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资讯 | PV-info
2025年8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罕见地点名两家“新三样”企业——江西南民建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深圳一个以林嘉阳为首的骗税团伙。前者通过夸大研发人员名单骗取税收优惠,后者竟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伪报成“锂电池”出口,疯狂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49亿元。
![]()
这是税务部门首次专门针对“新三样”领域偷骗税行为公开曝光,传递出清晰而严厉的警示:政策红利不是“免费午餐”,任何试图钻空子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1.政策利好下的扭曲操作
国家出台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本意是支持“新三样”领域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然而,少数企业却把这些政策当作了“唐僧肉”,想方设法分食一口。
在本身缴税不多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仍然铤而走险。它们违背了税费优惠激励创新发展的初衷,更破坏了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
这种扭曲操作还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助长了低价低效的无序“内卷”竞争,加剧产能过剩,最终破坏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健康建设。
2.两起典型案例,手段触目惊心
税务部门这次通报的两起案件,作案手法具有典型代表性。
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在2021至2023年期间,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将非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元纳入研发支出,以此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费优惠。
![]()
更为猖獗的是深圳林嘉阳骗税团伙。2019年至2022年间,这个团伙操控11家企业,从上游虚开团伙控制的新能源公司取得虚开发票。
他们虚构生产加工假象,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以可退税的“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高达1.49亿元。

![]()
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违法行为终究逃不过法律的严惩。
2025年4月,查看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对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法作出处理:追缴税费、罚款共计571.9万元,并加收滞纳金。
深圳骗税团伙的下场更为惨重。2023年8月,税务部门追缴骗取出口退税款1.49亿元,并处1倍罚款。2025年4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主犯林嘉阳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
其余18名涉案人员也全部获刑,因犯出口骗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
20250820:
20250319:
20250818:
查询资料、进群等请添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