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每次看到蒸笼里冒着热气、皮薄馅多的小笼包,我就忍不住想立马夹一个蘸点醋,再小心翼翼咬开皮,吸一口鲜美的汤汁……哇,这幸福感简直爆棚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小笼包到底是哪里的特产?为什么有的甜、有的咸、有的汤汁爆多、有的皮薄如纸?其实呀,小笼包可不是只有一种哦,全国各地都有它的“亲戚”,而且名字和特色都不一样。今天我就带大家逛逛小笼包的“江湖”,保证你看完立马想冲去尝一遍!
一、小笼包到底是哪里的特产?
要说起小笼包的老家,最公认的说法就是上海南翔!也就是那个“南翔小笼包”。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在上海嘉定区的南翔镇就有了小笼包的雏形。那时候最早叫“南翔大肉馒头”,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小笼包。南翔小笼包的特点是皮薄、馅鲜、汤汁多,蒸出来像一个个小灯笼,所以也叫“小笼馒头”。不过哦,别看上海南翔最出名,其实小笼包在江浙沪一带早就遍地开花了,而且每个地方都觉得自己家的最正宗!
但你要说全中国只有上海有小笼包?那可就大错特错啦!从北方到南方,小笼包简直是个“百变星君”,比如无锡的偏甜,南京的用鸭血,杭州的灌汤……简直是一场舌尖上的“内卷”大战!
二、各地小笼包叫什么?有啥特色?
1. 上海南翔小笼包:汤汁界的“天花板”
别称: 南翔小笼馒头
特色: 皮薄如纸、汤汁爆多、馅心鲜嫩
上海南翔小笼包是最经典的版本,它的皮是用一半热水和面,一半冷水来和面的半烫面来做的,所以蒸出来的皮特别薄,虽然皮根薄,却能兜住满满的汤汁不漏。南翔小笼的馅料一般都是用猪肉加皮冻(用猪皮熬成的汤冷藏后的冻),蒸的时候皮冻在高温下就融化成了汤汁。吃的时候一定要“先开窗、后喝汤”(咬个小口吸汤汁),再蘸点醋和姜丝,鲜得眉毛掉下来!
趣事: 正宗的南翔小笼包皱褶至少要有18道以上,像朵花一样好看。而且他们家坚持用传统竹蒸笼,蒸出来的包子带着竹香,绝了!
2. 无锡小笼包:甜口党的福音
别称: 无锡小笼馒头
特色: 咸中带甜、酱油色馅料、红汤汤汁
如果你爱吃甜的,那就一定要尝试一下无锡的小笼包!它的馅料里加了酱油和糖,所以颜色偏深,汤汁也是红润的甜酱油味。无锡人甚至说:“没有糖,就没有灵魂!”它的皮比上海的稍厚一丢丢,但因为糖分高,蒸出来油光锃亮,看着就诱人。
趣事: 无锡小笼包通常和开洋馄饨搭配着吃,一甜一咸,解腻又过瘾。外地人可能觉得甜口的包子有点怪,但吃多了真的会上瘾!
3. 杭州小笼包:其实是“小肉包”?
别称: 杭州小笼馒头
特色: 皮略厚、肉馅扎实、汤汁较少
哈哈,杭州小笼包可能要让期待“爆汁”的人失望了——它更像迷你版的肉包子!它的发面皮比上海小笼厚一些,馅料是纯猪肉加葱姜,汤汁不多但肉香十足。之所以叫小笼包,是因为它也是用小蒸笼上的,一笼10个,吃饱管够!
趣事: 杭州小笼包其实是嵊州人发扬光大的(嵊州是浙江的一个县级市),后来因为嵊州县城太小,名气不大,所以就干脆叫“杭州小笼包”了。现在全国遍地开的杭州小笼包店,很多都是嵊州人开的哦!
4. 南京灌汤包:鸭血粉丝汤的“CP”
别称: 金陵灌汤包
特色: 皮薄汤多、常配鸭血粉丝汤
南京的灌汤包和小笼包有点像,但更强调“灌汤”效果。它的馅料里会加鸡汁或鸭汤冻,所以汤汁特别鲜。南京人喜欢用它搭配鸭血粉丝汤,一口包子一口汤,爽翻天!
趣事: 南京灌汤包的吃法有个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不然容易烫嘴哦!
5. 天津小笼包:北方豪放派代表
别称: 天津小笼
特色: 发面皮、肉馅大、配蒜泥醋
北方的小笼包和南方完全不同!它是用发面做的,皮厚实有嚼劲,馅料像包子一样饱满。天津人吃小笼包喜欢蘸蒜泥醋,再配一碗小米粥,管饱又解腻。
趣事: 天津小笼包经常和狗不理包子搞混,其实狗不理是包子,小笼包是迷你版的狗不理,可以说两者都是北方人的早餐最爱!
6. 广东小笼包:茶楼里的“精致担当”
别称: 粤式小笼包
特色: 虾仁馅、鲜甜清淡、水晶皮
广东茶楼里的小笼包更接近“虾饺”的风格!皮是水晶皮(用澄粉做的),透亮如玻璃,馅料常加虾仁、笋丁,汤汁清淡鲜甜。它不像江南小笼包那么油腻,更突出食材本味。
趣事: 广式小笼包通常和豉油皇炒面、凤爪一起出现在早茶桌上,是老广们喝普洱茶的标配。
7. 其他地区:还有这些“隐藏款”!
四川辣味小笼包: 馅料加花椒或辣油,适合无辣不欢的人。
武汉蒸包: 个头大,馅料重油,配热干面吃。
东北小笼包: 发面皮,馅料酸菜猪肉,蘸酱油蒜泥。
三、小笼包的精髓:皮、馅、汤的终极哲学
别看小笼包小小一个,讲究可多了!
皮要薄而不破: 得用高筋面粉揉面,擀皮时中间厚四周薄,才能兜住汤汁。
馅要鲜嫩多汁: 猪肉选三分肥七分瘦,皮冻比例决定汤汁量。
汤要清而不腻: 好汤汁是用鸡架、猪骨慢熬的,冷却成冻后再包进馅里。
家庭小Tips: 自己在家做的话,可以买现成的皮冻(或者用吉利丁片模拟),馅料里加点儿蟹粉或香菇,立马升级成豪华版!
四、小笼包怎么吃才不翻车?
用筷子夹顶部皱褶: 别夹肚子,容易破皮漏汤!
先咬小口吸汤汁: 不然烫到舌头别怪我没提醒!
蘸醋解腻增鲜: 江南人配镇江香醋,北方人配陈醋,广东人配红醋。
配姜丝或蛋皮汤: 解腻又清爽。
五、结语:小笼包,吃的是一口乡愁
写了这么多,我的口水已经流到键盘上了。其实呀,小笼包早就不仅仅是一种小吃了,它背后藏着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和乡愁。上海人觉得南翔小笼包是童年记忆,无锡人离不开那口甜酱油味,北方人则钟情于扎实的肉馅。无论哪一款,都是中国人对“家的味道”的执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