据地初具规模。国民党18师外加靖卫团压了进来,独立团作战失利,敌军气焰嚣张。方志敏决定“围魏救赵”,让黄开湘率人奔袭上饶。黄开湘披上保安团旗号混到城门,一斧头卡住门缝,手榴弹紧跟飞进。城头闷雷滚,守军慌乱溃散,400余人束手,黄金两千多两落入红军囊中。这记“斧头卡门”让他一战成名。



1933年,红十军奉命西调中央苏区支援“反围剿”。黄开湘率部押着40多箱药品、100多万银元和2000两黄金出发。这笔钱救了中央苏区的急。朱德见到他,摘下缴自张辉瓒的手枪相赠:“以后别光抡斧头。”周恩来也递上一块怀表,“斧头将军得有件像样装备。”黄开湘挠头苦笑,终于接下。

物资紧缺的岁月,李德却要洋面包、吃罐头,剩菜直接倒掉。一次李德指着勤务兵大骂,正撞上黄开湘。他一句“你这个绝三代的东西”顶了回去,呛得李德跳脚,只能回一句“公牛”。吵完,黄开湘当夜找周恩来,请求上前线,“不想再看这闹心的”。很快,他赴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杨成武任政委,两人组成生死搭档。



长征中多场恶仗,黄开湘的指挥风格鲜明:动作快、火力猛、先打头阵再收尾。四渡赤水、土城阻击战,他总能在敌强我弱的困境里撕开缺口。毛泽东用一句俏皮话评价:“斧头将军打仗,不爱磨刀,直接劈。”话里带笑,却是肯定。

飞夺泸定桥是他军旅生涯的顶峰。安顺场至泸定桥直线三百二十里,中央原定三天赶到。电报突然修改:两天到。时间压缩,难度翻倍。黄开湘听完命令,把电报纸塞进衣兜,只回一句:“跑。”沿大渡河向北,栈道断、山路窄,暴雨浇灭火把,战士的脚早磨烂。为不给大家喘息借口,他干脆和杨成武把军旗举在最前面,一路小股敌军硬冲硬打。到距离泸定二十公里时,他命令全团不眠夜行。破晓前,泸定城外再现险情——桥面木板全撤,只剩十三条铁索。

敌军隔河叫嚣:“有种飞过来!”黄开湘先挑出二十二名突击手,吩咐:“铁索就是路,趴也要趴过去。”他自己端枪压阵,还要协调后队铺木板。桥上火雨交加,敌人点燃桥头柴堆,黑烟卷来。听见有人犹豫,他抢先吼:“咱红四团什么时候怕过火!”突击队咬牙前移,两个小时后,泸定桥易手,红军大部队得以北上。



泸定桥胜利第二天,红四团又被指定三日攻克腊子口。野战地图显示,全是绝壁,敌军弹药充足。黄开湘昼伏夜动,突然从侧后切入,一举摧垮守军。毛泽东随后感慨:“有斧头将军和白袍小将在前头,再险的火焰山也翻得过去。”

然而英雄没有等到庆功。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会师大会上气氛热烈。会后的一场冷雨,让黄开湘和杨成武双双染上伤寒。杨成武年轻,几天便退烧;黄开湘高烧至四十度,神志迷糊,被送进军委卫生部。某夜枪声骤响,值班员冲进病棚,人已倒在地上,胸口血流不止。枪捡起来一看,是朱德当年那支左轮。



“他是自己扣动扳机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多年后,杨成武拿到零星记录和口述,推断是昏迷中无意触碰扳机,载入档案的却成为“开枪自尽”。杨成武常提起这段往事,眉头紧皱:“老黄确有大将风范,若不是那场病,他能带出一支王牌师。”

黄开湘牺牲时33岁,官方电文只用了七个字——“黄开湘因病殉职”。消息传到江西老家,母亲沉默片刻,说出一句让人心酸却铿锵的话:“我的儿子是为穷人死。”妻子与幼女随后被敌军追捕,逃进深山。食尽野菜后,她们靠草根树皮熬过漫长岁月,妻子终因病亡故,没再见到丈夫的姓名出现在光荣榜。黄氏四兄弟也先后战死,斧头将军的家族,几乎全部献身革命。



斑驳铜像静立在泸定桥头,游客很难想象当年铁索上的火光。只是当有人低声读出碑文中那句“开路先锋”,老兵们会抬头,像是听见急促的号角。沟壑里的风声依旧,仿佛还有人在催促:快跑,目标就在前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金莎也没想到,恋爱3年,小17岁男友孙丞潇,竟走上了贾冰的老路

金莎也没想到,恋爱3年,小17岁男友孙丞潇,竟走上了贾冰的老路

白面书誏
2025-09-18 11:15:41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红色先驱
2025-09-18 19:45:05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卷史
2025-09-16 14:17:46
美议员爆中印边境 “电磁武器” 猛料,专家拆穿:纯属缺乏常识炒作

美议员爆中印边境 “电磁武器” 猛料,专家拆穿:纯属缺乏常识炒作

Ck的蜜糖
2025-09-19 13:17:49
江苏发现金矿!

江苏发现金矿!

江南晚报
2025-09-19 10:00:47
最新看到了一个消息是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知道真假!

最新看到了一个消息是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知道真假!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9-19 11:05:36
国乒大爆冷!男单周启豪2:3遗憾输球,国乒女单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国乒大爆冷!男单周启豪2:3遗憾输球,国乒女单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国乒二三事
2025-09-19 06:46:09
生完孩子后,我出轨的欲望非常强烈!(女性勿入)

生完孩子后,我出轨的欲望非常强烈!(女性勿入)

性学研究僧
2025-06-17 22:37:40
计谋得逞!哈里王子已回加州,梅根兴奋晒图炫耀战绩,她又赢了

计谋得逞!哈里王子已回加州,梅根兴奋晒图炫耀战绩,她又赢了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9-19 09:34:14
你有过合租社死的经历吗?网友:大家心中默念,非礼勿视!

你有过合租社死的经历吗?网友:大家心中默念,非礼勿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7-16 00:15:03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5 12:03:42
五常之耻是怎么炼成的?西方联手给中国布的高端局,把英国玩坏了

五常之耻是怎么炼成的?西方联手给中国布的高端局,把英国玩坏了

肖兹探秘说
2025-08-07 13:13:21
事业单位职工降低岗位等级:工资和其他待遇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事业单位职工降低岗位等级:工资和其他待遇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凡知
2025-09-19 12:50:18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削桐作琴
2025-09-08 15:05:36
夫妻俩把85岁老母扔山林,8年后再上山,忽闻:“孩子,你来啦”

夫妻俩把85岁老母扔山林,8年后再上山,忽闻:“孩子,你来啦”

兰姐说故事
2025-09-06 05:05:06
彻底凉凉!演员“嘎子”谢孟伟被封号!

彻底凉凉!演员“嘎子”谢孟伟被封号!

鲁中晨报
2025-09-18 13:59:24
解放军目前拥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解放军目前拥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浩舞默画
2025-09-09 08:43:16
香蕉或在30-50年后灭绝?从本质上说,我们吃的香蕉来自同一棵树

香蕉或在30-50年后灭绝?从本质上说,我们吃的香蕉来自同一棵树

答案在这儿
2025-08-08 19:18:02
上海世茂滨江花园:16.2万→6.05万/㎡:松绑难掩残酷现实

上海世茂滨江花园:16.2万→6.05万/㎡:松绑难掩残酷现实

靓仔情感
2025-09-19 10:01:42
“给钱也不卖中国”!日德联合断供高铁车轮,被中国规则彻底打脸

“给钱也不卖中国”!日德联合断供高铁车轮,被中国规则彻底打脸

石辰搞笑日常
2025-09-18 14:10:17
2025-09-19 14:11:00
好玩的国学 incentive-icons
好玩的国学
让国学好懂好玩好用!
646文章数 65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健康
亲子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绿色+棕色,今年秋天最美配色!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亲子要闻

这些育儿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