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近年来在高铁建设领域持续发力,构建起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现代化铁路网络。截至2025年,广东高铁运营里程已达3016公里,位居全国前列。从京广高铁纵贯南北,到贵广、南广高铁联通西南,再到广湛、深江等在建项目加速推进,广东正以年均新增高铁里程超200公里的速度,重塑区域发展格局。随着这一交通网络的完善,不仅让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的辐射力显著增强,更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深度融入大湾区 “1小时生活圈”。
虽然如此,广东在高铁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例如,当大湾区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客流年均增长10%以上,既有广珠城际运力已趋饱和;而澳门与内地更是缺少一条直连北上的高铁“大动脉”。为此,广珠(澳)高铁被提出规划建设。
根据资料可知,这条全长约19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北起广州北站,途经白云机场、鱼珠、南沙、中山、珠海鹤洲,终至横琴口岸与澳门轻轨实现无缝换乘。被定位为京港澳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填补珠江西岸无时速350公里干线高铁的空白,实现广州北站至横琴口岸45分钟直达、横琴至白云机场30分钟通达的目标,彻底打破西岸城市的交通瓶颈。
按照规划,广珠(澳)高铁采用分段建设模式,目前呈现“南段先行、北段提速”的态势。其中珠海鹤洲至横琴段作为先行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评审,计划2025年启动建设。这段21.5公里的线路投资126亿元,将重点打造横琴高铁站枢纽,通过“站城一体化”设计,实现高铁与澳门轻轨、城市轨道的立体换乘,并同步规划海关查验、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
而广州北至鹤洲段则同步推进前期工作。该段线路全长约168公里,设6座车站,其中白云机场站、南沙站等关键节点已纳入广河高铁、深江铁路等项目同步建设。跨洪奇沥水道四线公铁大桥作为控制性工程,已在深江铁路中启动施工,未来将实现高铁与高速公路的双层通行。尽管北段因客流量预测与深江铁路竞争等因素面临暂缓争议,但白云机场T3枢纽15亿元的前期投入,以及中山南站等站点的预留设计,仍为未来建设埋下伏笔。
广珠(澳)高铁的建设意义已经远超交通范畴,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撬动作用正逐步显现。在经济层面,线路串联起广州、中山、珠海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覆盖GDP总量超5.3万亿元的四大城市,形成“广州研发+中山配套+珠海转化”的产业链闭环。据预测,高铁开通后远期年客运量将突破3000万人次,带动沿线TOD开发新增产值超千亿元,横琴口岸日均通关量预计提升40%,琴澳跨境就业人数增长25%。
对于澳门而言,这条高铁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横琴高铁站距离横琴口岸仅2公里,通过“高铁+轻轨”换乘模式,澳门居民可实现“1小时直达广州、3小时通达武汉”的出行便利,首次深度融入国家高铁网络。这不仅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新动能,更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琴澳一体化”示范标杆。
目前,广珠(澳)高铁已被纳入广东省级重点工程,未来三年将获得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支持。可以预见,这条“黄金走廊”的建成通车,将不仅是大湾区基础设施的重大突破,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中国城市群建设提供“广东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