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最近吃鱼了吗?”傍晚,社区门口转角的小超市外,几位阿姨各拎着新鲜草鱼、鲈鱼唠着嗑。王阿姨笑着说,前几年,身体总觉得沉,后来听街道卫生讲座说鱼肉对健康有益,家里餐桌上的鱼就比以前多了。时间一长,她居然连体检报告单都亮眼不少。旁边的老林头不住点头,忍不住问,吃鱼这事,真的这么神奇?
其实,吃鱼究竟能不能让人活得久、活得好,这事早被咱们中国自己的科学家们做了大规模跟踪调查,答案或许比你想的更令人意外。更关键,鱼随处可见,但不是所有鱼都值得天天吃。究竟哪3种鱼才是最建议的选择?戳进文章揭开答案,看看你家餐桌有没有选对。
想象下,家里三代同堂,老人们身体硬朗,孩子精力充沛,不少人都愿意给家人安排一道鱼。可有多少人真正明白,经常吃鱼,到底好在哪儿?一项覆盖全国、长达近十年的大型队列研究显示,经常吃鱼的人群,总体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这个结论,还是国内顶级团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用数十万人实打实的分析数据得来的。
背后的道理其实不难懂。鱼肉里头含有大量高质量蛋白,易消化吸收。更关键的是,鱼肉富含DHA、EPA等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素被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多次纳入防控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关键营养元素推荐列表。要说鱼为什么好,还真不是一句老话“鱼吃了聪明”那么简单。
比方说,心脑血管病。根据我国人大型队列研究,每周吃2-3次鱼,尤其是脂肪丰富的淡水鱼和海鱼,可以让猝死、心梗、中风的风险降低约17%—23%;而一些肿瘤学队列也发现,经常吃鱼的家庭成员,像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等发生率下降10%—15%。
不过话说回来,吃鱼可不能乱选,以为啥鱼都一样,实际上营养价值差异大,鱼身上的污染风险也各不相同。啥鱼最值得买?权威推荐,下面这三种要重点关注:
1. 三文鱼
三文鱼脂肪含量较高,却主要是极为珍贵的欧米伽-3脂肪酸。每100克三文鱼里,欧米伽-3含量高达2.6克左右,还富含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对保护心脏、预防大脑老化特别有帮助。有研究显示,每周食用2-3次三文鱼的人,患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下降20%以上。价格稍贵,但实打实的营养首选。
2. 鲈鱼
鲈鱼,淡水鱼里口感细腻,腥味小,适合老年人、儿童咀嚼。鲈鱼的EPA、DHA含量虽然不及三文鱼,但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每100克鲈鱼蛋白质高达20克左右,且还含有对视力有益的维生素A。重点,鲈鱼杂质较少,肉质滑嫩,园区体检中心的医生推荐过不少次给肾功能、消化能力偏弱的人。
3. 鲫鱼
很多老百姓都喜欢熬一锅鲫鱼汤,实际上鲫鱼脂肪含量极低,每100克只有约1.1克脂肪。但蛋白质含量、微量元素都很丰富。这种鱼适合需要减脂的人、三高人群吃,还能补充一定的B族维生素。中医认为,鲫鱼有“健脾补气、利水消肿”的功效,对肠胃虚弱、病后恢复、孕产妇调理都益处多多。
当然,选鱼也有讲究,深海大鱼(比如金枪鱼、旗鱼等)有时可能因食物链富集产生重金属风险,不建议长期大量食用。而常见杂食性淡水鱼、人工养殖鱼如果来源不明,也别贪便宜。尽量选择正规渠道、保质新鲜的鱼,少炸多蒸,保持营养,不要过度爆炒油炸。
说了这些,部分朋友可能还觉得疑惑,就算经常吃鱼,是不是效果人人都能见到?其实,饮食干预是健康的“长线投资”,绝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是建立在长期坚持、适量有规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今天多吃一次鱼不会有什么立马神奇的逆转,但如果每周2—3次,将会对心血管、免疫系统、肿瘤防控、甚至心理健康产生正面作用。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经常吃鱼时要控制摄入盐分、油脂搭配平衡,别让鱼变成重口的高脂肪食物。
老王家的故事,每天鸡鸭鱼肉不重样,偏偏最健康的那位,却是坚持一周几顿鱼、其他肉类轮换着来。她的体重控制得好,人也精神,之前高血压单子上数据都“稳了”。这个变化,未必全归功于鱼,但合理、优质的蛋白摄入,对中老年养生确实意义不小。
想换换口味,让家人的餐桌更健康,可以试试下面这三招:
每周至少准备2顿以鱼为主菜的家常饭,不用每次都选昂贵的品种,鲫鱼、鲈鱼在家蒸或炖都很好。
买鱼时优先考虑新鲜、正规渠道的产品,冰冻鱼则选日期近、闻着无异味的。
烹调方式选蒸、炖、清煮,实在喜欢煎炸,最好搭配蔬菜去油腻。
健康,其实掌握在平平淡淡三餐里。有人说,哪有那么神奇?其实,科学的饮食习惯就是最管用的“保健品”。别迷信“灵丹妙药”,把每天的餐桌调一调,多选鱼,多尝试新的搭配,坚持数月,你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健康变化。
吃鱼虽好,不宜贪多贪口感,每个人基础身体状态、既往疾病、代谢能力都各不相同。想吃得明白、吃得安心,有疑惑建议随时向社区医生、营养科医生当面询问,别盲目跟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