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黄维被俘虏后,见到陈赓大将,态度还很是不屑。
后续进行战犯改造时,黄维也是态度比较强硬的人,总之算是战犯管理所当中的刺儿头,让人头疼。
不过别看黄维心气高,他对陈赓手下的一个旅长倒是高看一眼。
他说,这个旅长留在解放军就只是旅长,要是在他的手底下做事,那起码也能当个军长。
这个被黄维另眼相看的旅长究竟是谁?黄维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1948年,三大战役陆陆续续爆发,淮海战役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中,蒋介石引以为傲的几个大军团相继覆灭,国民党反动派的有生力量也是所剩无几。
黄维兵团,就是其中一个被重点剿灭的兵团。
黄维此人,性情顽固,对我党的误解很深,对老蒋不说忠心耿耿,最起码也是言听计从,总之从来没想过离开国民党。
而且他为人高傲,骨子里看不起我党,总是喜欢用老眼光看人,自视甚高。
别说普通人了,就算是我党的一些战功赫赫的高级将领,他都不放在眼里。
比如面对粟裕大将,他就经常表现出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
在黄维兵团被围歼之前,最先出事的是黄伯韬的兵团。黄维当时是作为增援力量加入战场的,结果一出现,自己就成了焦点。
好不容易抓住这么一条大鱼,解放军当然不能让他给跑了。拿下黄维兵团,争取活捉黄维,就成了大家的重任。
这黄维也是运气不好,遇到了强敌,而且自己想出的所有战术基本上都不能很好的施展开。
于是一来二去,不知不觉间,他就带着手底下的士兵,跳进了我军的埋伏圈当中,进而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以前他最看不起解放军,现在他却成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这其中的耻辱可想而知。
黄维很不服气,但是成王败寇的道理大家都懂。
而且接下来,进入战犯管理所之后,黄维的态度可算不上好,一直以来对管理所规定的各种工作和学习任务都有所抵抗。
总之他是个很难对付的对手,即便把这条鱼抓进了我军的网里,要想制服他,也得费一番力气。
不过在他落网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倒是让陈赓大将感到震惊不已。
黄维在见到陈赓之后,没有像往常那样冷嘲热讽一番。
反而相当真诚的说,陈赓手底下有一个旅长,在解放军当中只能当个旅长,但是如果到他的手底下,起码也能当个军长。
能够得到这个性情高傲的人另眼相看的旅长,名叫徐其孝,是陈赓大将所领导的第十一旅旅长。
黄维之所以对徐其孝印象深刻,就是因为在刚才的歼灭战中,徐其孝带领的十一旅,主要负责正面阻击他所在的队伍。
在过去的若干战场上,黄维一向游刃有余,对自己的战术非常有自信。
可是刚才,他却始终施展不出自己理想的最好效果。挡在他面前的徐其孝,是他怎么都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一开始和徐其孝接触时,黄维并没有把这个对手放在心上。
他明显感觉到,对面的解放军不禁打,一边打一边退,而且有畏难和避战的想法。
他在心里偷笑,原来解放军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有空嘲讽黄伯韬一句废物。
解放军既然不想打,那他可不能让解放军如愿,就得一直打下去,最好能够把对面的人全部吞掉。
此时此刻,徐其孝其实并没有真的害怕。他的且战且退,全部都是故意为之的战术。
我军将领对黄维的性格和作战风格做过分析,认为此人最大的弱点就是狂妄自大,在战场上动作倒是果决,可就是不考虑后果。
针对这样的弱点,我军对症下药,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陷阱。
徐其孝带着第11旅阻击黄维,表面上做出打不过的样子,实际上就是要让黄维掉以轻心,往11旅撤退的方向追击。
而前方,就是我军提前准备好的包围圈。上级领导只是给徐其孝下达了一个这样的大致任务,并没有严格规定其中的细节。
所以接下来,具体要怎么执行任务,就得徐其孝自己来斟酌。
他旅长的这个身份,意味着他必须要在严格遵守上级指令的情况下,拥有总揽大局的能力,可以灵活应变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意外。
而且黄维的手上是12万兵马,是国民党当中的精锐。
在诱敌深入的过程中,徐其孝还得兼顾自己,尽量保存战斗力量。
无论放在哪一个战场上看,这都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任务,甚至可以称得上十分艰巨。
陈赓大将愿意把这样的重任交给徐其孝,也足以证明他对徐其孝的能力非常放心。
黄维兵团在追击徐其孝的过程中惊讶的发现,这支他们原以为战斗力不强的部队,在边打边退的过程中,战斗力竟然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有越发强盛的趋势。
而且对方虽然人数不算太多,火力也不算特别旺,只要配合得当,对面的人竟然可以对他们呈现出火力压制。
他很少在战场上露怯,而现在,他不得不为此感到胆战心惊。果然没过多久,埋伏圈的真相就显露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黄维才意识到,如果徐其孝不是主动撤退,那么此人一定会像一块牢牢的铁板挡在他的面前,让他无法前进半分。
就算整个旅打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黄维兵团也别想轻松跨过去。
他因为徐其孝所展现的魄力而啧啧称奇,也因为此人对于战略战术的灵活应用而感到佩服。
所以他才会说,如果徐其孝为他黄维做事,那么头衔可不只是个旅长,而是个军长。
事实上,解放军中从来就不缺少优秀的人才,我军还有许多像徐其孝这样能够让对手眼前一亮的将领存在。
在旅长之上,还有等级更高的指挥官,这群人的大局意识往往会更加优秀。
可是反观国民党反动派,除了有限的几个人才,真正能安排到战场上独当一面的人,已经是寥寥无几。
黄维爱惜人才,但是他的手底下没有多少人才。我军的一个旅长,到他那儿已经是军长级别了。
我军最终能够将黄维兵团彻底歼灭,将黄维这一块大肥肉俘虏,离不开徐其孝在阻击战当中的贡献。
所以战后论功行赏,徐其孝也必定有他的一块军功章。
刚刚落败的黄维还不愿意承认,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早就已经是日薄西山,获胜的概率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而解放军之所以能够招揽到这么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本质上是因为这支队伍拥有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们不谈功利性的论功行赏,也不谈物质上的激励,光是精神上的力量指引,就能够让一批老中青人前赴后继。
这是国民党永远也学不会的原则,也是他们最终落败的重要原因。
黄维在进入战犯管理所之后,的确经历过一段长时间的叛逆期。
不过随着时间的消逝,叛逆期总会过去,他也总归会睁开眼睛,看看当前的新中国究竟是一番怎样的面貌。
新中国成立之后,战犯管理所的改造初具成效,特赦名单也一批接着一批发布。像黄维这样的人,后来也有重获自由的机会。
当他拿着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明,行走在阳光下时,才终于明白,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参考资料:
1、黄维 ——百度百科
2、徐其孝——百度百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