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奔的入学新生,哥伦比亚大学,纽约,1950年
![]()
盖瑞·温诺格兰德
要是你逛过纽约的老街区,大概会脑补出这么一个画面:一个穿着夹克的男人,手里攥着台徕卡,眼睛跟雷达似的扫着四周,说不定下一秒就举着相机 “咔嗒” 一下 —— 这人,十有八九就是盖瑞・温诺格兰德。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位把 “街头摄影” 玩到极致的主儿,他的一生啊,简直就是一部 “停不下来的快门史”。
盖瑞是 1928 年生的,老家在纽约布朗克斯,爸妈都是犹太移民。小时候他没想着当摄影师,反而喜欢画画,后来去当了两年兵,回来才琢磨着 “换个玩法”。1948 年他考进哥伦比亚大学,本来想继续学艺术,结果偶然听了莉赛特・莫德尔的摄影课 —— 你可别小瞧这课,莫德尔可是当时响当当的摄影师,她教盖瑞 “要从生活里抓真实”,这话直接刻进了盖瑞的骨子里。从那以后,他就把画笔扔了,手里换成了相机,跟相机成了 “连体婴”。
刚起步那几年,盖瑞过得挺拮据。50 年代的时候,他一边给杂志拍点商业照片混饭吃,一边挤时间泡在纽约街头。那时候他就养成了 “疯狂按快门” 的习惯,别人拍照片还得琢磨构图、等光线,他不,看见啥有意思就拍啥,一天能拍好几卷底片。有人问他:“你拍这么多,不怕浪费胶卷啊?” 他咧嘴一笑:“我怕错过下一个瞬间。”
到了 60 年代,盖瑞才算真正 “熬出头”。1964 年对他来说是大日子 —— 他拿了古根海姆奖学金,这钱一到手,他立马辞了兼职,天天泡在街头 “扫街”。纽约的第五大道、芝加哥的菜市场、加州的海滩,哪儿人多他往哪儿钻。足球赛上观众的嘶吼、动物园里家长带孩子的模样、机场里匆匆赶路的旅人,这些别人眼里的 “日常”,到他相机里都成了 “大戏”。他后来跟朋友说:“世界是台巨大的演出,没我的相机,它就开不了演。” 你别说,这话还真没吹牛,他拍的那些照片,现在看还能感受到当时美国的烟火气,连 “消费社会” 刚冒头的那股子劲儿都抓得死死的。
不过盖瑞这人,特 “拧巴”。他拍了一辈子,却从来不给照片写说明,也不跟人解释自己想表达啥。有回博物馆策展人问他:“你这张照片想讲啥啊?” 他眼皮一抬:“你自己看呗,看出来啥就是啥。” 他也不讲究技术,用的是徕卡 M4 相机,一开始装 35 毫米广角镜,后来嫌不够,换成 28 毫米的 —— 这镜头拍出来的东西,构图看着歪歪扭扭,透视也不按规矩来,可就是透着股真实劲儿。光线也随便,太阳在哪儿就从哪儿拍,冲底片的时候更随便,水温高了低了他都不管,用他的话说:“我没那时间琢磨这些,错过瞬间才亏呢!”
1975 年,他出了本影集叫《漂亮女人》,标题乍一看跟开玩笑似的,其实是他拍了好多年女性的照片凑出来的。当时有人说这影集有 “大男子主义”,可盖瑞其实是想拍都市里女性的各种模样 —— 逛街的、上班的、带孩子的,他特意把那些粗俗的镜头删掉了,就想展现女性真实的美。不过这影集没让他火出圈,真正让他站稳脚跟的是 1967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 “新纪实摄影” 展,他跟黛安・阿勃丝、李・弗里德兰德一起参展,这仨人直接改写了纪实摄影的玩法,盖瑞也成了 “同时代最重要的摄影师”—— 这话是 MoMA 摄影部总监约翰・萨考斯基说的,分量够重吧?
到了 80 年代,盖瑞搬去了得克萨斯,在大学教摄影,可他还是改不了 “扫街” 的毛病。下课就揣着相机逛校园、逛小镇,照样一天拍好几卷。谁知道 1984 年,他突然查出癌症,才 56 岁就走了,走得特别急,连相机里没拍完的胶卷都没来得及取出来。
他这一走,可把大家难住了 —— 他留下的东西太多了!原文说他拍了 3 万多张照片、2.5 万卷底片,这里得纠正下,2.5 万卷底片每卷 36 张,算下来得有 90 万张,只是很多没冲洗整理。除了这些,还有 4.5 万张彩色反转片、宝丽来照片、8 毫米胶片,光未冲洗的底片就有 2500 卷!后来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 MoMA 的人花了好几年整理,才让这些 “压箱底” 的作品见了天日。有个整理底片的工作人员说:“每张底片都像个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张会拍到啥,可能是街头吵架的人,也可能是抱着小狗的老太太,就跟盖瑞还在身边拍似的。”
现在数码时代,好多人拍了几万张照片就扔那儿不管了,还总焦虑 “没整理好”。其实盖瑞早就告诉我们了:摄影这事儿,热情比啥都重要。他一辈子没为艺术名利拍,也没为商业赚钱拍,就觉得 “拍照片是必须,是幸福”,跟作家琢磨句子似的,把所有经历都装进了相机。
你现在再看他的照片,比如纽约街头穿喇叭裤的年轻人,动物园里喂猴子的小孩,还是会觉得有意思。那些照片就像老酒,放的时间越长,越有味道。盖瑞这人啊,虽然走得早,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 “拍” 进了街头,只要还有人看他的照片,他就永远是那个举着徕卡、停不下来的街头摄影师。
![]()
《漂亮女人》 封皮
![]()
玛丽莲·梦露,《七年之痒》剧照,1955年
![]()
奥斯汀,德克萨斯州,1974年
![]()
“空间”展览,现代艺术博物馆,1969年
![]()
纽约,1961年
![]()
洛杉矶,1980—1981年
![]()
百年纪念舞会,大都会博物馆,纽约,1969年
![]()
科德角,1966年
![]()
无题,1969年
![]()
大都会歌剧院,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纽约,1967年
![]()
沃克·埃文斯
![]()
罗伯特·弗兰克
![]()
盖里·维诺格兰德
![]()
麦迪逊广场外的游行示威,纽约,1968年
![]()
伊瓦尔剧场,洛杉矶,1982—1983年
![]()
中央公园,和平示威,纽约,1970年
![]()
纽约,1969年
![]()
无题,1950年
![]()
无题,1950年
![]()
公园大道,纽约,1959年
![]()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1960年
![]()
布朗克斯动物园,1963年
![]()
沃思堡,德克萨斯州,1975年
![]()
沃思堡,德克萨斯州,1977年
![]()
怀俄明州,1964年
![]()
圣马克斯,德克萨斯州,1964年
![]()
伊桑和劳拉·维诺格兰德,1961年
![]()
洛杉矶,1983年
![]()
洛杉矶,1980—1983年
![]()
无题,1962年
![]()
达拉斯,1964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