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 07
Sunday
![]()
01
节气由来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公历每年九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是白露节气。
露,在这个节气后开始出现。(真的吗!要凉快了吗?!)
过了白露节,阴气逐渐加重,夜寒白天热。白天阳光灿烂,温度可能仍然有三十几摄氏度,但到了夜晚,就降到了二十几摄氏度。(这就能说是变凉了吗……)
![]()
02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鸿雁与候鸟往南飞,躲避寒冷。“群燕南归雁南翔。”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也南飞避寒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美食。百鸟感知到秋的肃杀之气,纷纷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
03
白露习俗
老南京人爱喝“白露茶”。春茶鲜嫩,但不耐久泡;夏茶味苦且干涩。白露茶则纯正浓厚,清香四溢。古时候的人会托青色瓷盘,在清晨将一颗一颗的露珠收入盘中,然后用露水来煮“白露茶”。
此时,稻谷成熟。古人还会把新谷和新鲜的瓜果蔬菜,还有用白露这天收集的露水,再加上糯米、高粱等五谷,酿造成略带甜味的米酒,供奉于神灵面前,虔诚地跪拜,请上天赐福,祈愿来年丰收。
白露节气是太湖人祭祀禹王的日子。传说东海有一条黑蛟兴风作浪让洪水淹没了村庄。大禹带领百姓疏通河道修筑台田,经过八年的时间,终于将洪水制服。大禹用定海神针镇住了东海的巨浪,用降魔铁锁锁住了凶恶的黑蛟。从此,年年雨顺风调,五谷丰登,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为了纪念他,人们在太湖边的平台山上建了禹王庙。《打渔杀家》是祭祀时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
![]()
04
白字演变
这是一粒白米的形状。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依靠狩猎或采摘野生的果实为生。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生谷粒,并把它命名为“稻子”。早在七千多年前,居住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村的村民,就尝试自己栽培水稻了。水稻去壳以后,就是白白的米粒。
“白”既是米粒的颜色,也是霜雪的颜色。既然像霜雪,便引申出“明亮”“纯洁”“清楚”等意思。“东方既白”的“白”是明亮的意思,“真相大白”的“白”是清楚的意思。
古代有一种罚酒用的杯子,俯看杯口,就像甲骨文中“白”的形状。后来,人们就称满满地饮一杯酒叫“浮白”“浮一大白”。
内容出自
《时节之美:朱爱朝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