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01
9月1日开学了,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漠川乡协兴小学是当地一个比较偏远的山村小学,这所小学主要招收的是周边乡村的孩子。
因为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山区里面不好赚钱,父母都带着孩子到外面去定居了,也到外面上学了。还有少部分的人没有办法带着孩子出门上学,所以在这个山村里面很多都是老人带着留守儿童在山区里面生活。
小学还会招收学生,但是今年开学只有三个孩子,全校唯一的一个老师,身兼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老师带着三名小学的孩子来到国旗台前升国旗,国旗的颜色非常鲜艳,老师也遵照程序让三个小朋友们站在下面敬礼,而老师手动把国旗向上升起来,一边升国旗,三个孩子一边非常庄严地敬礼,对着国旗大声的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
02
这让我想起我们读小学时候的场景,我们在读小学的时候也没有音响之类的,也都是老师教大家唱国歌,然后升国旗的时候大家就唱着国歌升起了国旗,这样非常原生态的一个情况好像也是童年的一种回忆。
但是看着孤零零的三个孩子举起手敬礼,再看着这个学校荒凉的围墙边上还有一些野花,远处是郁郁葱葱的山,就能感受到这个学校的荒凉。
根据当地的教育局报道,这个学校不仅有小学的学生,还有幼儿园的学生,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单亲家庭或者是低保户,因为家长没有办法把孩子带到外地去上学,只好在这个唯一的小学里面上学。
而这个唯一的小学里面只有一个老师,老师的妻子就兼做学校的保安,有时候还会给小朋友们做饭,所以两个工作人员再加上三个小学生以及几个学前班的孩子就组成了一所小学。
按理说这么少的学生这个学校就不应该开了,干脆合并到旁边,但是因为他们这所学校距离最近的中心小学有20多公里,所以这么小的孩子去20多公里的地方上学是非常麻烦的。
很多村里面的家长并没有车,可能只是有三轮车或者说是摩托车,送孩子去20公里外的学校估计都要一个小时,所以这个学校就保留了下来。但是这个学校只有一二三年级,到了四年级的时候还得把孩子送到中心校里面去寄宿。
03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小学,我们一个年级虽然只有一个班,但是每个班上都有二三十个学生也还不算少,老师也有十几二十个人。过了20年之后比我小20岁的侄女上小学的时候,村上的小学就只有一二三年级了,而且老师们都是一些水平很一般的老师,到了四年级之后就要去镇上的寄宿学校去寄宿。
再过了十几年,我的侄女也大学毕业之后,这所小学基本上就荒废了。而是到旁边村里面的中心小学去上学,幸好旁边村子的中心小学离我们村子也只有不到2公里的距离,也有车接送或者是有些家长自己接送,还算是方便的。
我们村是离镇上是比较近的,如果那些离镇上比较远的村里面的小学废掉之后,那些家长要送孩子上学就成为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而这一切跟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城市化进程加快
很多人都想要搬到城市去生活,比如说在我们村里面就有1/10的家庭都在县城里面买有房子,所以把孩子带到县城上学就成了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原因:人口出生率下降
以前我们村子里面的小学一个班都有20多个孩子,也就是同龄的孩子有20多个,但是现在一个村里面同龄的孩子大概也就三四个而已,可以说只有以前的1/8这么多。
因为孩子少,教育的资源也是比较差的,所以家长们拼命地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上学,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话题:你以前的小学现在的孩子多了还是少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