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之首粟裕的确是没有参加长征。实际上没有参加长征的领导人有很多。例如:陈毅、项英、毛泽潭、叶飞、卢胜等等。没有参加长征的领导人大体上分三种情况:一是和当时的中央红军主力不在一起并离得较远的。二是组织决定专门留下来坚持斗争和负伤人员。三是已经在执行其他任务的人员。
粟裕属于第三种情况。主力红军正式开始长征前三个月就因为执行任务离开了红军主力部队。
粟裕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跟随朱德总司令,陈毅、王尔琢、林彪等人一起上了井岗山。
粟裕在井冈山的中央军区当过师政委以及军团参谋长等职,
粟裕在毛主席最困难时期,率领警卫团跟随在毛主席身边保卫毛主席安全。也就是在那段时间,粟裕认识了毛主席,并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粟裕和毛主席的感情从那时起就建立了起来。
粟裕一直都跟红军主力在一起,那他为什么也没有参加长征呢?
粟裕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专门记述了这件事。
粟裕当时是红七军团参谋长。在红军主力长征前的三个月,红七军团就已经离开了中央苏区。
中央命令他们北上闽浙赣皖等省,宣传抗日主张。所以部队打出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这支队伍有六千人,后勤等非战斗人员就两千人。
因为是要宣传抗日,中央为红七军团印制了大量宣传品。可见,中央对北上抗日先遣队非常重视。
当时是1934年,虽然日军已经开始侵华,可是抗日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热潮。中央派遣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的真正的目的,当时的中央苏区领导人并没有明说,连粟裕这样一个军团的参谋长都不知道实情。
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呢?直到许多年后,粟裕看到了两份绝密文件。这两份绝密文件是当时中央苏区下发的作战任务训令和政治训令。
这时他才明白当时中央让红七军团北上的真实目的不是抗日,而是让红七军团深入敌后国民党的统治心脏地区,闹出大的动静,转移国民党的注意力。
如果他们闹的动静确实很大,就能够调动“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牵制和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为即将开战的中央红军大转移,即长征顺利进行做准备。
说白了就是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多年后,朱老总说,派先遣队是做个引子,中央红军不是要北上,而是要南下。
粟裕在回忆录中说道,为了全局,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去牵制敌人,这当然是可以的,哪怕牺牲了也毫无怨言。可是实际上却有很多的困难,根本做不到,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部队北上携带着大量的后勤物资。这些物资很笨重,行军缓慢,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在北上的过程中,先遣队不断遭遇国民党军的围攻,由于军区领导人指挥失当失策,造成惨重损失,几乎是灭顶之灾。
军团长寻淮洲同志也牺牲了。在敌人重兵围攻之下,只有粟裕带着几百人杀出了重围,其困难和惨烈程度真是九死一生。虽然如此,粟裕还是保全了一些力量,没有让七军团全军覆没。
事实上,北上抗日先遣队并没有起到掩护主力红军转移(长征)的战略目的。反而造成了七军团的巨大损失!
粟裕后来说,派这么一支队伍,去国民党的心脏地带开展游击战,建立苏维埃政权,完全是脱离实际的臆想。当时的中央已经被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所把持,博古、李德他们脱离实际,这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盲目的冒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