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装卸工是做什么的?量油时为什么需要人工检尺?1毫米的误差等于多少原油?
带着上面的这些疑问,小圈来到了辽港集团大连港油码头有限公司,这里一共有49座原油储罐,可以储存510万立方的原油,是东北、华北地区原油进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对于油码头而言,流体装卸工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岗位之一,他们肩负着港区消防值守、现场巡检和油品计量等核心任务,是保障能源运输安全的“守护者”。初入油码头,我决定“拜师学艺”,体验作为流体装卸工的一天。
我的师父李云龙是大连港油码头油库管理站的一名技术员,身为“90后”,他于2016年入职,不到十年便已积累了许多业内的“顶级荣誉”: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员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等,他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二十大代表。
走进大连港油码头的7#、8,一排显示屏并排放在房间正中间,李云龙如数家珍:一个是消防控制电脑,能够远程控制罐区所有管线的消防泵阀;一个是原油工艺系统,监测现场所有管线的温度、压力,以及储罐内液位;一个是感温光纤系统,监测罐上温度;一个是监控系统,360度高清监控罐区,无论白天黑夜都能帮助值班人员及时发现紧急情况;一个是作业计划表,供值班人员了解当天作业情况。
此外,值班室里还配备了消防手动操作柜、液位报警柜等设备,全部“一用一备”。李云龙告诉我:“一旦出现情,必须在第一时间控制,任何延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在油码头,每一名员工上岗前都必须掌握消防技能,这里没有试错的机会。
在危化品仓储的过程中,安全是头等大事。因此除了在消防值班室内远程监控罐区情况,每隔一小时,值班人员还会走进罐区,重点检查联箱区域阀门开关状态是否与系统显示一致,有无“跑冒滴漏”。桥涵、低洼地带等隐患点,也是他们巡检的必经之地。
(联箱就是把多条输油管线通过阀门汇合在一起的“集散装置”,通常是一个大型管道箱体或管汇区域,有多个进出口,连接码头输油臂/软管、输油管线、油罐区。)
“平均每人每天要巡检2到3次,三万步很常见。”李云龙笑着说。日复一日的奔波,换来的是罐区万无一失的安全。
参观完罐区后,小圈跟着师父来到了技能培训中心,体验油品计量工作。虽然油罐内都配有雷达液位计,但罐内的原油容易受到气温、天气等原因影响,收油、发油前依然需要人工检尺。为了确保读数准确,李云龙总结出“稳-平-准”三步计量法,“手要稳、视线要平、读数要准。”靠着这份细致,他经手的每一次计量都精准无误。
李云龙做了一道算术题:油罐直径80米,1毫米的计量误差是5立方,原油的密度通常是0.86,也就意味着量油尺上1毫米的误差约等于4吨原油。
李云龙说:“原油‘原来原转’是我们公司的品牌,量油尺上每一毫米都不能差,这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和保障。”
走出罐区的那一刻,我对“流体装卸工”这个岗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李云龙和他的同事们身上,我看到的不只是技术的精湛,更是对1毫米的敬畏与坚守。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认真,让看似平凡的工作有了不平凡的分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