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点就通
在血糖监测过程中,不少患者反映空腹血糖测量结果总是不准确,这很可能是测量方法出现了问题。西安工会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英指出,正确测量空腹血糖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监测都至关重要。下面,李英医生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空腹血糖的正确测量方法,记住以下这 5 点,能让血糖测量结果更精准。
一、把控空腹时长 测量空腹血糖时,空腹时间需严格控制在至少8-12小时。这就要求患者前一天晚上10点之后就不要再进食了,不过可以适量饮用少量白开水。如果空腹时间过短,食物中的糖分尚未完全消化吸收,会导致血糖测量值偏高;而空腹时间过长,身体会启动应激机制,使血糖升高,同样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选对采血时间 采血时间最好安排在 早上7-9点。李英医生强调,如果采血时间过晚,比如超过上午9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正常水平,导致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情况。
三、明确测量方式 在测量方式上,优先选择静脉血测量。静脉血血糖检测是通过采集静脉血液,利用专业的生化分析仪器进行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是临床上诊断糖尿病和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依据。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也会使用血糖仪测量指尖血来监测血糖。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便,但需要注意定期校准试纸。因为试纸的质量和准确性会随着时间、储存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如果不定期校准,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四、留意测量细节
- 避免影响血糖的因素
在检查前,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使身体消耗大量能量,同时刺激体内激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此外,饮酒和喝咖啡也会对血糖产生影响,酒精会干扰肝脏对糖原的代谢,咖啡中的咖啡因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因此在测量空腹血糖前都应避免。
- 告知用药情况
患者要如实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尤其是激素、避孕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的代谢,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 正确采血操作
采血前,要用 75%的酒精对手指进行消毒,待酒精完全干燥后再进行采血。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水分,如果未干就采血,可能会稀释血液,影响测量结果。采血时,不要过度挤压手指,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中,导致测量值不准确。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如果测量结果超出这个范围,无论是偏高还是偏低,都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某些问题。李英医生提醒,一旦发现空腹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只要按照以上这些方法测量空腹血糖,就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血糖监测,科学管理自己的健康。
稿件来源 | 内分泌科 李 英
内容编辑 | 外宣办 安明艳
稿件审核 | 内分泌科 苏佩合
发布审核 | 外宣办 谭晓青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宣传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