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37上海绞肉机:30万中国忠魂,用生命打醒世界,此战虽败犹荣!

0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没麻药了!纱布也只剩最后一点了!」

我哭喊着对我方的军医报告。

担架上那个小战士的腿已经被炸烂,他痛得咬碎了嘴里的毛巾。

医院里,伤员多得像没人要的谷子,堆得到处都是。

「那就用盐水冲!用刺刀割!」

军医头也不抬,正在给另一个伤员取弹片。

「告诉他,想活命就忍着!外面还有几百个弟兄等着进来,我们没时间浪费!」

我恨他的冷酷。

可当晚我看到他躲在角落,用缴获的日本香烟,烫着自己胳膊上被弹片划开的伤口时,我才明白,在这场战争里,没有神,只有一群用命在撑的凡人。



1937年的中国,就像一个被逼到绝境的赌徒。

桌子的另一头,是武装到牙齿、气焰嚣张的日本。

我们手里,几乎没有像样的筹码。

但这一局,我们不能退。

于是,国民政府做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押上一切!

他们押上了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远东第一明珠上海。

那里的十里洋场,霓虹闪烁,歌舞升平,是无数人眼中的天堂。但转瞬之间,这里就要变成血与火交织的人间地狱。

他们押上了整整一代最精锐的青年军官和士兵。

赌的,是这个民族未来百年的国运。

这场豪赌,就是“淞沪会战”。

敌我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0万(中方70万,日方30万)。

战役结束时,中方伤亡超过30万,日方伤亡7万。

我军的伤亡率,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百分之四十!

每一寸土地,都是用命填出来的。

上海,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其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一战时让一代法国和德国青年化为白骨的凡尔登。

它,是八年抗战中,规模最大、牺牲最惨烈、也最能体现我中华民族血性的一场大会战。

这段历史,每个中国人都应刻骨铭心。

(一)惊天豪赌:为何是上海?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以为是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先打,打输了,才退到上海接着打。

错了!南北方的战火,是同时点燃的!

更有甚者,虽然第一枪在华北响起,但国民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华北跟日本人拼命。

他们处心积虑,硬是把这场决定国运的大决战,拖到了上海。

为什么?把全国经济中心、最繁华的上海滩打成一片焦土,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提一个神人——蒋百里。

此人堪称民国第一“军神”,虽然一生未曾亲自指挥千军万马,但他培养出的将领,却撑起了民国军队的半壁江山。

保定军官学校的首任校长,就是他。

他最伟大的贡献,是一本叫《国防论》的书。

在这本“救国天书”里,他像一个穿越者一样,精准预判了中日战争的走向和中国的唯一活路。

持久战、空间换时间、引日军到上海决战、退守大西南建立抗日大后方……这些后来被奉为圭臬的抗战国策,全都是蒋百里第一个提出来的。

幸运的是,这份“顶级攻略”得到了蒋介石、白崇禧等高层的认可。

可以说,整个抗战的战略布局,都烙着蒋百里的深刻印记。

那么,为什么非要把战场定在上海?

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扭转日军的进攻方向!把饿狼从开阔的北方平原,硬生生拖进南方的泥潭沼泽里!

你想想,当时中日两国的军力差距有多大?

如果在华北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开战,日军的坦克、重炮、机械化部队将如虎入翼,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会被像镰刀割麦子一样迅速击溃。

败了之后往哪退?只能往南。

可中国的东南全是海岸线,一旦被赶到海边,就再无退路,等于被关门打狗。

到那时,战争就真的结束了。

而把战场放在上海,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里是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到处是沟渠、水田,日军的坦克大炮寸步难行,机械化优势被无限削弱。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背后,是广袤的中国内陆!

我们可以往西退,退到崇山峻岭的西南去,把大西南变成一个巨大的战争堡垒,跟日本人慢慢耗下去!

这,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用上海的牺牲,换取整个国家的战略纵深。

当然,老蒋还有另一个盘算,那就是所谓的“国际视听”。

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遍布英美法等国的租界,列强在这里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老蒋天真地想着,日本人把上海打烂了,总会动到列强的蛋糕。

到时候,洋大人们会不会出来主持公道,哪怕是调停一下也好?

说实话,这不能全怪老蒋。

当时一个工业国打一个农业国,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撑不过三个月。

指望外援,是弱者最无奈、也最本能的选择。

但事后证明,所谓的“国际调停”,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我党在这一点上,比国民党看得透彻百倍。

当时的列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英国,早就怂了。

他们明确告诉中国:我们中立,绝不干涉。

为啥?他们在东南亚有大片殖民地,生怕惹恼了日本这头疯狗,被反咬一口。

美国,更是“生意人”。

日本是它的大客户,大量石油、钢铁源源不断地从美国运往日本,变成侵华的枪炮。

你让美国为了中国,去制裁自己的财神爷?做梦!

罗斯福假惺惺地发表了个“隔离演说”,把日本比作“传染病”,结果被日本反手一顿嘲讽:「你们抢印第安人土地的时候怎么不说人权?你们能干,我凭什么不能干?」

罗斯福立刻缩了回去,表示我们继续做生意。

反倒是德国,这个法西斯轴心国,居然一度站在中国这边。

原因很简单,德国是中国当时最大的武器供应商和军事顾问来源,蒋介石的精锐德械师,就是中德合作的产物。

德国担心日本吞了中国,自己的生意就黄了,也怕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拖自己后腿。

可惜,在“盟友”日本的强大压力下,德国最终还是在南京保卫战前,断绝了对华援助。

至此,中国彻底沦为一座孤岛,四顾茫然,孤立无援。

然而,就在中华民族最黑暗、最孤独的时刻,一个让蒋介石百感交集的国家,伸出了援手。

谁?正是与他反目成仇的苏联。

想当年,北伐战争、黄埔建校,苏联是国民党最大的金主。

后来老蒋“四一二”翻脸,两家成了死敌。

可如今,面对共同的威胁——日本,苏联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贷款和军火。

1937年8月,两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的援助开始源源不断地运来。

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自顾不暇,这份援助才中断。

在这四年里,苏联,是唯一一个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援助的国家。

当然,苏联也不是活雷锋。

他们怕啊!

他们最怕的就是两线作战,西边跟德国打得头破血流,东边的日本再从背后捅一刀,那苏联就真的要“完犊子”了。

所以,他们必须让中国拖住日本,把日本这头恶狼死死地拴在中国战场上。

所以,无论有没有外援,无论前路多么渺茫,上海这一战,必须打了!

(二)碧空喋血:被低估的中国空军

当时,上海的军事主官是张治中,一个主张“先发制人”的铁血将军。

他悄悄地将自己的正规军,化装成保安团,秘密调入上海,准备抢在日军增援前,一举歼滅盘踞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会战前夕,中方在上海有陆军约5万人,日军约1万人。

蒋介石的命令简单粗暴:「把日本人给我打进黄浦江!」

陆军,兵力占优,装备虽差,但都是中央军嫡系,有几个德械师撑场面,尚有一战之力。

海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那几艘李鸿章时代留下来的老古董,最后大部分都在江阴自沉,用来堵塞航道了。

空军,是所有人最不看好的。

全国能打的飞机不过300架,分到淞沪战场的也就100来架。

而日本,不仅飞机数量是我们的7倍,还能源源不断地生产。

更何况,我们的飞行员,几乎毫无实战经验。

日本人压根没把中国空军放在眼里。

但这一次,他们错了。大错特错!

谁也没想到,淞沪会战的第一声巨响,来自天空!

更没人想到,第一场胜利,竟然是中国赢了!

1937年8月13日晚,会战爆发。

日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下令,14日拂晓,空军倾巢出动,一举摧毁中国所有机场。

然而天佑中华!

14日凌晨,东南沿海风云突变,狂风大作,暴雨如注。

这种天气,飞机上天就是自杀。

长谷川清只能取消命令。

日本人不敢飞,我们敢!

中国空军,抱着向死而生的决心,毅然升空!

8月14日清晨,杭州笕桥机场,五架轰炸机冒着撕裂机翼的狂风暴雨,钻出云层,将炸弹精准地倾泻在日军司令部和军械库上空!

任务完成,全部安全返航!

紧接着,第二大队的21架轰炸机,从广德机场起飞,如同神兵天降,把日军的码头、机场、军舰炸成一片火海!

日本人被打懵了,这才仓促应战。

午后,随着日军飞机升空拦截,真正的空战开始了。

日本最精锐的鹿屋航空队,气势汹汹地扑向杭州笕桥机场。

迎接他们的,是中国空军第四大队!

大队长,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王牌飞行员——高志航。

警报拉响,高志航怒吼一声:「弟兄们,升空!今天,要让小日本知道我们的厉害!」

空战结果,震惊中外:4:0!

中国空军击落日机4架,自己无一损伤!

高志航,成为击落日机第一人!

这一仗,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日本人的脸上。

狂妄的木更津航空队队长石井义,羞愤难当,剖腹自杀!

恼羞成怒的日军,在8月15日发动了疯狂的报复。

然而,中国飞行员用生命和热血,再次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

15日空战,日军被击落20架,我方损失9架!

中国飞行员的英勇,让日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第五大队的阎海文,座机被击中,跳伞后落入日军阵地。

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他毫无惧色,拔出手枪,冷静地击毙5名日军后,把最后一颗子弹,骄傲地留给了自己。

年仅20岁。

第二大队的沈崇诲,和队员陈锡纯驾驶的轰炸机发生故障。

他毅然决定,要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换取最后的战果。

他驾机冲向日军旗舰“出云号”,在烈火与浓烟中,与敌舰同归于尽!

那一刻,上海市民在高楼上目睹了这壮烈的一幕,无数人泪流满面。

沈崇诲,清华大学高材生,弃笔从戎,以身殉国。

他,就是电影《无问西东》里沈光耀的原型。



然而,这昙花一现的辉煌背后,是令人心碎的真相。

日本有2100架飞机,我们只有300架。

他们可以源源不断补充,而我们,打一架就少一架。

战斗后期,我们的飞行员常常要面对1挑10,甚至1挑20的绝境。

每一个中国飞行员,在跨进机舱的那一刻,都知道自己的结局——以身殉国。

事实正是如此。

包括高志航在内的中国第一批空军精英,没有一个人,活过1938年。

他们,本是天之骄子,出身名门,留学海外,本该是这个国家的栋梁。

但在国难当头时,他们选择成为第一批燃烧的薪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照亮了民族抗争的火炬。

向他们致敬!

相比于空军短暂的辉煌,陆军的战斗,其惨烈程度,要再乘以一百倍!

(三)血肉磨坊:寸土寸血的阵地战

在会战的三个月里,中国军队经历了三个阶段:进攻、防守、撤退。

第一阶段:进攻。

1937年8月11日,蒋介石召开绝密的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

计划有二:一是在江阴沉船,封锁长江,来个关门打狗;二是集中主力,歼灭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计划堪称完美。

然而,一个藏在我们心脏里的毒瘤,毁掉了一切。

汪精卫的秘书,黄浚,一个早已被日本人收买的大汉奸,将这份绝密计划,一字不漏地泄露了出去。

结果,等我们去江阴沉船时,长江上的日舰早已闻风而逃。

我们在上海的进攻,更是撞上了敌人早已准备好的枪口。

1937年8月26日,黄浚被处决。

但这已无法挽回巨大的损失。

8月14日下午,张治中下令总攻。

然而,占据兵力优势的中国军队,却付出了惊人的伤亡。

日军的阵地,全是钢筋水泥浇筑的“乌龟壳”,我们的炮弹打上去,就跟挠痒痒一样。

而日军的火力、单兵素质,都远超我们想象。

仅仅几个小时,我军就牺牲了上千人,包括一位旅长。

第一天的战斗,就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我们严重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

蒋介石这次是真豁出去了。

他任命陈诚为前敌总指挥,并把压箱底的家当,全部调往上海!

一时间,全中国的铁路线,都被军列塞满。

蒋介石最精锐的中央军德械师,来了!

他们头戴德式M35钢盔,身穿笔挺军服,是这个国家最现代化的军队。

紧随其后的,是戴着斗笠、穿着草鞋,徒步千里的川军,来了!

他们很多人手里的‘汉阳造’比自己的年纪都大,但他们毫不畏惧!



一心想雪耻的东北军,来了!

素来彪悍的桂军精锐,来了!

还有湘军、滇军、粤军、西北军……

那一刻,所有的派系隔阂、个人恩怨都烟消云散。

所有部队只有一个目的地——上海!

每当军列停靠站台,沿途的百姓都哭着往车窗里塞吃的、用的。

他们知道,这些年轻的娃娃,是去为这个国家拼命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再也回不来了。

一个满编1万人的德械师,三天后能活着走出阵地的,不到2000人。

「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无数士兵,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上海。

战况,已经不能用惨烈来形容。

日军的重炮,像犁地一样,一遍遍地翻滚着我军的阵地。

很多时候,一个连冲上去,不到十分钟,就全部阵亡。

一个师顶上去,几天就打光了。

白崇禧把最能打的6个桂军师派上去,想打出威风,结果不到一天,6个师全部被打残!

从8月14日到23日,我军兵力虽达到日军十倍,却始终没能啃下日军的核心阵地。

而固守待援的日军,终于等来了他们的援军。

形势,急转直下!

炮火,突然猛烈了十倍!

随着松井石根率领的日军主力在川沙口、吴淞口等地强行登陆,真正的“绞肉机”,才刚刚启动!

接下来的画面,惨烈到让日本人自己都感到震撼,甚至在一份绝密战报中写下了这样的评价……

在罗店、在宝山,这些被鲜血彻底浸透的地名,即将上演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最悲壮、最令人心碎的血战。

“血肉磨坊”罗店:一天之内,阵地反复易手十几次!

泥土被血肉染成暗红色,一个师填进去,几个小时就打光!

人,怎么可以这样打仗?

孤城宝山与“巨人”姚子青:600中国勇士 vs 数千日军+舰炮+飞机!

营长姚子青战前立下誓言,最后一声巨响,让整个民族为之落泪。

连凶残的日军都脱帽致敬,称其为“经典战例”!

面对日军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打击,缺枪少炮的中国军人,究竟靠什么守住阵地?

那些名震一时的国军王牌军,最终迎来了怎样荡气回肠的结局?

解锁后续内容,直面那段让山河哭泣、让日月无光的壮烈史诗!您付出的每一次支持,都是对英灵最深切的致敬!

第二阶段:防守。

随着日军主力登陆,淞沪战场彻底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绞肉机。

中国军队的作战目标,从“全歼”变成了“坚守”,用人命去填,用鲜血去耗,为后方争取哪怕多一天、多一小时的时间。

在这场血腥的防守战中,有两个地名,永远烙印在了中华民族的伤痛记忆里。

一个是罗店,人称“血肉磨坊”。

另一个是宝山,一座孤城,和一个永垂不朽的名字——姚子青。

先说罗店。

这个上海郊区的小镇,为什么如此重要?

因为它是连接上海市区、宝山、嘉定等地的交通枢纽。

谁控制了罗店,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为了这个弹丸之地,中日双方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地狱般的拉锯战。

白天,日军的飞机、重炮、坦克,像疯了一样,把几十万发炮弹倾泻在罗店这个小小的区域。

整个阵地被炸得找不到一寸完整的土地,全是三四米深的弹坑。

空气中永远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泥土的腥味和尸体腐烂的恶臭。耳朵里除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就是战友临死前的惨叫。幸存的老兵后来回忆,在罗店,人根本睡不着觉,因为只要一闭上眼,就可能会被身边战友被炮弹炸飞的碎肉溅一脸!

我军的工事,在这样的火力下,形同虚设。

战士们只能躲在弹坑里,眼睁睁地看着战友被活活震死、炸碎、掩埋。



炮击一停,日军的步兵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我军幸存的士兵,就从弹坑里爬出来,端着刺刀,冲上去跟他们搅在一起。

没有重武器,我们就用身体去当炮弹!

晚上,我军就组织敢死队,发动夜袭,把白天丢失的阵地,一寸一寸地再夺回来。

就这样,白天丢,晚上抢;今天丢,明天抢。

罗店的控制权,在一天之内,甚至能易手十几次!

每一块砖,每一寸土,都被双方的鲜血浸泡了无数遍。

阵地上的泥土,因为混了太多血肉,都变成了暗红色。

陈诚把他最精锐的、由德国顾问训练的第18军投了进去。

这个军,号称国军的“铁卫”,是王牌中的王牌。

可是在罗店这个“血肉磨坊”里,再强的王牌,也撑不了几天。

一个师上去,几个小时就打残了。

一个团上去,不到半小时,就可能全员牺牲。

士兵们打到最后,很多人都精神崩溃了。

这不是战斗,这是在用人命对抗钢铁。

当时负责指挥罗店战役的,是第78师师长孙元良(此人后来争议很大,但当时确实在第一线)。

他回忆说:「日军的炮火实在太猛了,我们的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士兵的尸体被炸得飞到空中,再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整个罗店战役,我军投入兵力超过30万,伤亡超过6万。

我们用六万条年轻的生命,硬生生把日军主力拖在了这里一个月。

如果说罗店是绞肉机,那么宝山保卫战,就是一首用全体将士的生命谱写的、荡气回肠的英雄悲歌。

宝山,是长江的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守卫宝山的,是第98师583团第一营,营长姚子青。

全营官兵,加上一些地方部队,总共不过600人。

而攻击他们的日军,有数千人之多,身后还有数十艘军舰提供炮火支援,头顶上是随时可以呼叫的飞机。

力量对比,悬殊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

战斗打响前,姚子青召集全营官兵,立下誓言:「弟兄们,今天,就是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候了!宝山城在,我们就在!誓与宝山共存亡!」

9月5日,日军发动总攻。

军舰上的巨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重磅炮弹将宝山县城的城墙炸开一个又一个缺口。

日军的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疯狂冲锋。

姚子青带着士兵们,用步枪、机枪、手榴弹,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打了回去。

城墙被炸塌了,他们就用身体和沙袋去堵。

战斗进入白热化,双方展开了惨烈的巷战。

每一间房屋,每一条街道,都成了战场。

姚子青身先士卒,端着枪,带着士兵们跟敌人拼刺刀。

敌人实在太多了,杀不完。

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战至9月7日,全营官兵,仅剩二十余人。

日军派人劝降,被姚子青断然拒绝。

在最后的时刻,姚子青带着剩下的士兵,冲向敌群,拉响了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

轰然一声巨响,惊天动地。

宝山城,最终陷落。

守城的600壮士,除一人被俘(后逃脱)外,全员殉国。

营长姚子青,时年28岁。

战后,日本人进入宝山县城,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他们发现,中国士兵的尸体,遍布在县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姿势,都是在向前冲锋。

就连日军的战报,也罕见地表达了敬意,称姚子青营是“堪称经典的英勇战例”。

第三阶段:撤退与溃败。

惨烈的坚守,持续了近三个月。

中国军队用巨大的牺牲,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但是,战场的局势,终究不是光靠血性就能扭转的。

11月5日,一个致命的消息传来:日军在杭州湾的金山卫成功登陆!

这个消息,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插进了中国军队的后背!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军在上海前线的70万大军,整个侧后方都暴露给了敌人!

如果不立刻撤退,就要被日本人彻底包围,全军覆没!

蒋介石慌了,急令全线撤退。

然而,一场计划周密的撤退,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不堪回首的大溃败。

几十万大军,在没有统一指挥、没有预设阵地的情况下,仓促后撤。

命令混乱,建制打散,各部队争相逃命。

原本的英雄之师,瞬间变成了溃兵。

日军的飞机在头顶上肆无忌惮地扫射、轰炸。

我军士兵们,成片成片地倒在撤退的路上。

很多人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混乱的撤退途中。

这场大溃败,是淞沪会战最惨痛的一页。

它直接导致了后续南京保卫战的被动和最终的悲剧。

(四)历史的判决:这场豪赌,我们究竟是输是赢?

淞沪会战,从军事上看,我们输了。

上海丢了,几十万精锐部队伤亡惨重,还引发了一场灾难性的大溃败。

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从整个八年抗战的战略层面来看,这场仗,我们“虽败犹荣”!

第一,它彻底打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

日本人原本以为,只要打下上海、南京,中国政府就会投降。

但中国军民用三个月的浴血奋战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是不会屈服的!

这种宁死不降的血性,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第二,它成功实现了“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标。

就像蒋百里预言的那样,我们成功地把日军的主力,从北方的平原,拖进了南方的水网泥潭。

日军深陷上海战场,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三个月时间。

这三个月,有多重要?

它让我们的工厂、学校、技术人员,得以从沿海地区大规模西迁,为建立西南大后方,为持久抗战,保存了最后的元气和火种。

第三,它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抵抗决心。

虽然“国际调停”是个笑话,但淞沪会战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了。

这为日后争取国际援助,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奠定了基础。

最重要的一点,是淞沪会战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此之前,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盘散沙,军阀林立,各怀鬼胎。

但当上海的炮声响起,川军、桂军、东北军、中央军……这些曾经的对手,第一次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同一个战场上并肩作战,流尽最后一滴血。

从那一刻起,我们才真正有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一个所有人都愿意为之牺牲的“民族”。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淞沪会战,是一场悲壮的失败,但更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它用30万忠魂的鲜血,浇灌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正是建立在他们当年的牺牲之上。当你走在今日繁华的上海街头,享受着和平年代的阳光时,请不要忘记,八十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曾有无数最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你我的今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段历史,我们永世不忘!

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声明:

本文非新闻资讯内容!内容来源于网络故事改编,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

部分图片非故事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配图均为示意图,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隐私,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专属原创文章,无授权转载搬运行为一律追究到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措手不及啊!郑州上午上课还好好的,班级群突发通知因疫情停课了

措手不及啊!郑州上午上课还好好的,班级群突发通知因疫情停课了

火山诗话
2025-11-11 18:38:11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举行视频会谈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举行视频会谈

界面新闻
2025-11-11 21:43:27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开撕高露内幕再被扒,网友喊话赶紧退圈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开撕高露内幕再被扒,网友喊话赶紧退圈

史意生活
2025-11-10 21:15:48
李连杰换零件了吗

李连杰换零件了吗

陈宜之
2025-11-12 00:00:04
全运会200米混合泳:小孩姐于子迪摘金,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全运会200米混合泳:小孩姐于子迪摘金,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全景体育V
2025-11-11 20:33:22
高市早苗:“我已经批评过他了!”

高市早苗:“我已经批评过他了!”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1 17:52:03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南权先生
2025-11-08 14:52:26
哈登都打成这样了快船还是赢不了,那么球队是真的出大问题了?

哈登都打成这样了快船还是赢不了,那么球队是真的出大问题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12 00:02:16
美防长:美军在东太平洋击沉两艘涉嫌“贩毒”船只 共致船上六人死亡 行动在特朗普指示下进行

美防长:美军在东太平洋击沉两艘涉嫌“贩毒”船只 共致船上六人死亡 行动在特朗普指示下进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0:23:31
巴基斯坦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致12死27伤,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巴基斯坦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致12死27伤,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界面新闻
2025-11-11 20:23:24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1:47:10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侃球熊弟
2025-11-11 18:37:54
日本软银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英伟达的全部股份!

日本软银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英伟达的全部股份!

AI商业论
2025-11-11 16:45:57
哈登尽力了!35+10+11难救主,快船惜败老鹰,替补奇兵轰8记三分

哈登尽力了!35+10+11难救主,快船惜败老鹰,替补奇兵轰8记三分

湖人崛起
2025-11-11 14:02:14
A股:全体股民要做好准备,主力已经不演了,周三,还有更大变盘

A股:全体股民要做好准备,主力已经不演了,周三,还有更大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12 00:00:03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180视角
2025-11-11 13:30:42
男人征服一个女人最高级的方式,不是天天联系,而是做到这四件事

男人征服一个女人最高级的方式,不是天天联系,而是做到这四件事

娱乐洞察点点
2025-10-20 02:54:57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重大突破!中国造出全球首个新型反应堆,美西方研究60年没成功

重大突破!中国造出全球首个新型反应堆,美西方研究60年没成功

兵国大事
2025-11-11 17:50:05
2025-11-12 02:44:49
醉爱讲故事
醉爱讲故事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164文章数 5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美得令人窒息!印度美女照片震撼上线!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