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通讯员 张迎雪
当最后一张老照片被细心归档,为期一个月的 “‘寻找槐荫时光里的记忆’老照片征集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从寻常百姓到摄影名家,从白发长者到青年一代,无数槐荫人纷纷翻开珍藏的相册,捧出那些被时光浸染的影像,共同编织了一幅有温度的历史长卷。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活动共征集老照片近千张,让一段段跨越七十载的光影故事,成为镌刻在城市肌理中的温暖注脚。
![]()
在纷至沓来的稿件中,有40多年前的全家合影,有记忆深处的旧时商铺,有老建筑旁的晨光熹微……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说明都是一份深情。而其中一封特别的来信,让所有工作人员为之动容。
![]()
“我的父亲1944年2月出生,于2024年10月病逝。原是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摄影,也多年从事和摄影相关的工作,拍摄过大量有关济南的照片,现搜集了他以前拍摄的有关槐荫区的照片,请收!”济南市民鲁女士在信中写道。
简短的文字背后,是一位女儿对父亲最深切的追思,是一位老摄影家对槐荫最恒久的凝视。“父亲总说,照片是给城市写的家书。” 鲁女士的话语里满是思念,“现在把这些‘家书’交给家乡,也算完成了父亲的心愿。”她将父亲毕生心血的一部分,那些定格了槐荫旧貌新颜的瞬间,郑重地托付给了这次征集。这已不仅仅是参与一次活动,更是一份生命的馈赠,是两代人之间关于热爱与传承的无声告白。这些照片,因这份情感的重量而愈加璀璨,成为本次活动最珍贵的收获之一。
![]()
这些带着时代温度的影像,与其他参与者的作品共同构筑起槐荫的时光长廊。老照片里的青砖黛瓦与如今的高楼林立相映成趣,个人记忆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那些定格在胶片上的瞬间,不仅是槐荫变迁的珍贵档案,更是代代相传的情感纽带——正如鲁老先生,用一生热爱为城市立传,子女又以捐赠之举延续这份牵挂,让温暖在时光中生生不息。
老照片,不仅是像素与构图,更是滚烫的生活、奋斗的足迹和代代相传的温情,这些影像再次展现在公众眼前,引发街坊邻里的强烈共鸣:年长者指认着照片中的旧识与故地,感慨万千;年轻人则通过这些泛黄的影像,第一次如此直观地触摸到父辈、祖辈生活过的槐荫,理解了这座城的根脉所系……
本次活动中所有参与者分享的影像,都被悉心整理,部分照片已送至槐荫区档案馆珍藏,成为这座城永恒的精神财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