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凤凰卫视在2005年安排李敖访问中国大陆。时隔20年,最近有关李敖在北京和上海三间大学的演讲,重新引起注意,相当火爆。他的真知灼见经得起时间考验。他当年批评民进党搅“台独”尖锐深刻,如发聋振聩,今天重看他的评论,含金量越来越高。
李敖2005年9月19至28日访问中国大陆,进行了为期10天的“神州文化之旅”,由当年凤凰卫视的刘长乐董事长亲自安排,并陪同整个行程。
![]()
李敖祖籍山东潍坊,1935年黑龙江哈尔滨出生,童年迁居北京,1949年(14岁)随家人移居台湾。他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大学时期以《老年人和棒子》等文章掀起台湾“中西文化论战”,批判国民党独裁统治。李敖因言论获罪曾两度入狱,累计被监禁了2250天(6年2个月)。
2005年9月19日,李敖(70岁)抵达北京。这是他阔别56年后首次回到故土,感慨万千。他表示一直关注着大陆的发展。9月20日,李敖参观了新鲜胡同小学,他的启蒙学校。他回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与老师和同窗重逢,充满了喜悦的回忆。
李敖访问大陆的行程包括在北大、清华和复旦三所顶尖高校发表名为“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讲。9月21日,他到北京大学演讲并座谈,在演讲中旁征博引,讲述历史文化,赢得了满座热烈掌声。9月22日,李敖录制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并与老同学见面。次日上午,他到清华大学演讲并座谈,谈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下午他参观了北京法源寺。夙愿得偿,因为他曾通过照片和资料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下一站是上海。9月26日,李敖在复旦大学进行演讲并座谈;次日召开记者会后飞香港继续繁忙活动,9月28日傍晚返抵台北。
李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提到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包括林则徐、胡适等,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肯定,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让中国富强起来。这是史家之言,非同小可。
李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强调了务实的重要性,提到了他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行动:他曾拿出100件艺术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捐给了台湾的慰安妇。
在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时,李敖表达了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他支持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对中国政府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明确地投下赞成票,绝不含糊。
《反分裂国家法》是在当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通过的,旨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李敖还批评了台湾当局向美国购买军备武器问题,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和主张有以下五个方面。20年后的今天重温起来,笔者认为百分百合理,充分反映李敖作为历史学家的高瞻远瞩,能够洞悉先机。
首先,李敖反对“台独”、主张国家统一。他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调台湾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都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台独”违背历史潮流和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他引用历史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驳斥“台独”分子的分裂言论。
![]()
其次,李敖支持推动两岸交流,积极倡导两岸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加强合作。他认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加强人文交流可以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共同发展。他认为两岸在经济上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国际挑战。
第三,李敖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问题。他认为两岸应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政治分歧。他认为武力解决两岸问题不符合两岸民众的利益,和平统一才是最佳选择。他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认为两岸可以先开展经济合作,逐步建立互信,再探讨政治统一的具体方式和步骤。
第四,李敖强调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认为共同的文化底蕴是维系两岸关系的重要纽带。他主张大力弘扬中华文化,通过交流增强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他认为台湾应积极推广中华文化教育,反对“去中国化”教育政策,认为只有强化文化认同,才能够从根本上巩固两岸关系的基础。
最后,李敖批评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在两岸关系上的一些消极做法。他批评陈水扁当局限制两岸交流和渐进式“台独”阻碍了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他呼吁民进党要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台独”立场,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李敖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两岸同胞福祉的深切关怀,他的观点在20年后的今天仍然适用,有预见性;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长期的积极作用。
李敖在三间大学的演讲的基本内容有其共同点。他提出文化批判与反思,以犀利的语言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性和封闭性,认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尚未能够彻底完成现代化转型。他认为应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好的一面,反思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社会进步的阻碍,认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对保障公民权利起着关键作用。知识分子的责任在坚持独立思考,要打破思想禁锢,承担起推动社会变革的责任。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倡导知识分子应敢于直言,为真理和正义发声。李敖以其一贯的嬉笑怒骂、幽默辛辣的风格,通过大量典故和现实案例论证其大历史和太一统观点,发挥得酣畅淋漓。他认为在中国人文重建的过程中,年轻人要用理性和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去芜存菁。他又认为人文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加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他批评当前社会上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认为只有科学与人文互相结合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他鼓励学子要独立思考和自力创新,不要被传统观念和学术权威束缚。他又强调年轻人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变革,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中国人文重建的具体路径,李敖提出需要从教育、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入手。详细内容笔者不在这里多说,可以在《李敖北大演讲实录》《李敖大全集》等著作找到,在网上也有他访问大陆的相关视频。
![]()
李敖强调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认为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他认为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李敖认为两岸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励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
笔者如今重温李敖当年对大学生的勉励,以其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肃认真的语言特色,夹叙夹议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观点穿越历史时空,顺应历史洪流,行稳致远,精准正确。他对于台湾终将回归祖国坚信不疑。20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和国际形势正迎来时代巨变,估计李敖当年的预见,距离实现之时不远。
回想李敖在2005年3月9日台湾民意机构的质询会上,针对民进党提出的“6108亿新台币军购预算案”,以“做人家的看门狗、还要自己花钱买骨头”的比喻,讽刺台湾当局高价采购美国军备武器的行为。他当场携带狗链进入会场,质问时任台军方负责人李杰:“美国叫我们免费当看门狗,竟然还要我们花钱买美国武器,为什么看门狗还要自己花钱买骨头?”李杰弱弱地争辩:“我不是狗,....”,被李敖以浩然正气断喝:“你就是狗!”如今翻带重看此一幕,对照现时赖清德(民间给他的浑名是“赖皮狗”)的卖台行径,乖乖向美国奉上台湾民众辛苦累积的财政盈余被糟蹋,不禁黯然长叹。赖清德跪捧着钱双手高举向特朗普乖乖奉上。情何以堪?相当可耻。
当年李敖指责民进党当局这番言论,直指美国对台军售的本质:台湾既是美国“以台制华”战略的棋子,被迫为过时武器支付溢价,买回来摆放着又不懂怎样使用,真是愚昧到家、羞愧至极。李敖通过尖锐的比喻,揭露了军购案中台湾既丧失自主性又承担经济代价的双重困境。由于黑箱作业,怎不令人起疑长期有人中饱私囊?一旦被揭发便罪大恶极,因此狠命进行政治斗争。为了保命,所以拼命。民进党不断闹腾“台独”,又不敢有实际动作,是政治绑架和价值诈骗。李敖三言两语,把民进党的老底揭穿。李敖早在2004年6月已公开质疑民进党军购案,认为台湾当局甘愿充当美国的“提款机”,揭发军购清单内甚至将“美国价值5元的武器以15元高价购入”。李敖指出了军购过程的荒谬性,批判了台湾当局“倚美谋独”的政治附属性。
现时两岸形势和台湾民意已发生根本性的风向转变,李敖上述言论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掷地作金玉之声。随着历史步伐不断向前,“民进党是看门狗、还要自费买骨头”的李敖语录,其含金量每天都在增加中,声量正加递放大,震耳欲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