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近年来,全球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有证据表明,过量摄入含糖饮料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
随着全球糖尿病和肥胖人群的增加,人工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于各类“无糖”食品和饮料中。然而,尚不清楚其对长期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年9月3日,圣保罗大学研究团队在《神经病学》(
Neur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Low- and No-Calorie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ognitive Decline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经常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加速大脑衰老,与认知功能加速衰退有关,每天一罐无糖汽水,大脑加速衰老1.6年。包括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
图:论文截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巴西成人健康纵向研究(ELSA-Brasil)中12772名参与者的数据,平均年龄为52岁,女性占55%,通过饮食数据评估了7种人工甜味剂摄入量,并评估了认知评分,分析了人工甜味剂摄入与认知功能衰退之间的关联。
总的来讲,参与者每天平均摄入92.1 mg总人工甜味剂,根据摄入量将参与者分为3组,最低组每天平均摄入20 mg,最高组每天平均摄入190 mg。例如,190 mg阿斯巴甜,相当于一罐无糖汽水的含量。
7种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和塔格糖。
平均8年的随访发现,摄入人工甜味剂与认识加速下降有关,与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摄入量最高的人,整体认知衰退速度加快62%,相当于衰老了约1.6年,语言流畅性衰退速度加快173%,记忆力衰退速度加快32%。
对于中等摄入量的人,与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整体认知衰退速度加快35%,相当于衰老了约1.3年。
总人工甜味剂摄入与认知衰退关联(图:论文截图)
对不同年龄段分析发现,这一关联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尤为显著,60岁以上的人则未发现任何关联。
从不同人工甜味剂来看,除了塔格糖,其余6种人工甜味剂均与认知加速衰退显著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提醒人们,长期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加速大脑衰老,对认知功能造成长期伤害,尤其是在中年人群中,选择天然甜味剂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总之,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人造甜味剂可能对认知功能造成长期伤害,尤其是中年人群,在选择甜味剂时,应谨慎考虑其潜在长期风险。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14023
助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科技创新转化!
研究设计|课题申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
生信分析|选题指导|写作指导|评审指导
选刊投稿指导|研究项目指导|定制化培训
定制化研究设计|真实世界研究(RWS)实施
联系医诺维
医诺维,一站式科研平台,科研合作请点击公众号菜单“科研合作”。
转载、进群、宣传研究成果、新闻稿、课题组招聘、企业宣传推广等,请扫码添加小编,切记注明来意。
(请注明来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