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D-阿洛酮糖获批!看上游产业的蓝海

0
分享至

文|食安时代

健康饮食理念推动代糖行业持续扩容,近期D-阿洛酮糖获批成为新食品原料,国内上游原料发展备受关注。

D-阿洛酮糖全球产能集中于美日韩、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国内企业也纷纷布局,但国内代糖市场赤藓糖醇、安赛蜜等竞争激烈,D-阿洛酮糖虽然有优势却面临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未来是否可以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影响代糖行业现有格局还有待市场验证。

越来越多代糖被允许应用

2025年6月26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了对D-阿洛酮糖的审批,并在7月2日正式"官宣"其为新一批新食品原料,这一举措为国内代糖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国内允许应用的代糖主要涵盖糖醇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三大类,糖醇类中的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在口香糖、饮料、糖果中常见;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凭借健康属性受青睐;人工合成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以高甜度、低成本优势广泛用于各类加工食品,满足不同产品的甜味需求。

在国外许多代糖被允许应用的时间较早,例如阿斯巴甜早在1974年就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作甜味剂以及多种食品的添加剂,1994年欧洲也批准了阿斯巴甜可以作为蔗糖替代物添加到食品中;1997年赤藓糖醇获得美国FDA安全食品配料GRA认证,1999年被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批准作为专用食品甜味剂。

随着越来越多代糖获批应用食品行业也将迎来新发展契机,当下有不少食品企业调整产品配方,在追求美味的同时满足大众对低糖的需求,从饮料市场不断推出"0糖"新品到烘焙行业的低糖糕点,代糖身影无处不在。这种广泛应用也是顺应消费需求的体现,不过企业在产品中使用代糖也需要在安全与美味之前找到平衡点。

行业格局初现,前五大企业合计占比约70%

在D-阿洛酮糖领域全球产能分布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主要集中于美日韩三国,其中Samyang韩、CJ韩、Ingredion美、Cargill美、Matsutani日五大企业表现突出,产能合计占比达到了70%,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国内也有不少企业也在积极布局D-阿洛酮糖生产,某企业在D-阿洛酮糖相关领域已有实际产能落地,其新建的1.5万吨结晶糖产线作为D-阿洛酮糖生产的原料供应环节,于2024年5月进入正常生产阶段。此外企业计划在泰国建设的新食品原料智慧工厂项目,按时间规划将在今年年中至三季度启动建设,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形成1.2万吨晶体D-阿洛酮糖与7000吨液体D-阿洛酮糖的年产能。

另一企业是国内较早涉足D-阿洛酮糖领域的企业,在该产品的研发上已积累近十年经验,目前已形成晶体与液体两类D-阿洛酮糖的生产能力,相关工艺技术趋于成熟。2024年公司完成D-阿洛酮糖技术改造项目并投入运行,年产能超5000吨,2025年3月又启动了二期扩产计划,目标是形成年产2万吨的产能规模。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全球D-阿洛酮糖市场产能分布有着独特格局,美日韩的头部企业凭借高占比产能持续把控市场关键环节,国内比如三元生物、保龄宝、百龙创园等企业也积极布局扩产,不断提升产能与技术水平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美日韩头部企业与积极布局的国内企业共同构成了市场的主要力量,不管是占据较大份额的国际企业还是正在发展的国内企业,都在技术创新、产能扩充等方面持续发力。

多领域适用,渗透食品、医药与膳食补充

D-阿洛酮糖作为一种低热量的新型功能性稀有糖在多个领域都有实用价值,正常状态下阿洛酮糖呈现白色粉末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这一新食品原料本身优良性能为其应用提供了一些优势,例如在食品、医药制剂和膳食补充剂等场景中都可以广泛应用。

在碳酸饮料的制作中D-阿洛酮糖的加入能发挥多重作用,它不仅可以改善饮料的整体味道、减轻可能存在的涩感让口感更为适口,还能提高碳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有助于保持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压力。

D-阿洛酮糖加入含有蛋清的蛋糕等烘焙产品中,相比添加果糖、山梨糖等成分能优化蛋白霜的理化性质,使产品在体积、断裂应力、气泡、纹理等方面表现更好,此外它还能发生美拉德反应赋予食品独特焦糖风味和色泽。

在食品、医药制剂和膳食补充剂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样广阔,D-阿洛酮糖加入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并尝试使用阿洛酮糖并推动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但其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成本较高、市场认知度不足等挑战,未来能走多远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市场接受度的拓展以及成本控制的成效。


天然含量低,依靠微生物发酵或酶转化

在自然界中,D-阿洛酮糖仅少量存在于无花果、甘蔗等少数植物中,因天然含量低难以像蔗糖那样从植物中直接提取,目前主要依靠微生物发酵法与酶转化法生产,通过技术手段高效制备该物质,为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稳定来源。

不同技术在原料和工艺上存在差异,微生物发酵法以葡萄糖或蔗糖为原料,通过大肠杆菌AS10的发酵作用完成转化,发酵后的产物需经过提纯去除杂质再经结晶形成固体颗粒,通过干燥处理得到成品。

酶转化法的原料为果糖,经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催化转化,然后通过脱色、分离、提纯、结晶、干燥等步骤获得D-阿洛酮糖。

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微生物发酵法的原料来源广泛葡萄糖和蔗糖都很容易获取,相比传统双酶异构法简化了流程、提高了产品口感和稳定性。酶转化法核心在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高效利用,在温和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反应,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

微生物发酵法与酶转化法作为D-阿洛酮糖的主要生产方式,分别凭借原料优势与反应特异性,共同支撑D-阿洛酮糖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卡脖子?国内生产存在一定壁垒

D-阿洛酮糖在国内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壁垒,主要体现在酶制剂性能和结晶工艺两大环节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阿洛酮糖通常采用酶法生产,其中"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乎生产效率与产品转化率,工业生产中它需要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各类温度环境,防止快速失活;同时还需要拥有高酶活加快反应速率,提高D-果糖向D-阿洛酮糖的转化率,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但目前来看,研发出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优质酶制剂对国内企业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

除了酶制剂技术,D-阿洛酮糖的高效结晶技术同样是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高品质的结晶能产出高纯度的D-阿洛酮糖产品,据笔者查询,由于其水溶性强结晶难度就比较大,传统的水系结晶技术通过调节温度和溶解度或者蒸发水分等方式结晶,存在结晶速率难控制的问题,导致产品颗粒大小不均匀、容易成块并且蒸发效率低、收率也不理想。

技术瓶颈是国内D-阿洛酮糖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难题,把精力集中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是行业眼下该做的事,工艺方面拿出真东西才可能降低国内D-阿洛酮糖的生产成本、提高品质,让产业真正走向成熟和自主。

生产企业抢占获批先机

上文提到的国内较早投身阿洛酮糖项目的企业将近10年来持续深耕,技术工艺也较为成熟,拥有长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也是该企业的重要阵地,在全球市场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与品牌知名度。

一些原本在其他食品添加剂领域发展的企业可能在看到阿洛酮糖市场潜力后试图转型进入,但由于缺少前期技术研发沉淀,可能会在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上难以与老牌企业竞争;在客户资源方面,老企业凭借多年合作与下游一些食品饮料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新企业想要在短期内获得客户信任并建立合作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去进行市场推广。

D-阿洛酮糖在国内被归为新食品原料,生产受到严格监管,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大量的安全性评估等工作,提交详细的资料经过严格审批后才能生产,从细胞实验到动物实验、人群实验,实验数据详细完整、论证充分才能得到获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审批延迟甚至不通过。

某企业在获取D-阿洛酮糖生产许可的道路上历经坎坷,从提交申请到获批耗时四年,克服三次延期与三次补正的挑战,品牌表示是企业研发团队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不断攻克技术难关,获得生产许可。

据有关数据,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0.3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26%,随着需求增大和各国获批进程加快,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45亿美元。

D-阿洛酮糖市场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越来越多企业看到了其中商机纷纷布局,一些早期布局企业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新企业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未来行业内的竞争也将会很激烈,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将会展开角逐。

主流代糖赤藓糖醇、安赛蜜等竞争激烈

随着代糖市场不断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目前来看赤藓糖醇是应用较多的一类天然甜味剂,这种物质在蘑菇、甜瓜、葡萄等植物中存在,风味更接近蔗糖,由于人体的酶系统无法分解赤藓糖醇所以它不会进入糖代谢过程,也不会使血糖升高。

甜菊糖苷是从甜叶菊中提取的一类甜味物质,其甜度高于蔗糖但热量却低得多,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酸奶、调味品等食品中。

人工合成甜味剂主要以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原料为主,由于成本较低也是市场上相对主流的存在,其中安赛蜜在人体内不会被代谢也不会堆积,会以原本形态排出体外;三氯蔗糖是一种高倍甜味剂,具有无热量、甜味纯正、安全度高的特点,其口感十分接近蔗糖。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出鼓励相关生产经营者使用天然甜味剂取代蔗糖,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国内消费群体对这一趋势也尤为关注,44%的国内消费群体表示较为注意控糖控脂,这一比例高于全球整体水平。

在此背景下,作为新晋登场的代糖产品D-阿洛酮糖有重现2021年赤藓糖醇火热的潜力,其在上游环节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备低热量、低GI值、口感好、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有望在饮料、烘焙、糖果领域实现差异化突破,随着技术进步上游原料供应、提取工艺优化有望降低成本、扩大产能,如果能抓住市场需求也可能会影响行业格局。

代糖市场的竞争本质其实是产品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较量,赤藓糖醇等现有代糖各凭所长占据份额,而D-阿洛酮糖凭借天然属性与上游潜力为行业带来新的可能,未来无论格局如何变化,满足健康、口感与实用性的代糖才可能在市场中赢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行业思考:D-阿洛酮糖在国内获批后代糖市场有了新发展机会,当下全球生产主要集中在美日韩,但国内企业也在积极跟进生产,不过国内技术还有一些难点,市场上其他代糖竞争也较为激烈。如果以后技术方面能有突破,市场慢慢成熟起来,D-阿洛酮糖在国内也将能有不小的发展并在代糖市场占据重要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远离身材“审判”!央媒新闻报道,揭开全红婵“发胖”后真实处境

远离身材“审判”!央媒新闻报道,揭开全红婵“发胖”后真实处境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8 14:50:28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2%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2%

界面新闻
2025-09-18 14:45:24
苏东爆粗:NXP!总说一致对外 其实亚冠队真正想要什么非常清楚了

苏东爆粗:NXP!总说一致对外 其实亚冠队真正想要什么非常清楚了

直播吧
2025-09-18 21:00:04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平老师666
2025-09-18 12:48:37
苹果首批iPhone 17 Pro做工感人:拼接缝隙宽度竟差了一倍

苹果首批iPhone 17 Pro做工感人:拼接缝隙宽度竟差了一倍

快科技
2025-09-18 08:50:53
一夜输1亿,一瓶酒50万,2亿豪车买来当玩具,父子败光百亿家产

一夜输1亿,一瓶酒50万,2亿豪车买来当玩具,父子败光百亿家产

知鉴明史
2025-09-17 21:21:41
搭上宇树科技,大牛股飙涨200%,12天11板

搭上宇树科技,大牛股飙涨200%,12天11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5:51:23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陈龙龙的军事
2025-09-14 23:02:18
西贝被曝光仅一周,多名大V仍力挺,杨毅:老百姓不接受可以不吃

西贝被曝光仅一周,多名大V仍力挺,杨毅:老百姓不接受可以不吃

小杨侃事
2025-09-18 16:26:31
联动巡视期间,姚任被查

联动巡视期间,姚任被查

扬子晚报
2025-09-18 10:48:36
44岁的我,每天看着读高中的女儿吃避孕药,只觉得生不如死

44岁的我,每天看着读高中的女儿吃避孕药,只觉得生不如死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9-18 06:51:14
日本专家:侵略中国的国家有很多,为什么中国只恨我们日本人?

日本专家:侵略中国的国家有很多,为什么中国只恨我们日本人?

卷史
2025-09-18 19:48:52
罗永浩也救不了上海学生餐

罗永浩也救不了上海学生餐

梳子姐
2025-09-17 18:05:09
女子借120万网贷不还,7家催债公司查到信息后面色大变:这地没法去

女子借120万网贷不还,7家催债公司查到信息后面色大变:这地没法去

罪案洞察者
2025-08-04 10:56:06
一个人内耗的最大原因:执行间隙太长

一个人内耗的最大原因:执行间隙太长

洞见
2025-09-17 21:36:34
揪心!女子自缢后续:最后告白一字写3遍,身份和涉事公园均曝光

揪心!女子自缢后续:最后告白一字写3遍,身份和涉事公园均曝光

小兰聊历史
2025-09-18 17:53:36
A股:无理由大跌,主力在憋大招?股民要警惕,明天会再度大跌?

A股:无理由大跌,主力在憋大招?股民要警惕,明天会再度大跌?

云鹏叙事
2025-09-18 15:54:22
菲总统称若台海发生冲突菲将卷入 军事专家何雷:“雕虫小技”不会得逞

菲总统称若台海发生冲突菲将卷入 军事专家何雷:“雕虫小技”不会得逞

封面新闻
2025-09-18 14:04:03
科技部:C919目前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

科技部:C919目前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

红星新闻
2025-09-18 16:18:31
摇中“6666”狂喜!下秒丈夫念出一串数,网友:瞬间冷静了

摇中“6666”狂喜!下秒丈夫念出一串数,网友:瞬间冷静了

起喜电影
2025-09-17 23:31:45
2025-09-18 23:35:00
蓝鲸新闻 incentive-icons
蓝鲸新闻
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120532文章数 1932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头条要闻

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 60岁老人住进ICU

头条要闻

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 60岁老人住进ICU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每个教师都成为10至15名学生的成长导师,这里的学生“人人都有被关爱的感觉”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