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高镇新楼村的黄河鳖,要“爬”上全国餐桌了。2022年起,这里主打养龟鳖,去年产量蹦到220吨。今年更热闹,首批黄河鳖出塘,单只4-5斤,总产超4万。
![]()
泥塘边排着人,弯腰在淤泥里翻,大鳖一抓一个准。
冲干净、称重量、套袋子、装上车,冷藏车拉去广佛市场。负责人黎结珍说,规模没变,技术提了,产量比去年高。还有5个塘没起,今年龟鳖总产,要冲200吨目标。
这黄河鳖是头回养,省外引苗,科学喂进口鱼粉长大。自然养的鳖长得慢,4-5斤得熬3年,急不得。裙边厚、爪子猛、壳色亮,市场见了抢着要。
基地28个标准化鱼塘,存着50万只龟鳖,年孵5万苗。
![]()
有人犯嘀咕:3年才出栏,成本会不会压得高?
黎结珍笑:品质好价就硬,老客追着要,愁啥销路。不单卖活鳖,还搞深加工,甲鱼自热汤、灵芝龟苓膏火了。
老广爱煲汤,这鳖做汤鲜,上市就被抢空。从育苗到养殖,再到加工,全产业链带富俩村。每年用工超千人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
有人问:这鳖凭啥比普通甲鱼金贵?
![]()
黄河鳖土生土长,含动物胶、碘和维生素,能补能入药。但养殖有门道,水温、饲料、塘底维护,哪样都不能松。去年产量涨了46.
7%,今年能不能再冲?看后续几个塘。有人担心:规模大了,品质会不会降?
黎结珍拍胸脯:标准化养殖,每只鳖都有“成长档案”。现在的养殖户,不是老把式,得懂科技、会管塘。
你家那边有特色水产吗?评论区说说咋养的。具体产量以实际为准,养殖有风险,入行先学技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