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企业管理和办公软件的变革成为行业焦点。钉钉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近期在掌门人无招的带领下,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无招回归后,以“把脚打湿”“做减法”“对业务坦诚”等举措,为钉钉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无招回归后的三把火,以及这些变革对钉钉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 / BEGIN / ————
前段时间,无招深陷凌晨查岗风波,大家都想看看他是个什么状态,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影响,只不过从钉钉发布会无招上场开始,大家估计就会慢慢有所体会:热搜对他没撒影响...
上午场结束后,我找到了钉钉的前同事八卦了几句,同学给我的大概反馈是:最近他们累惨了,尤其是产品经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几个月无招开始各种查产品问题、查组织问题、跟进技术路径问题。
产品侧的“实事求是”
首先是产品问题,无招根本不听产品大佬“信口雌黄”,讲究个“实事求是”,每个功能产品必须说清楚:
是什么公司,什么人,点名到姓的谁,为什么要这个功能,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到底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你的设计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
P8、P9的产品大佬也怕认真啊,他们之前润惯了,哪里有太多深入一线的机会,每次都是各种上传下达,但是说不清楚细节就完犊子了,因为会被骂的很凶。
所有产品经理必须把脚打湿,成了他们产品经理的第一把火。
这么一通折腾,最终的结果就是:过往臃肿的钉钉,开始大做减法,逐渐往AI增肌功能瘦身的方向发展。
资源侧的“长袖善舞”
吃瓜结束,前同事开始反向吃瓜,问了我上午的发布会感受,先是一堆商业互吹后,我提了一个他很关注的点:
我这边学员有很多是技术/AI负责人,他们是企业微信的用户,一直想要转钉钉或者飞书,这次发布会还挺给钉钉拉票的。
于是前同事兴趣来了:真的吗,主要是感觉哪块打到了企微用户呀?
这个问题一下就给我搞不会了,我想了又想,吐了一句:感觉你问题没问对啊!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原因在阻止他们换,现在企微各种落后钉钉/飞书一个版本。
其实不换的原因无非两个:首先企微在营销获客,这块壁垒太大;其次就是负责人没有收益才不愿意去推动公司替换IM,这是破事;
公司级别的工具更换,一般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被说服那么就简单,但技术/AI负责人为什么要去说服他呢,做这种事情费力不讨好...
这里一个点是用户还不够痛,第二个原因依旧是没有足够的利益点就不太会劳师动众去切换,所以需要钉钉做出巨大的让利。
这里可能是钉钉企业版本费用上的让利,也可能需要长袖善舞的无招打通更多阿里集团的资源,比如拿到不错的阿里云福利。
只要有电商福利以及阿里云的低价服务器,那么利益够了,自然大家就愿意换了。
技术路径侧的坦诚
我认为无招是个坦诚的人,因为他说了我一直想而不大敢说的一句话:阿里那批做模型的也不会垂直场景的AI应用!
前两天我在群里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做架构难还是做业务难?
粉丝们众说纷纭,而后一个同时做过架构和业务的大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复杂业务难得多,架构是纯粹的,业务要跟真实世界打交道,需要各种讲究适配!
现在做模型底层架构也是一样,他就是一个输入输出公式。架构面向的是事,业务其实面向的除了事还有人,人比事复杂。
做业务就是做工程架构,基座模型已经很强大了,为什么除了代码ai应用,其他还不行?
而后他现身说法举了个例子:AI架构师是个难度极高的活,我文档写到什么程度,程序员一定就做到什么程度,是一点都不会多做一点;
我在文档上偷个懒,程序员在技术上一定偷个懒,那么产品在最终表现上就一定不如预期。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希望被补位的心态,但一定不好使,这也是为什么AI项目难以在应用层上突破的另一个原因:
AI项目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并且还必须亲力亲为才行,不然多半完犊子。因为AI项目是个对复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硬骨头,一般人根本啃不下来
再回到钉钉要做面向垂直领域的客服机器人问题,数据难以整理,数据工程难以实现等问题,一个都不会少,而就算阿里本身是做模型的,想要把应用层做好,依旧要找到合适的人,这个绕不开的。
只不过这里比较好的点是:你对技术架构越坦诚,最终他的产出会越符合预期,阿里尚且如此,其他公司就不会觉得AI什么都能干了...
至此八卦结束,前同事最后吐槽了一句:无招的工作几乎997,完全没有生活,而我开始有了另一个问题:老板们喜欢无招这种人吗?
老板喜欢无招
毫无疑问,所有的投资人乃至大老板,都会非常喜欢无招这样带头的人,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换个角度:你一个老板天天花天酒地小确幸,难道期待员工自动加班让你买奔驰吗?
对钉钉不熟悉,我们依旧将视野拉到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携程去哪儿大战期间的故事,携程无线部门成立后也面临点兵点将的问题,那么谁该上位呢?
当时携程可有着养老公司的称号哦,后来无线部门的平均工作时长会比其他部门高3小时+...
这里就不得不介绍,我们之前招聘时候会用到的一个YSP模型了:Young Smart Poor,年轻的、聪明的、穷的:
站在用人部门看,YSP以低成本快速上手、学习快敢试错,在不确定中敢打敢拼;同时可塑性强、匹配度易调优,既能即时补位,又能为团队搭建中长期人才梯队,综合 ROI 极高。
给一个企业选老板是同一个逻辑:
这个人一定要极其渴望成功,最好最近几年都有点憋屈,甚至不太成功;
这个人能力一定要强,对于CEO级的人能力要包括行业号召力,也就是影响力要强。
在这两点之上,如果他有个自己的班子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公司在钱上可以做补足。
按照这个逻辑,当时携程无线的几个实际Leader各有特点,但有个点却出奇的一致:渴望成功,非常喜欢带头加班!
我清晰记得有一次,无线部门CTO跑过来给我们Leader说:你们团队老是这么加班也不是个事,让大家没事早点回家吧。
我们Leader头微微抬起:他们自己不走我有什么办法,我们等会还有点事呢,你先走吧...
而CTO走后,我看见Leader的嘴角偷偷的翘了起来,他一定会认为刚刚那个装逼非常成功!
结语
其实所有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陷入臃肿和迟钝的泥淖,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业内是有一套最佳实践的:打造典型。
首先鼓励优秀个人,鼓励所有的员工都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去抱怨,并且将这批优秀的火苗好好呵护起来,让他们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一个实事求是的小团队;
当小团队形成,那么就不要客气了,给他们最苦最难的任务,让他们去做尖兵突袭,让他们逐渐延展边界去负责更多的东西,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形成很多管理方法论、工程化、流程化的解决方案;
当然了,过程中补给一定要跟上,不然就成了白嫖了。
紧接着,不要吝啬团队,不要管他们的感情,将这个钢铁小团队、小部门打散!将这个部门拆了!!
强制让这个小团队中的排头兵去到大团队(公司)其他部门去做关键角色(实际做事的经理或者负责人),并且严格要求必须按照他们那套方法论做事!
这也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如今无招刚回钉钉几个月,我们拭目以待,来看看钉钉后续的表演!
本文来自公众号:叶小钗 作者:叶小钗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面试技巧、商业知识等等等?加入产品经理进化营,跟优秀的产品人一起交流成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