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地处赣、浙、闽三省重要门户位置,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领跑全市,坐拥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如何守好“绿色本底”又持续发展好“绿色家底”?近年来,广丰区创新实践,积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守住绿色家底
“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清代诗人徐兆伦笔下描绘的广丰区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铜钹山)位于武夷山脉北麓,山内林木葱郁,古树参天,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0%。
“铜钹山境内有5处南方珍稀红豆杉群落,生长着大大小小约5万余株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铜钹山讲解员金娜告诉记者,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夜晚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其主要生长在高山地区,如此成片的红豆杉群在南方实属罕见。同时,铜钹山内还有香榧、银杏、木莲、云锦杜鹃等珍贵珍稀植物,云豹、黑熊、穿山甲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天然的“绿色宝库”吸引了大批游客。铜钹山镇镇长周鹏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高峰日接待游客1.2万人(次);2024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
游客数量的迅速增加,本应成为铜钹山继续扩大旅游发展规模的绝佳契机,但考虑到铜钹山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脆弱性,铜钹山从源头上杜绝了一切可能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和利用。
走进铜钹山,映入眼帘的便是铜钹山九仙湖,湖面开阔平静,与铜钹山山体相映成趣。“以前,这里有游船快艇,提供环湖游览服务,但现在这些设施均已拆除。”金娜指着湖面告诉记者。
![]()
周鹏表示,九仙湖又名军潭水库,是广丰区城区居民饮用水水源地。为了守护广丰人民的“大水缸”,军潭水库不仅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活动,还在水库周边安装了56个监控摄像头,组织环保志愿者们打捞水面漂浮物,联合区法院环境审判庭开展“生态巡回审判”警示群众。正是因为这份悉心守护,军潭水库近年来的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
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守住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底。铜钹山镇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及条线领导为副组长、各村(场)支书为成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班;环保专班积极向村民宣贯秸秆禁烧、保护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等知识,引导村民切实增强绿色低碳意识。
金娜虽是从云南远嫁过来的姑娘,但在铜钹山工作的她也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这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能够呼吸着新鲜空气,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真好。”
瞄准特色产业,走好农业产业化之路
第一次来到广丰的人,也许会被家家户户门前种植的树木给吸引——翠绿的树叶中泛着金黄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些家门口可见的金黄果实名为马家柚,凭借着果肉细嫩、甜脆可口成为广丰人喜食的果实,更凭借着丰富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畅销全国成了广丰人的“致富果”。
![]()
好生态环境是广丰马家柚品质的“天然基石”,当地气候适宜、土壤富硒肥沃、生态本底好、水源清洁优质等生态要素共同作用,成就了马家柚具有“果大皮薄、汁多味甜、富硒保健”等优良品质,也让“广丰马家柚”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深受市场认可。
长期以来,广丰人习惯利用家中闲置土地种植马家柚。当看到一个个马家柚销往全国、一份份劳动价值富足了口袋,不少广丰人不满足于种植现状,想进一步扩展种植规模,但是启动资金令他们犯了难。
今年56岁的李云生是广丰区牌门村的村民,今年又增加了200亩种植面积。他告诉记者:“还好有了‘金柚贷’,解决了我们想种不敢种的问题。”
李云生口中的“金柚贷”,依托于上饶市广丰区两山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山经营管理公司)应运而生。两山经营管理公司负责人黄忠强介绍说,2021年8月,在广丰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由广丰区广旅集团(现合并为农文旅集团)注册两山经营管理公司,把碎片化、低效化、薄弱化、休眠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
“考虑到种植户面临融资难的问题,2023年,由两山经营管理公司牵头联合当地金融机构江西农商银行、广信村镇银行作为授信单位,成立‘金柚贷’授信项目,金融机构每年主动向马家柚种植户经营主体授信共计5000万元贷款资金,授信期限为5年,帮助种植户解决资金难题。”黄忠强介绍。
确保马家柚“走出去”也能大放光彩,品质保障尤为重要。为此,广丰区成立马家柚科技研究中心,与华中农大、中国农大、江西农大等多所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启动马家柚“强基、提质、优株”品质提升工程“三大计划”,通过改良土壤、优化种植环境、病虫害防治、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等方面入手,提高马家柚的品质。投资1.5亿元试点建成西坛标准果园,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果园的精准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灌溉、施肥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文锡说,如今,广丰区发展千亩以上种植基地13个、百亩基地300余个,马家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25万吨。
![]()
随着马家柚种植规模的不断壮大,广丰区大力扶持农业企业构建起“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打造以马家柚产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群。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等方式,引进培育江西日远、齐力实业等10余家马家柚精深加工企业,聚焦马家柚全果利用,积极研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开发出60多款涵盖饮料、食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深加工产品,构建起了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体系。
马家柚膏作为今年热销的产品,由饶有丰味商贸公司与华润江中合作研发,饶有丰味商贸公司负责人周油涌说:“我们把25斤马家柚净果提炼出一斤净膏,产品溢价提升4倍。”
为了让越来越多企业在广丰站稳脚跟,广丰区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贴息补助,依据企业贷款金额和实际支付利息情况,按一定比例贴息,切实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压力。江西齐力实业在开展马家柚精深加工项目时获得了农产品贷款贴息补助,江西丰溪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专项资金补助建设仓储保鲜设施……2024年,通过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县等项目,为企业争取各类资金达2000万元。
马家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还在不断延伸。王文锡表示,广丰创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营销体系,与阿里巴巴携手,打造集淘农场、天猫直采基地等于一体的马家柚基地。联合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共同打造了区域公用品牌“饶有丰味”,实施“柚出发、柚出圈、柚出彩”品牌营销计划,进一步提升了马家柚相关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通过对马家柚IP化打造,塑造“马小柚”独特形象,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深受用户喜爱。
![]()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广丰区马家柚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2024年,广丰马家柚线下线上销售超5.7亿元。马家柚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广丰区马家柚产业通过“商超+供应链公司+基地+农户”的带动模式,带动群众增收5万余户,户均年增收2.8万元,辐射带动果农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广丰区守好绿色家底,真正实现了“一棵树带富一方百姓”。
修复生态,废墟上开出“幸福花”
勤劳的广丰人民通过马家柚产业富足了物质生活,但也没有失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春日,驱车驶入大南镇古村村,成片的中华木绣球将村落点缀得如诗如画,赏花、拍照、聆听乐队演奏、逛市集,游客们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尽情游乐,当夜幕降临时,花海中的灯光秀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
可是过去,古村村以出产石灰矿为生。随着矿产资源枯竭以及矿企的全面关停,当地群众靠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艰难度日。
有了好生态才有好产业。大南镇书记周浩介绍,大南镇立足古村村当地生态禀赋、顺应自然本色,首先对古村村新塘组废弃矿区原址上实施填土修复,改善土壤质量,美化周边生态环境,然后引进专业合作社,在新塘组打造种苗种植基地,通过大规模培育种植中华木绣球,将种苗种植基地打造成为“白色花海”。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周浩介绍,大南镇不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每年春天,大南镇通过举办“大地艺术节暨中华木绣球花海绽放日”,让古村村新塘组的中华木绣球广丰博览园成为了周边群众必来的网红打卡点,艺术节期间,每日客流量达到了4万人(次)左右。
![]()
产业发展好了,最终也回馈给了当地群众,让周边居民就地实现劳务收入。中华木绣球广丰博览园负责人陈超说:“中华木绣球广丰博览园在大地艺术节期间开设了100余个工作岗位,吸纳了80余名本地就业劳动力。2023年3月,我们还成立了扶贫车间,吸纳了40名劳动力,脱贫户6户,主要负责花草打理、路面清扫等工作,每户每年收入能达到3万到4万元。”
从“黑色伤疤”到“白色花海”,周浩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的目标是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和乡村精品五星景点,在广丰呈现我国最大的木绣球花海。”
从铜钹山的生态屏障到马家柚的金色田野再到木绣球的白色花海,广丰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不仅自然财富更是经济财富,只有不断通过制度创新激活生态价值,依托特色拓展两山转化路径,青山也定不负有心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