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两千年前的罗马皇帝能比《新三国》里的诸葛亮还会整活?
人家诸葛亮顶多在火攻时说句 "好火啊" 被吐槽没情商。
尼禄皇帝直接在国都烧得火光冲天时,抱着七弦琴站在宫殿顶上,深情演唱 "特洛伊毁灭之歌"。
这操作别说罗马百姓看懵了,搁现在能直接冲上全球热搜第一,配文 。
但要是以为这位皇帝只是个疯批,那可就错了。
他早年可是罗马版 "模范青年",甚至有过一段被后世称为"尼禄的五年"的贤明统治,堪比咱们中国的文景之治。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史上最矛盾皇帝的荒诞人生,看看他到底是天生暴君,还是被历史黑惨了的背锅侠。
公元 37 年出生的他,爹是罗马将军格涅乌斯・多密提乌斯・阿赫诺巴尔布斯,妈是野心勃勃的阿格里皮娜,刚出生就被预言会当国王但杀妈。
这预言跟开了上帝视角似的,后来全中了。
更惨的是,他2岁那年老妈被流放,3岁又没了爹,家产还被没收,只能跟着脾气暴躁的姑母列皮达长大,妥妥的寄人篱下留守儿童,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但转机往往出现在狗血剧情里。
他老妈阿格里皮娜也是个狠角色,居然改嫁了当时的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硬是把13岁的尼禄推上了"太子"之位。
![]()
毕竟罗马当时流行养子继承制,有了皇帝养子的身份,尼禄才算真正踏入权力圈。
这时候的尼禄完全是"优质偶像"人设:口才好到能靠演讲圈粉,还亲自下基层犒劳士兵,比现在只会念稿的流量明星敬业多了。
公元54年,克劳狄乌斯突然没了,史料说是 "吃毒蘑菇去世",也有说法是被阿格里皮娜毒杀的。
不管真相咋样,阿格里皮娜反应超快,立刻秘不发丧,让尼禄赶紧去近卫军军营演讲拉支持
,最后顺利击败克劳狄乌斯的亲儿子布列塔尼库斯,16 岁就当上了皇帝,开局简直是爽文男主配置。
更让人意外的是,尼禄执政前五年居然是"明君模板"。
那时候他没经验,布列塔尼库斯还有不少追随者,
所以干脆把权力交给三个人:老妈阿格里皮娜(主打倡导罗马传统道德)、近卫军将军布鲁斯(懂军事)、哲学家老师塞内加(有文化懂政务)。
![]()
这三人组配合得还挺好,把罗马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丰衣足食,后来的"五贤帝"之一图拉真都夸"这五年没哪个皇帝能比"。
但好景不长,等布列塔尼库斯一死,尼禄开始飘了。
他嫌老妈管太多,公元59年直接派人杀了亲妈,当年的预言果然没骗人。
到了公元62年,布鲁斯病死、塞内加退休,没了束缚的尼禄彻底放飞自我,还仿照希腊方式搞了个"尼禄尼亚竞赛",又是音乐又是戏剧,自己还粉墨登场表演,朝着疯批暴君一路狂奔。
![]()
公元64年7月18日,罗马城的灾难日来了。
这场大火从竞技场附近的商店街开始烧,赶上大风天,一烧就停不下来,有说烧到28日才灭的。
最后罗马14个区里,3个被烧得片甲不留,7个遭了殃,几千人没了命,20多万人无家可归。
这场景,跟当年蜀汉夷陵之战被烧得大败比起来,惨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放在古代,这相当于今天纽约被烧了三分之二,灾情恐怖到极点。
![]()
但比火灾更离谱的是皇帝的反应。
根据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记载,他当时 9 岁,就在罗马城亲历了这场灾难,
尼禄一开始根本不在城里,正住在安提乌姆的宫殿里潇洒,直到大火快烧到他在帕拉提努斯山和麦凯纳斯花园的房子,才赶紧回首都组织救灾。
平心而论,他救灾也做了点实事:设了救灾点,开放自己的花园给灾民住,还发物资。
可转头就整了个大活,大火蔓延最凶的时候,
他穿得跟戏剧演员似的,要么站在舞台上,要么站在皇宫屋顶,抱着七弦琴弹唱,
还吟诵特洛伊灭亡的诗篇,把自家首都的灾难当背景音乐。
这操作别说罗马人炸锅,换哪个国家都得骂声一片,齐世荣的《世界史》都专门记了这事儿,算是把他的荒诞钉在了历史上。
![]()
关于火灾起因,至今还是罗生门。
塔西佗觉得可能是意外,但民间传言更带劲:说尼禄嫌老城区房子又丑又挤,妨碍他扩建皇宫,故意让人放的火,
结果风太大没控制住,才烧得一发不可收拾。
![]()
另一个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也在记载里提过,有人看到尼禄的侍从拿着火把到处点火,大臣们都不敢管。
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言,没有实锤,
还有更离谱的说法说他想亲眼看看特洛伊失陷时的大火,才故意放火,这就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似的,没什么证据支撑。
更讽刺的是,火灾后尼禄一边救灾,一边在废墟上建 "黄金宫"。
宫殿用黄金宝石装饰,还挖了个人工湖,简直是灾后重建版凡尔赛宫。
百姓刚从火灾里喘口气,就看见皇帝忙着给自己盖豪宅,民怨能不沸腾吗?
![]()
尼禄的悲剧,本质上是艺术家性格 撞上了政治家身份"的灾难。
他痴迷艺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办"尼禄尼亚竞赛"不算,还经常自己上场,又是唱歌又是演戏,活脱脱古代"跨界艺人"。
但在罗马元老院眼里,皇帝当众表演就是 丢贵族的脸,跟现在英国国王去跳街舞差不多离谱,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
更要命的是,他还得罪了最不能得罪的——军队。
![]()
罗马皇帝的权力根本上靠军队撑着,尤其是近卫军,当年他能登基全靠人家支持。
可后来因为财政危机,他没法满足地方军团的需求,还老搞艺术活动忽视军务,军队的不满越来越重。
公元65年,大臣披索策划刺杀他,居然有不少近卫军参与,虽然最后没成功,但参与的人都被尼禄清算,裂痕已经摆到了台面上。
这一年,他还干了件更狠的事——杀了自己的妻子波培娅,彻底坐实了暴君名声。
到了公元 68 年,西班牙、高卢等地纷纷叛乱,尼禄想调兵镇压,结果地方军团根本不听指挥,连最亲近的日耳曼卫队都倒戈了。
这位曾经的"国民爱豆",最后身边只剩十几个释放奴和卫兵,走投无路下自杀了,朱利亚・克劳狄王朝也跟着灭亡。
![]()
值得一提的是,尼禄死后还出现了"灵异事件"。
罗马街头居然有人冒充他造反,而且还有不少百姓支持。
后来考古学家在罗马城发现,尼禄的名字是城墙上最常见的涂鸦,比其他皇帝都多。
这说明他在普通民众里的口碑,可能没史书里写的那么差。
毕竟元老院的史官都是贵族,肯定要抹黑推翻他们的皇帝,就像现在流量明星的黑粉写 "黑料" 一样,水分多少得打个问号。
![]()
说起尼禄,还有个流传最广的黑料——迫害基督徒。
很多人都以为他是第一个镇压基督教的皇帝,甚至说他把基督徒绑在十字架上烧,当路灯用。
![]()
但翻遍史料会发现,这事儿可能掺了不少水分。
其实尼禄早期对基督教挺宽容的。
他本身还兼任"大祭司",负责监督臣民的宗教信仰,但在他统治前期,基督徒可以自由传教,
只有当他们和犹太教徒闹矛盾时,帝国才会出面干预,那时候基督徒受的迫害主要来自犹太教。
真正的转折点还是罗马大火,当时谣言说火是基督徒放的,民众不满情绪爆棚,尼禄为了转移矛盾,确实抓了一批基督徒,
![]()
塔西佗的《编年史》里也提过"大火或许和基督徒有关"的说法。
但要说他大规模残酷迫害,证据其实不足,更没有可靠证据证明圣彼得、圣保罗是被他杀的,这俩使徒的死因至今都是谜。
为什么尼禄会被钉在 迫害基督徒的耻辱柱上?
![]()
主要是后来基督教成了罗马国教,早期教会需要塑造"殉道者"形象,而尼禄的坏名声正好适合当反派。
就像电影里需要明确的坏人,尼禄不幸成了基督教历史叙事里的最佳反派,这黑锅一背就是两千年。
尼禄的一生,就像一场荒诞的悲剧。
他有过贤明统治的机会,却因为权力的腐蚀和艺术家的任性,一步步走向毁灭。
他放火烧城后的吟诗表演,成了史上最著名的"迷惑行为"。
![]()
他对艺术的狂热,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证据;甚至连他死后的口碑,都被元老院和教会反复修改。
但如果抛开"暴君"的标签,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复杂的人:
他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也是少年得志的皇帝;他既做过利民的好事,也犯下过不可饶恕的罪行;
他被贵族鄙视,却可能在平民中拥有不少支持者。
就像现在的公众人物,一旦人设崩塌,过往的优点会被无限缩小,缺点则被无限放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