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室里有一个年轻女同事,在网上购物,有一天我看到收到的货物是鲜面饼,我有点惊讶,说这种鲜面饼你也在网上买啊?同事也很奇怪,问我有问题吗?我说你平时不做饭吧,你问大姐有什么问题,大姐会做饭。
办公室里有一位大姐,人挺好的,我们都喜欢她。大姐听到我让年轻同事问她,不等同事问,大姐离开座位走了。后来大姐对于这件事情批评我说:你如果给年轻人讲通了道理,她天天围着厨房做饭,做面饼揉面累得一身汗的时候,是怨恨你还是怨恨我。
我想也是,揉面做馒头等这活我干过,不是轻松的事情,年轻人做不了这些事情了,也没有做这些事情的意愿,谁把他们引导到那种又苦又累的事情里,年轻人肯定会怨恨谁。
今天说的这个事情,是说年轻人不做饭不揉面做饼或者蒸馒头,就不知道鲜面的特性,他们意识不到鲜面为什么能存放好几天而仍然是美食,要不然,大家到超市里,肯定能看到半年前包好的散装水饺在凉柜里等着大家买。
![]()
当妈妈的不愿意下厨房做饭了,女人也不用做衣服缝针线了,那么我们传统的七夕节,也叫“乞巧节”,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我们在中学时里学的课文,回忆母亲说,母亲好劳动,称赞母亲说“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估计以后不用写这样的文章来赞扬母亲了。
传说古代女子要在七夕节这一天,向人家学习女红,当然是包括洗衣做饭这一类的事情,还有记载说这一天有的地方还举行女孩子做针线活的比赛,比如看看谁穿针引线动作快。现在社会变了,没有人知道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估计也没有人用“心灵手巧”这个词来夸赞女孩子。
工业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不用像八十年代那样为又黄又酸的馒头皱眉头,我们从来没担心吃的大米是新米还是陈米,300多元一只的炒鸡挣不到我们的钱,我们用不到十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吃一顿美味不塞牙缝的炒鸡。
七夕节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失去了意义,但七夕节并没有消失,2月14日是西方人的情人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是谁人把中国农历的七月七日改成“中国人的情人节”,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应该在这个时候很得意偷着笑,得意他的伟大创举。
![]()
当“乞巧节”就成“情人节”,在这一天,人们的活动就与传统不一样了,不管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想在这一天过一下中国的情人节,据说学校周围的小旅馆人满为患,大街上公园里总能在这一天看到一对一对的暧昧男女,七夕节差不多变成了“约炮节”,有人说这一天在垃圾桶里捡到一束好看的花,发现花里有金戒指,不知道这束花发生了什么故事。
中国的传统节日变味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到农历七月七的这一天,孩子们关心的是下不下雨,早上能不能看到小燕子,晚上特意看一下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是不是碰到一起了。现在变得没有那么多事了,很多人就是想这一天和哪个异性有点事情。
关于七夕的美好故事,好像也没有人知道怎么讲了。有一个年轻小伙发愁没有对象,我给他开玩笑说,等七夕节那一天看看河边有洗澡的美女,你把她衣服偷走就有爱情了,这个玩笑把年轻小伙开得一头雾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