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一件东西太多,或者是太少,都会失去价值。仔细一想,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都是如此吗?
正如老话说得好:“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在告诉我们,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遵守这一规定。
就好比在生活中,我们对于一个人过度的关心,这样的关心很有可能最后就会变成负担。过度的付出,反而会导致事情失衡……
![]()
这就像是我们做菜的时候放盐、放油一样,放的太多了就会咸和腻。放的太少又会太淡没油水。只有适量才能既不咸、不淡、不油腻,才能够好吃。
是啊,人世间的很多事情都在“多”与“少”之间博弈,有的时候太多,容易成为负担,太少,又难以形成气候。
这就好像是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在饿的时候,吃一口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好吃,可是吃多了就会觉得难受。口渴的时候,喝一杯水的时候觉得甘甜可口,可是一直喝就会喝得难受。
就好像是边际递减效应,说的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体验次数不断增加,其带来的满足感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是降至负数。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感觉最好,越往后面越是平淡。事实也是如此,就好像我们吃火锅一样,隔一段时间吃一次会觉得很好吃,可若是连续吃两次就会觉得食之无味。
![]()
这其实就是人生中“多”和“少”,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简单这样的绝对选择。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在“多”和“少”之间寻找到平衡。
就好像在前面举例饥饿的时候吃下去的第一碗饭,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满足感,此时吃饭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这个时候它的效用价值是最大的。
可是当我们吃完第一碗,再去吃第二碗、第三碗,那种第一碗带来的满足感也就会递进式的消失。这个时候我们继续吃下去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同样的过少也不好,就比如当我们在饥饿的时候只吃了一小口饭,我们就会陷入到对吃饱饭的极大渴望。
这就好像在我们人生中,有的人因为小的时候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长大之后就会过度的依赖。就比如囤积东西,哪怕自己不需求,因为怕所以不愿舍弃。
![]()
这让我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一个介绍,说的是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它有一个习惯就是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也因此它们总是陷入到焦虑之中。
这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事情过多、过少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更加要明白生活中要学会适度。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经历都在告诉我们这一点,就比如对朋友的关心,适度的关心能够让他人感到温暖。
可是如果过度的关心,就会越界变成干涉别人的选择、侵犯别人的隐私,这样的关心反而让别人觉得“窒息”。而过少也会让别人感觉不到你的付出。
![]()
正如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好:“;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这些其实不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在多和少之间找到平衡。
就好像在《尚书》中有言“允执厥中”,意思就是不偏不倚,坚守中道。是啊,在面对人生中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应该要守住这一点:
既不纵容欲望,也不刻意压制需求。既不过度严苛,也不纵容懈怠。拒绝极端,不贪多,也不苛少。
文|明浮生
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