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绍兴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市如何提振消费给出了更具体的政策。
绍兴市为支持餐饮消费,将对在酒店举办宴席(桌数5桌及以上且消费满10000元)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按照酒店销售发票含税金额分档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
绍兴市为包含刺激餐饮在内的15项政策,新增了1.78亿资金,至少可以读出一个信息,资金很大,可以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很多人认为这则消息不仅利好餐饮人,也对酒业有积极影响。
这直接降低了市民举办宴会的成本,能有效吸引更多宴会消费落地酒店,直接利好餐饮企业和与之配套的酒水行业。
“禁酒令”的出台,给白酒行业,特别是高端白酒带来了巨大冲击。
在“最严禁酒令”之后,如果请客吃饭的人少了70%,那喝酒的人就少了80%。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国四五星级酒店的婚宴订单同比下降了42%,遭受较大冲击。
逼得郑州、杭州、成都、济南、重庆等地的五星级酒店,放下身段,摆摊求生。
于是我很自然联想到,绍兴市“办宴席最高补5000元”新政,和之前的“禁酒令”,看起来确实有点“一边收紧一边鼓励”的意思。
你看,举办5桌以上宴席,既要吃菜,自然也要喝酒。
在我的意识中,宴席=酒宴,无酒不成宴,主人必定会准备美酒佳肴招待客人,这可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
但前段时间我同样根据各地一些类似放开的政策,联想与论证写了一篇《下班喝酒自由,“新·禁酒令”快结束了?》,观察到黑龙江、云南等地允许下班后喝酒、周末喝酒、不再早晚测酒精等现象。
评论区却告诉我了更多细节,特别是江苏IP的网友说,“我自己亲哥来我这儿培训,别说喝酒都不准外出吃饭,真搞不明白。”“没有松动的迹象。”“反而更严了,要提前汇报。”“下班前还强调了禁酒令。”等。
理性地看,酒店办宴席给奖励和禁酒令,其实是针对不同场景、不同对象的政策调整,并不直接意味着“禁酒令的篱笆”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为什么要鼓励到酒店办宴席?
五星级摆摊长期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降低了自己的高端形象,也在降温打击,挤压周边餐馆的生存空间。
任何一个市长,都不可能只管小店的生存,而忽视规范经营且提供庞大税源的星级酒店。
绍兴的宴席补贴政策,主要面向的是个人和家庭在酒店举办的各类宴席,比如婚宴、寿宴等,甚至也可能包括企业的宴请。
这属于正常的私人消费范畴,只要没有公务员在桌,和以前一样,该喝就喝。
我现在有个疑问,请客的对象中,哪怕是亲戚、同学还是朋友,如果有一位是公务员,菜品和酒品该如何安排?还是公务员也不敢出席?
而其实在地级市或者区县,一次宴请很容易涉及到公务员。所以“公私分明”、精准施策,应该是绍兴市在制定细则时会遇到的麻烦。
接下来将是最后一个小思考,往积极的方向去想。
明面上看,即便宴席补贴政策更侧重于整体餐饮消费的提振,而非特定鼓励酒类消费。但实际上,某种程度上一定能为宴席用酒带来刺激。
禁酒令的篱笆依然牢固,但是酒业也看到了一丝希望,在酒宴中“分一杯羹”“喝一口汤”的机会总是有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