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第一阶段属于挪威政府全面碳捕集与封存计划"长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巨头Equinor(挪威国家石油)、壳牌和道达尔能源公司近日成功完成欧洲首次大规模二氧化碳安全永久封存注入作业,标志着欧洲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通过船舶从海德堡材料公司位于挪威布雷维克的水泥厂运输至接收终端,随后通过62英里(100公里)海底管道输送至北极之光公司在厄于加登的封存设施。
这些二氧化碳最终被注入位于挪威北海海床约8,530英尺(2,600米)深处的奥罗拉储层,实现安全永久封存。
北极之光合资公司总经理蒂姆·海因表示:"我们已达到激动人心的里程碑: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安全注入储层。我们的船舶、设施和油井现已全面投入运营。"
欧洲碳封存网络启动
此次注入标志着全球首个第三方排放源跨境二氧化碳运输与封存设施"北极之光"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挪威政府旗舰项目"长船计划" —— 构建完整CCS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整合了工业排放物的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与永久封存全流程。
据悉,此次初始注入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该阶段年封存容量达150万吨,目前已获客户全额预订。
北极之光公司是正式注册的普通合伙制企业(DA),由Equinor、壳牌与道达尔能源共同所有。作为技术供应商的Equinor负责建设了厄于加登陆上设施及海上基础设施,并将持续管理二氧化碳封存厂。
官方透露,项目将在2025年底前持续运输和封存来自挪威的二氧化碳。此外,2026年起将接收来自丹麦和荷兰的二氧化碳。
第二阶段规划展望
项目第一阶段受挪威政府全面碳捕集与封存计划"长船项目"支持,政府直接承担约80%的建设成本。今年三月与斯德哥尔摩Exergi公司达成协议后,北极之光已批准扩容计划,将年运输封存能力从150万吨提升至至少500万吨。
Equinor首席执行官安德斯·奥佩达尔表示:"二氧化碳安全封存于海床之下,标志着我们取得重大里程碑。这证明碳捕集、运输与封存可成为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项目还获得欧盟"连接欧洲设施-能源"计划1.53亿美元资助。海因在新闻稿中称:"基于二期建设的积极投资决策,我们期待继续提升封存能力。"
据北极之光公司介绍,扩容将依托现有基础设施,通过新建陆上储罐、泵站、码头、注入井以及增配运输船等方式显著提升注入速率与封存规模。奥佩达尔总结道:"在挪威政府支持下,我们与合作伙伴紧密协作,成功将这一概念转化为现实。"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