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批日本科学家掀起赴华浪潮!表面为赚钱抛弃日本,背后原因是啥

0
分享至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也有着很多人才。

不过随着中国飞速发展,大批日本科学家掀起了来中国的热潮,表面上看是为了金钱才“抛弃”日本,其实原因不止于此。这些科学家来到中国究竟是要做什么呢?





日本一直被视为科研强国,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拿诺贝尔奖跟摘白菜似的,数量仅次于美国。不过在2024年,日本在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中依旧是毫无建树。

就算日本媒体在颁奖前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可是结果依旧不尽人意。日本已经连续三年无缘奖项,和本世纪前20年相比简直差距明显。



在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报告中也能看到,曾经稳坐第一的日本也滑落到了13名,落后韩国和中国。曾经的风光早已不在,而日本的科研环境似乎也出现了问题。

政府拨款连年收紧,大学“法人化”改革之后,国立院校能拿到的经费越来越少。



日本年轻人读博的意愿也在下降,从数据上可以看到,2003年还有超过1.8万人愿意攻读博士,到了2018年只剩下不到1.5万。高学历人才变少,科研圈自然也显得有点“青黄不接”。

相比之下,中国博士毕业生人数却在猛增,从2005年的2.6万多人一路涨到2020年的6.5万多人,翻了一倍还不止。不光是人变少了,钱也变少了。



2018年,日本的科学技术预算只有中国的七分之一。很多年轻学者发现,申请研究经费越来越难,高校教职岗位也越来越稀缺。



换句话说,日本不是没有人才,是人才没地方发挥。从日本的报道中也能看到,截2017年,日本研究人员在中国旅居数量就已经达到了8000人,2018年也有所增长。

再加上日本很多企业实行“年功序列”制,说白了就是熬年头、看资历,能力强但年纪轻的研究人员反而升不上去,这种“职场内卷”也让很多人感到憋屈。



就连拿了诺贝尔奖的真锅淑郎也不例外,科学家也是人,也需要生活。

在本土的科研土壤不再肥沃,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望向别处。而中国,恰好在此时成了一条不错的出路。那么,中国到底是靠什么吸引他们的呢?



近几年,中国对科研的投入可谓大手笔。2020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接近2.44万亿元,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不只是总金额高,投入的领域也非常明确,包含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智能汽车等等领域,全是前沿又实用的方向。



不少日本科研者也慕名前来,被称作“光催化之父”的藤岛昭,就带着整个团队加盟了上海理工大学。

他之前发现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不仅能分解有毒物质,还能用于环保和空气净化,应用前景非常广。



在中国,他不仅能继续做研究,还有机会把这些技术真正用起来。同样,土木工程专家上田多门选择去了深圳大学。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正好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除了高校,不少日企也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苏州高新区有600多家日企,其中约95%都设有研发部门。这些都不是虚职,而是实打实的高端岗位,自然吸引了一批日本技术人才。



薪资待遇也是重头戏,虽然很多人说中国给得高,但其实比起美国,中国的博士后收入大多在20–40万之间,差不多是全国平均工资的三倍。

这个数字谈不上天价,但对很多在日本找不到位置、或收入停滞的科研人员来说,已经相当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科研环境正在变得更开放、更包容。



不唯学历、不唯资历、重视实际贡献,这种氛围让很多在日本受困于论资排辈的学者看到了希望。

所以,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薪水,更是一个能施展才华、甚至改变行业的大舞台。那么,除了现实因素,这些科学家来华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动机?





大批日本科学家来华,表面上是经济因素驱动,但深层次看,是在追求一种科研的再生。在日本,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如汽车行业,市场饱和、竞争激烈。

可是很多技术人员收入不如从前,本田、日产、丰田都曾传出裁员或降薪的消息。相反,中国正在推动产业升级,从“制造”走向“智造”,急需国际水准的技术和经验。



随着中国不断开放,鼓励那些跨界合作、重视成果转化,这让不少日本学者感到如鱼得水。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整套科研思维和方法论。

而中国提供的资源、团队和政策支持,也让他们有机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做到产品里。当然,也有人担心合作中会不会出现知识产权问题。



确实,之前发生过一些专利归属方面的纠纷,但这并没有阻止大多数人选择信任和尝试。从政府到高校,中国也在不断完善科研合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说到底,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合作虽有风险,但闭门造车更没出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的流动其实是一种双向选择,中国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中国。



不难看出,这批科学家的到来,不仅是“赚钱”,更是在寻找一次职业和学术的“重启”。



所以,这批日本科学家选择来华,早已不是一句“为了赚钱”可以简单概括的。他们背后,既有日本国内科研经费紧缩、职场文化压抑的现实推力。

也有中国提供资源充沛、制度开放灵活的巨大拉力。这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再正常不过的人才流动,同时也提醒着我们,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永远会选择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



而对中国来说,能否持续营造真正适合创新、尊重人才的环境,才是决定这股“科学家热潮”能不能延续下去的关键。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正在这条路上稳步前进,不只是吸引人来,更要让人留下、开花、结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8 22:41:14
英超最强边锋诞生!11场造9球被三大豪门疯抢,3年身价暴涨4500万

英超最强边锋诞生!11场造9球被三大豪门疯抢,3年身价暴涨4500万

锐评利物浦
2025-11-13 23:50:27
日本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疑是 AI 生成,作者承认没自己拍

日本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疑是 AI 生成,作者承认没自己拍

IT之家
2025-11-12 22:16:08
广东夺金1人最尴尬!0分2板+2犯2失误,新赛季或继续被杜锋用废?

广东夺金1人最尴尬!0分2板+2犯2失误,新赛季或继续被杜锋用废?

弄月公子
2025-11-13 12:08:49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诗意世界
2025-08-21 13:13:50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单手搓核弹
2025-11-08 09:53:26
约基奇55+12+6无缘今日最佳!文班31+三双落选,只因库里刷爆纪录

约基奇55+12+6无缘今日最佳!文班31+三双落选,只因库里刷爆纪录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13 14:15:34
涉及乌克兰,“从94%降至48%”

涉及乌克兰,“从94%降至48%”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3 09:11:35
斩首说来就来 朱拉尼遭暗杀,中方投罕见一票,联合国将其移除名单

斩首说来就来 朱拉尼遭暗杀,中方投罕见一票,联合国将其移除名单

文雅笔墨
2025-11-13 14:45:31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2 12:42:25
硬盘里的20年执念:70、80后不愿删除的8款老游戏

硬盘里的20年执念:70、80后不愿删除的8款老游戏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11-13 14:13:07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诗意世界
2025-11-12 18:03:04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中方收拾高市后,俄方也跟上了,日本人被限制入境,美国只看不管

中方收拾高市后,俄方也跟上了,日本人被限制入境,美国只看不管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2 18:04:06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跌破1499,茅台来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跌破1499,茅台来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大象新闻
2025-11-13 11:18:02
向太不再隐瞒!回应李连杰“换心”传闻,没给他留一丝的“体面”

向太不再隐瞒!回应李连杰“换心”传闻,没给他留一丝的“体面”

阿纂看事
2025-11-13 16:09:08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侧身凌空斩
2025-11-13 09:40:22
全运乒乓球混双决赛:林高远、刘诗雯争冠,4-3险胜夺金

全运乒乓球混双决赛:林高远、刘诗雯争冠,4-3险胜夺金

徐扙老表哥
2025-11-13 13:06:47
飞利浦之前卖3000万一台的核磁共振仪,我们会造了,降价到280万

飞利浦之前卖3000万一台的核磁共振仪,我们会造了,降价到280万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24 12:55:52
2025-11-14 02:39:00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世界留下礼物呀~
861文章数 1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手机
时尚
亲子

艺术要闻

春风拂面!古典美与工笔画的绝妙碰撞。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手机要闻

澎湃OS 3第三批推送:小米14、REDMI K70系列全覆盖,你收到了吗

被扫地出门的贵公子,真是活该

亲子要闻

男子分享三个细节判断孩子快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