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学大扫除,孩子靠边站?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每学期开学,教育博主张敏都会收到数百条来自中小学家长的留言,不少内容聚焦于同一件事:老师要求家长参与开学大扫除。

留言五花八门。有的班主任按学号轮流请家长到校打扫,缺勤者会被群内点名;有的提前发布细致指令——务必把吊扇灰尘擦净;还有班级在公众号发布推文,表扬家长把教室收拾得一尘不染,俨然将开学清扫归为家长的“分内事”。更有忙碌的家长,干脆用班费雇专业保洁代劳。

“十多年前,开学大扫除是属于老师和孩子们的劳动实践,家长很少参与。”张敏在杭州两所公办小学担任过10年校长,教龄35年,在他看来,这种“变味”的大扫除已成教育“怪象”。

可今年,他的评论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支持“家长代劳”的声音,理由基本都是:成人参与更“安全、高效”。这让他更加费解。

9月开学季,张敏在自己那个汇聚了400多位全国家长的微信群里发起了一次讨论:当家长不断渗入孩子的校园事务,家校责任边界变得模糊,教育本身究竟发生了哪些不易察觉的变化?


某班级家长群在讨论用班费花钱请阿姨做开学大扫除。 受访者供图

被“代劳”的开学大扫除

赵然女儿今年刚升初一。8月27日,刚加入家委群的她,便接到了班主任老师发出的第一个任务,“开学大扫除”。

不过,这项任务并未直接分配给学生或家长。班主任在家委群解释:“大家工作日也要上班,一些细节的工作孩子估计也弄不到位,我的意思还是联系外面的保洁。”紧接着,班主任老师推来一位专职保洁阿姨的微信,“这个阿姨上一届一直在合作,价格也实惠。”

赵然这才意识到,雇保洁大扫除已成了这所学校不少班级的“传统”。

事实上,赵然的女儿从小学到现在从没做过开学大扫除。“孩子上小学时每学期开学,都有一位家境较好的孩子家长,叫三四名保洁阿姨,专门在教室打扫一整天,费用都由她承担。”赵然记得,因为省事,其他家长对这种“包办”的大扫除从未提出异议。

张岚的女儿刚上小学5年级,对开学大扫除同样陌生——班里永远有一小部分家长和老师包办一切。


某班主任倡议家长用班费找保洁做开学大扫除。 受访者供图

张岚孩子的班级是学校平行班中的最后一个,而这届比上一届多一个班,因此每到换年级都要启动闲置教室进行“开荒”。有家长觉得清理难度大,会请专职保洁人员代劳,孩子也顺理成章不再参与。

张岚还记得一二年级时,班主任曾尝试让家长带孩子一起打扫,“但孩子太小,基本都在帮倒忙。”“有时我们看到孩子们拿着个扫帚在教室里晃悠,也干不了多少活儿,反而焦虑,不如让他们去学习。”虽是假期,不少孩子的课外班一直排到开学前一天。最终,打扫任务还是落到了几位家委身上。

在张敏组建的家长群内,大部分家长都提到,发动家长或雇专职保洁打扫,多源自班主任老师的倡议。有老师认为这样做既“高效、安全”,也能更好地应对学期初学校的卫生评比。

“如果指定的家长有事不能参与,他就会去找别的家长,总之不会落到孩子头上。”群里一位家长表示。

老师也有苦衷。

“学校让班主任负责大扫除,但一年级孩子太小了,动员起来有困难,最后只能请家长帮忙。”一位一年级班主任说。她甚至曾自掏腰包请保洁。

东北00后高三班主任林翔则常凑班费请保洁。“我们班有70多人,每人拿出10块钱,就能凑够请好几个深度保洁来教室打扫的费用,我向家长、同学征求意见,没有一个不同意的。”

打扫时段,林翔让学生去户外活动,派几个班干部监督保洁。“孩子获得了快乐,我获得了休息,领导看了满意,窗户锃亮,这钱不白花。”

他还把从事保洁工作的父母去学校做大扫除的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引来不少老师咨询价格。

日益频繁的家校互动背后

在家校互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原本属校内的事务正悄然向家长转移。

开学后,作为家委的赵然又接到新任务:帮孩子采购贴在课桌和黑板上的姓名贴纸。

她记得孩子上小学时,家委不仅要负责张罗开学大扫除,还要出第一期黑板报。家长们大多不以为意,“就是找设计专业的一两位家长,找一些材料去文印店打印出来,再去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贴一下。”好在更换频率不高,还在家长的承受范围之内。

在她看来,这些事都是“校内事”,却正在成为“家校之间的事”。但她也想不出拒绝的理由。“现在班里有什么事情,老师都倾向于找家长一起解决。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更安全,逐渐也成了家校间的固定行为模式。”


老师在家长群里征集家长参与开学大扫除。 受访者供图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家委该“包办”开学打扫——这本是锻炼孩子劳动能力的机会。

杭州家长程雪在两年前某学期结束,收到二宝班委发来的班费明细,看到上面有一项“开学大扫除请阿姨费用210元”,才知道孩子班里的大扫除一直都是雇保洁代劳。“如果老师或家委在群里通知我,我一定会让孩子去报名参加开学大扫除的。”她觉得孩子被剥夺了开学劳动的机会。

她有时觉得家委会对学校教育介入得过多:“现在我的3个孩子,开学走进教室,卫生已经搞好,书整齐地放在孩子们的座位上,还有零食小礼物,人去就是走个过场。等仪式结束了,孩子们开学的照片也都传出来了。”这些开学安排,都是家委会成员决定,费用从班费中支取。

孩子们面对零食和礼物固然开心,但这种快乐已经和80后的她小时候已不一样了。“我小时候开学第一天,见到许久未见的同学,一起在教室做大扫除、干得满头大汗……现在,孩子们在学校里经历的快乐和呵护,好像都像是计算机程序一样,是被预设好的。”

群里一位父亲李聪也发现,家委会长期“代办”各种事务,让孩子们对许多本应自己做的校园事务变得日渐淡漠。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后,他曾向班主任提议,班级开学文化墙不应再由家长设计,而是由学生主动报名参与。令他意外的是,老师发出倡议后,竟没有一个孩子报名。

也有老师在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一位母亲提到,孩子的班主任每年开学都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大扫除。今年有10个孩子报名,因为人数充足,老师也事先教了孩子们打扫卫生的流程,仅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任务。事后班主任还请孩子们喝奶茶作为奖励。


某班级班主任积极鼓励孩子们自发参加开学大扫除。 受访者供图

谁该为大扫除“买单”?

离开校长岗位十多年的张敏,从一次开学大扫除中看到了教育观念的变迁。

他记得十多年前,学校低年级的班主任也会遇到学生太小,无法独立完成大扫除的情况,但大部分班主任的第一反应不是请家长支援,或是花钱请专职保洁,而是把目光投向高年级的学生——当时学校倡导高年级和低年级“班级结对”,遇到开学大扫除、出黑板报这类任务时,高年级孩子会轮流来帮助低年级同学一起完成。

当记者询问几位低年级班主任为何不再采用这种方法时,一位班主任讲出了自己的担忧:“这容易造成教室纪律的混乱,如果大扫除时高年级和低年级打起来怎么办?不是所有孩子都那么规矩,跨班级处理问题很难。凡是老师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就可能出现意外。现在的孩子比以前‘宝贝’多了。”

“说到底,还是学校为了追求结果,放弃了一个劳动教育的契机。”张敏说,“大家常常打着各种旗号,比如‘为了孩子好’‘怕出安全意外’‘怕老师过于辛苦’等,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就是注重过程的长期行为。”


家长晒出的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班级大扫除的朋友圈。受访者供图

也有家长理解老师的难处。上海嘉定的家长罗聪总会主动报名班级开学大扫除。“有些活儿确实不适合孩子干,比如教室桌椅需要调整高度,是需要壮劳力来干的。”

但群里立即有人反驳:调整桌椅是学校后勤部门的职责,不该推给家长。

赵然提到,女儿初中入学时,全班43人,每人缴纳500元班费,费用足够覆盖班级各项支出,包括雇佣专人大扫除、运动会采买班级服装及补给物资等,至今未有纷争。

可也有家长指出:“班级大扫除开销和班级其他经费开支性质不同。学校本就该为学生提供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不该用班费为学校的义务买单。”

“只要大扫除涉及到动用班费,就是欠妥的。”张敏指出,当打扫教室变成家长的事,本质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缺失。无论是新学期更换教室后的“开荒”,还是教室装修后清洁吊顶、空调、吊扇,都应该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学校可以通过招标专业保洁人员或者组织专人打扫。即便没有相关经费预算,也应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而不是把责任都推给班主任。

开学大扫除众生相的背后,是多数80后、90后家长正在为孩子的教育探寻新的平衡点。以赵然为例,她一方面反对孩子缺席开学大扫除,另一方面也自我宽慰:“孩子平时也排班值日,不必拘泥于一次开学大扫除。”

她特地和记者提起一件小事:每天上学前,她都会给女儿的水壶灌满水,可孩子回家时,水壶依旧是满的。面对她的疑惑,孩子总会委屈地解释,不是不想喝,而是没时间喝——每个课间都在忙着交小练习、订正随堂作业……

每当这时,赵然总会觉得,能替孩子多分担一些班级事务,或许是自己作为母亲,眼下能为孩子纾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除张敏外,文中家长、老师均为化名)

原标题:《开学大扫除,孩子靠边站?》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杨书源 王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地铁让座冲突,大妈动手女孩受伤,身份成谜家属仅赔100

北京地铁让座冲突,大妈动手女孩受伤,身份成谜家属仅赔100

麦芽是个小趴菜
2025-09-18 01:56:31
特朗普夫人访英戴夸张礼帽“抢镜”,完全遮挡头部,网友调侃:得给她换个新灯泡

特朗普夫人访英戴夸张礼帽“抢镜”,完全遮挡头部,网友调侃:得给她换个新灯泡

鲁中晨报
2025-09-18 13:31:06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6 12:27:20
大使亲自辟谣,回国直达飞机不取消!

大使亲自辟谣,回国直达飞机不取消!

鲁晓芙看欧洲
2025-09-18 02:36:26
文章近状曝光,不复往日嚣张气焰,亲切与路人合照,头发炸毛潦草

文章近状曝光,不复往日嚣张气焰,亲切与路人合照,头发炸毛潦草

我爱八卦娱q
2025-09-18 16:12:49
系统刚推送几天就翻车,苹果紧急救火,iOS 26.1即将发布

系统刚推送几天就翻车,苹果紧急救火,iOS 26.1即将发布

小8说科技
2025-09-18 13:53:53
把女人当工具,黄一鸣自曝和王思聪陪玩细节,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

把女人当工具,黄一鸣自曝和王思聪陪玩细节,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

TVB的四小花
2025-09-16 14:45:01
243亿!彪马要卖了!

243亿!彪马要卖了!

胡润百富
2025-09-17 23:13:29
男排世锦赛爆大冷!法国2-3阿根廷吞2连败,两届奥运冠军小组出局

男排世锦赛爆大冷!法国2-3阿根廷吞2连败,两届奥运冠军小组出局

我爱英超
2025-09-18 20:38:04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青青子衿
2025-09-18 02:37:31
西贝开始给罗永浩泼脏水了

西贝开始给罗永浩泼脏水了

亮见
2025-09-12 14:05:39
导盲犬爬泰山续:大连基地回应,将专车接回,网友要亲见芬迪回家

导盲犬爬泰山续:大连基地回应,将专车接回,网友要亲见芬迪回家

甜柠聊史
2025-09-18 15:06:24
没了退路的内塔尼亚胡,带领一千万以色列人,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没了退路的内塔尼亚胡,带领一千万以色列人,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梁讯
2025-09-17 09:15:36
严重违纪违法,蔡霞被立案审查调查

严重违纪违法,蔡霞被立案审查调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8 21:16:05
中央定调,延迟退休实施!71至75年生人,提前退休养老金少多少?

中央定调,延迟退休实施!71至75年生人,提前退休养老金少多少?

王五说说看
2025-05-30 07:21:28
超震撼!大国之翼同风起 8K画面感受中国战机的力与美

超震撼!大国之翼同风起 8K画面感受中国战机的力与美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9-18 19:17:08
太有实力了!穆里尼奥驾驶法拉利抵达,准备与本菲卡正式签约

太有实力了!穆里尼奥驾驶法拉利抵达,准备与本菲卡正式签约

直播吧
2025-09-18 22:12:15
美议员:日本在中国杀害100万人,有54.4万人是在美国帮凶下被杀

美议员:日本在中国杀害100万人,有54.4万人是在美国帮凶下被杀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2 22:08:55
黄仁勋称对有关中国企业被要求不得购买该公司芯片失望,中方回应

黄仁勋称对有关中国企业被要求不得购买该公司芯片失望,中方回应

澎湃新闻
2025-09-18 15:28:27
北京香山论坛·高端访谈|童真:亚太地区总体和平稳定,但面临四方面安全威胁与挑战

北京香山论坛·高端访谈|童真:亚太地区总体和平稳定,但面临四方面安全威胁与挑战

新华社
2025-09-18 10:15:38
2025-09-18 23:08: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824301文章数 34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多少家长的投诉告状,导致教育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头条要闻

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 60岁老人住进ICU

头条要闻

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 60岁老人住进ICU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本地
教育
亲子

这款PS+会员游戏首发即入库!治愈感满满令人很放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教育要闻

每个教师都成为10至15名学生的成长导师,这里的学生“人人都有被关爱的感觉”

亲子要闻

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