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联系着千家万户,是丈量居民幸福感的“民生刻度”,更是夯实社区治理根基的“关键支点”。今年以来,新河社区党委锚定居民急难愁盼,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小区物业管理痛点,优化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提出“党建领航·红色物业”战略构想,以“三个坚持”为抓手,聚焦矛盾调解、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建设治理精细、服务精准、群众满意的幸福社区新格局。
坚持高位推进 把稳矛盾调解“方向盘”
建强机制,把准问题脉搏。社区党委牵头建立“1+3+N”物业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整合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主体,广泛吸纳社会组织、党员代表、商户及居民骨干等多元力量常态化参与。通过制度化议事平台,将物业服务重大事项、社区治理难点问题纳入共商共议,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方管理”向“多元协同”转变,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上半年物业领域市民热线量同比降低21%,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拓展红色合伙人,凝聚共治合力。今年4月,与万达华府诚信行物业签订《“红色合伙人”共建协议》,将党员先锋岗设在物业客服台,推动物业党员“亮身份、沉一线”,在居民咨询、纠纷初期疏导中发挥前哨作用,累计化解苗头性问题20余起。筑牢专业阵地,提升调解质效。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心合心调解室”,实行“首接负责”制,居民通过网格员预约、现场来访等方式申请调解,同时配备专职调解员3名、法律顾问2名,提供法律专业咨询。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停车争议、噪音扰民、家庭矛盾等纠纷31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坚持高频共振 织密矛盾“调解网”
搭建议事平台,让“诉求表达”高频畅通。升级“月月说事”“新河‘新’声”“阳光议事会“等平台,梳理热线诉求、居民商户建议,物业服务进展等信息。构建“线上+线下”全时渠道:线下设置“诉求登记专窗”,对居民来访当场登记、分类对接,现场能办的“马上办”,需协调的“快速转”;线上,依托49个居民微信群,物业、网格员24小时在线响应。今年以来,通过各类平台累计收集居民诉求180余件,诉求响应率达100%,解决率达98%以上。推行“‘网格+物业”双责机制,让“治理动态”高频透明。选聘物业优秀管家担任兼职网格员,每日开展“五必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设施维护、居民诉求、文明劝导),形成“日巡查、日记录、日反馈”闭环管理。每晚通过居民微信群公示工作小结,今年累计推送信息240余条,居民覆盖率达100%,实现治理动态全透明。联动职能部门,让“难点破解”高频发力。对持续时间长、涉及多领域的诉求,由社区党委牵头形成“红色吹哨单”,调动职能部门协同攻坚。今年解决占用消防通道、小区储藏室电表加装、漏水纠纷等难点问题 56件。动员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等“社区达人”加入志愿调解队伍,用年轻人的“新视角”、老住户的“熟人情”化解矛盾。
坚持高质落实 筑牢群众满意“压舱石”
完善回访机制,巩固调解成效。建立“一案一回访、一盾一排解”机制,对每起调解成功的矛盾,社区及时了解居民满意度、是否存在后续问题;对潜在矛盾隐患主动跟进疏导,防止矛盾复发。今年以来,累计回访矛盾纠纷230余件,通过回访发现并提前化解潜在矛盾15起,真正实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稳定一方”。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线下创新打造“小马扎剧场”“全龄课堂”“百姓舞台”等亲民普法阵地,线上开辟“云课堂”新渠道,通过案例宣讲、互动咨询等形式开展普法宣讲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30余场,覆盖居民3900余人次。拓展服务维度,升级主动服务。量身定制“助医”“助修”“助餐”“助老”等34项“九助”普惠增值服务,精准补齐物业服务短板。每月固定开展“红色邻里节”,提供家电维修、健康义诊、义剪、政策宣讲、冲洗地垫等10余项公益性服务,针对季节需求,特别设置“清凉驿站”,供应解暑绿豆汤,配备电梯驱蚊用品和共享花露水,实现从"问题化解"到"未诉先办"的服务升级,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高位推进”到“高频共振”,再到“高质落实”,新河社区将持续以“小事速办、难事联办”理念,全方位推动社区治理体系优化升级,让“党建红”照亮矛盾调解路,用“物业优”的实效托举居民幸福感。
(供稿单位:新华街道新河社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