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著名的军事将领蒙哥马利曾经说过,中国军队永远不会被击败,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战略军事家,他提出的六大军事原则,让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
毛主席军事原则第一条:武器装备与战斗精神
现如今,世界各国在武器装备上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以五常为首的军事阵营武器装备越发先进,而其他国家则还停留在二战之前的武器装备中。
也正是因此,各国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十分重视,甚至认为只要掌握了更先进的武器,那获胜将不可阻挡。
![]()
但毛主席则认为,武器装备只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在战斗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永远都是战士。
这一点也在朝鲜战场中被我军证实,当时的中美两方在国力上有云泥之别,这也直接决定了双方士兵的武器装备以及后勤补给。
但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之下,我军依然凭借着士兵们悍不畏死的一次次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军。
![]()
一次次的胜利都像是一柄柄利刃,一点点戳穿了美军不败的神话,也让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一支装备着简陋武器,吃着可怜兮兮的炒粉的部队也能如此强悍。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苦,不怕死,这才将美军痛击。
即便如今的科技不断进步,各国都研发配备了各种高精尖武器,但决定战场走向的依然是使用这些武器的人。
而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就洞悉并总结了这条军事原则。
毛主席军事原则第二条:农村包围城市
这条军事原则最为人所熟知,更具体点说,是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农村,最后再取大城市。
这条军事准则在数十年时间里指导着中国军队,从最早的革命开始,再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以及之后的解放战争。
![]()
在这条军事准则的指导下,我军连战连捷,在弱小时进行战略防御,与敌人僵持,避开敌人主力,不断蚕食敌人的小股部队来达到削弱敌人实力的目的。
之所以要在弱小时避开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地缘狭小,敌人又驻守了大批兵力,反观小城市是敌人势力难以渗透的点,广阔的地缘更适合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新生的工农红军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毛主席军事原则第三条: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这条军事原则与农村包围城市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在红军革命期间,这条军事原则拯救了无数工农红军的性命。
当时红军的实力只相当于国民党的一个小头目,两者有着云泥之别。
但就是在这条军事原则的指挥下,红军不仅能够击退国民党军,还能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获得人员和物资上的补给,伺机壮大自己的力量。
在执行时,红军总是利用类似于游击战的战术不断消磨敌人的耐心,再一点点蚕食敌人中分散的小股部队,最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敌军大部队。
在解放战争时的正太战役中,国民党集结了7个团的兵力进攻我解放军重镇,意图逼迫我军主力进行决战。
但当时我军力量相对薄弱,如果刚正面极有可能失败。因此选择避战,转而攻取了敌人控制下的正定,而敌人的大军仅仅获得了一座空城。
在这一战役中,我军真切落实了毛主席的军事原则,一举取得了正太战役的胜利,并扭转了华北战势。
![]()
毛主席军事原则第四条:关照全局,抓住重点
这条原则的要点就在于找到一场战役或战略的核心。
在解放战争期间的锦州战役中,毛主席通过对战据的分析,敏锐挖掘出锦州才是辽沈战役的核心地点。
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的交界处,控制着两地最重要的陆上交通。如果控制了锦州,就相当于切断了东北和华北的交通。
也就是说打赢一场锦州战役,相当于打赢七八场其他战役,是重点中的重点。
而当时的国民党军并未认识到锦州的重要性,直到锦州战役打响才开始增援,但为时已晚。
拿下锦州的解放军不仅阻止了华北增援部队,还切断了东北国军的南逃路线。
之后的辽沈战役就如同关门打狗,整个华北军都在缺少援助、补给和援军的情况下士气低落,最终惨败。
![]()
毛主席军事原则第五条: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运动战是我军最引以为傲的战斗方式,它不仅改变了对日作战格局,还彻底化被动为主动,让日军防不胜防。
运动战的关键就在于部队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寻求战斗的,没有固定的城池、阵地或是根据地。
运动战将原本固化的部队解放出来,成为无处不在的幽灵,嫩关在任何时间出现在任何地点,给敌人致命一击。而日军一旦离开城池或碉堡,就将成为我军的战功。
这种打法让日军务比头疼,尤其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日军轻易不敢离开碉堡,深怕在野外碰上我军。
而在朝鲜战场上美军也被我军的运动战给深深震撼,就连美军上将李奇微都认为这种打法真是太可怕了,经常出现志愿军莫名其妙就出现在美军部队大后方的情况,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甚至在美军围困了志愿军的情况下也会被完美反包围或是被端掉了大后方。
![]()
毛主席军事原则第六条:以击败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卫和夺去城市为主要目标
这条军事原则与第二第三条遥相呼应,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抛弃了一切非必要的条件。
在延安革命时期,我军曾选择过固守延安而引发了一连串的败战。
当时我军实力相对弱小,国民党军人数惊人,装备优良。但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战士们对其有着特殊的情况,轻易不想放弃。但结局就是我军惨败,不得不进行长征来改变战局。
而毛主席就曾提出,打仗不应该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之后的战斗中,我军不论是在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甚至是朝鲜战争中都坚定信守这一原则,绝不在城池、阵地上过度计较,打不过时就进行战略转移。
但当敌人的有生力量露出破绽,我军就会集结一切优势兵力,能全歼绝不放过。
在战功的计算上,我军也不将拿下哪座城市、阵地视作重点,反而是以消灭了多少敌人来记功。
这是因为任何的战斗都需要人来执行,消灭敌人的方式就是物理超度,只要敌人没了,那敌人的阵地、武器、补给就都是我们的。
以上就是毛主席的6大军事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帮助我国实现了独立,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完整,在往后的日子里更将指导我军前进的方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