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归队》中,伪军团长肖铁林和抗联战士汤德远之间的故事,简直是一场人性与命运的疯狂博弈。 肖铁林三次伸手救下汤德远,表面上是为了报恩和算计,却没想到,这一步一步最终把他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
肖铁林第一次救汤德远,发生在日寇的劳工营。 当时,日寇正要挑选一批生病的劳工去执行一项可能致命的炸弹安置任务,汤德远恰好被选中。
肖铁林意外发现汤德远也在劳工营中,他立即出手阻止,将汤德远拉到无人角落揍了一顿,看似教训,实则让他躲过了一劫。 事后证明,之前被选中执行此项任务的劳工均有去无回。
肖铁林的第二次相救,计划在日寇的庆功夜进行。 他事先告知汤德远,当晚会有卡车在劳工营门口接应,但明确表示只救汤德远一人,对其他劳工的死活置之不理。 然而,汤德远的计划却是要联合所有劳工一起逃跑,并打算炸掉日寇的石油库制造混乱。
当肖铁林发现汤德远的意图后,他直接打晕了汤德远,独自将他带离了劳工营,而其他劳工在随后日军的扫射中死伤惨重。
汤德远第三次遇险,是在他前往八棵松确认战友生死后的返程途中。 为了救一名受伤的抗联队员,他引开了伪军的视线,自己却被逮捕。 在遭受严刑拷打时,汤德远为自保,报出了肖铁林的名号。 肖铁林接到电话后,最初的反应是冷漠地表示不认识这个人,不想插手。 然而,在同僚郭金山的一番话点醒下,他改变了主意。 郭金山告诉他:“这年头能找个靠得住又知根知底的人不容易。 ”肖铁林意识到,自己这个伪军团长看似风光,实则处境艰难,在日本人手下并不受真正信任,部下也多被日寇杀害,几乎成了光杆司令,急需培养自己的势力。
于是,肖铁林给看守汤德远的徐老四回了电话,承认汤德远是自己的亲戚,但特意嘱咐“教训教训他,别往死里打”。 他的目的是通过让汤德远吃苦头,挫其锐气,让他珍惜被救的机会,将来能死心塌地为自己所用。 他甚至设想,若日后形势逆转,汤德远或许能念在这几次相救的份上,也救他一命。
汤德远在狱中承受了巨大的肉体折磨和精神压力,酷刑几乎摧毁了他的意志,他甚至一度对抗联的前途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但他也逐渐察觉到异常,伪军对他用刑却不下死手,他试探性地询问原因,只得到含糊的“不知道”作为回答。 这让他开始怀疑,这一切可能是肖铁林在背后指使,目的是逼他就范。
于是,汤德远决定将计就计,等待肖铁林自己露出马脚。 当肖铁林带着棉被来到牢房,训斥手下,扮演“救命恩人”的角色时,汤德远顺势说出了那句“谢谢哥”。 然而,这声感谢背后,汤德远想的可能并非真正的投诚,而是潜伏。 他骨子里的热血和对日寇的恨意从未熄灭,他很可能打算利用肖铁林这条线,潜伏下来,等待与抗联战友重新取得联系的机会。
肖铁林对汤德远的真实想法似乎并无察觉。 他还对汤德远说过:“你爹生病了,我给他找郎中。 你生病了,我给你找郎中。 哪天我生病了,你可别给我牵匹狼来。 ”他潜意识里害怕汤德远带来的“狼”(指抗联),却没想到,自己一次次“救”回来的,可能正是这匹“狼”。
肖铁林之所以甘冒风险救汤德远,其动机非常复杂。 第一次相救,或许还念着小时候的情分和汤父的救命之恩,汤德远的父亲曾舍弃自己的儿子,从冰窟窿里先救出了肖铁林。 但到第二次、第三次,他的个人算计就越来越明显了。
他身为伪军搏虎团团长,这个名号听起来威风,实则只是个为看管劳工营的鬼子送补给的“后勤队”。 他时常要对日寇点头哈腰、送礼讨好,只为换一时安稳。
他甚至亲眼目睹日寇杀害了自己手下大半的兄弟,包括跟了他三年的副官,这让他深感自身难保,急需可信的帮手。
《归队》这部剧并没有简单地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 肖铁林不是天生的汉奸,他加入伪军有其无奈,最初可能只是为了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和家人。 汤德远也不是完美的英雄,他会恐惧、会动摇、会愧疚,但在挣扎后最终选择了信仰和归队。 肖铁林三次相救汤德远,最初有报恩,中间有算计,最后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会把自己推向一个无法回头的境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