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这家医院厉害!!!
![]()
禁止医疗代表入内!还温馨提示医药代表的特征:一般他(她)们背着双肩包;活动在门诊各科室诊室和住院部医生办公室门口;他们没有挂号记录,也不关心叫号,只玩手机;在医生上下班前后,等机会与医生接触交流。这真的能做到吗?
根据该网友的配图显示,这是张贴在医院内部住院区的温馨提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住院病区探视时间
中午:11:00-13:00下午:17:00-19:00其余时间谢绝探视,谢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禁止医药代表入内!“医药代表”的特征:疑似医药代表的特征:一般他(她)们背着双肩包;□活动在门诊各科室诊室和住院部医生办公室门口; □他(她)们没有挂号记录,也不关心叫号,只玩手机入诊疗区域必须驱离。□在医生上下班前后,等机会与医生接触交流、医院严格规定,“医药代表”严禁进入诊疗区域找医生。
从上述内容来看,这家医院可谓是“草木皆兵”,对于医药代表是“深恶痛绝,拒之门外”。
针对此事,有网友认为,医药代表是医生和生产厂家的桥梁,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需要医药代表去宣传,去沟通,去了解病人服用后的反馈,并不是害虫。一个是医学,一个是药学,二个不同的专业,做不同的工作而已,不要丑化医药代表。
有网友评论,一个朋友说在医疗这个圈子里,医生挣钱,器械药厂挣钱,医药代表挣钱,就患者每年交几百块的医疗保险没挣钱。所以现在患者对医院,器械药厂和医药代表有意见。首先患者到医院去是去解决健康问题的,不是去得利的。就像去餐馆吃饭,餐厅老板,服务人员,房东,各个供应商,乃至国家税收,都得利,就消费者没得利,只是吃饱了肚子。
![]()
- 其实,医院禁止医药代表进入主要为防范利益输送与医药腐败,规范推广行为,净化医疗环境,保护患者权益。
财联社8月3日电,多地医院近期纷纷发布通知或新规定,对医药代表入院进行持续严管。一时间,这一话题成为了大众热议的焦点,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医院要对医药代表如此“严防死守”?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呢?
打开各地医院的官网,最新发布的管理规定格外醒目。安徽、甘肃、重庆、浙江、湖北等省市的医院和卫健部门,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出手,目标直指医药代表的入院行为。
![]()
有的地方直接亮明底线:严禁医药代表私下接触医务人员,一旦发现利益输送,不仅要处罚涉事人员,还要将药企列入“黑名单”。更狠的是重庆某三甲医院,明确要求医药代表必须提前3天在线备案,详细说明拜访对象、目的和时长,连携带的宣传资料都要报备。
而浙江一家医院的规定更具威慑力:只要是未备案的医药代表出现在门诊、住院部等区域,保安有权直接驱离,全程视频留证。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波新规的严格程度,创下了近五年来的纪录。
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部分医药代表通过回扣、红包、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拉拢医务人员,形成灰色利益链。
例如,有报道提到,一款定价100元的药品中可能包含20元"推广费",导致药价虚高,最终由患者买单;更有医生因收受回扣优先使用高价药,甚至开具不必要检查,严重影响诊疗公平性。
近年医疗反腐行动中,多地医院通过安装AI监控、集中预约接待等方式,严查医药代表与医务人员的私下接触,切断此类利益输送渠道。
根据《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医药代表被明确禁止向医院工作人员提供物质利益、非法赠送样品、干预诊疗行为等。例如,禁止医药代表承担销售任务、要求其仅开展合规学术推广等规定,旨在将药品推广回归"传递产品信息、沟通反馈"的专业职能,避免其成为商业贿赂的"中间人"。
医药代表的不当行为,不仅破坏医疗秩序,还直接威胁患者安全。例如,部分医药代表通过虚假宣传误导医生用药,或与医生勾结开具高价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总之,医院通过限制医药代表随意进入诊疗区域、实行备案预约制度等措施,可减少此类干扰,保障医生独立诊疗判断,维护患者利益。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