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能连 Wi-Fi,卧室却没信号”“办公楼会议室一开会就卡顿”“改造要凿墙,物业还不同意”—— 老旧楼宇(建成 10 年以上的办公楼、居民楼)的网络改造,常陷入 “改不了、改不好、改太贵” 的困境。这些楼宇因墙体结构老旧、布线条件有限、设备兼容性差,常规组网方案往往失效,需针对性破解 “信号穿透难、布线成本高、多设备并发卡” 三大核心问题。
![]()
一、老旧楼宇网络的 4 大核心痛点
1. 墙体阻隔:信号 “穿不过去”
老旧楼宇多为砖混结构,墙体厚(部分达 30cm)、钢筋密,Wi-Fi 信号衰减极快:
•2.4GHz 信号穿 1 堵厚墙衰减 40%,穿 2 堵墙后速率从 100Mbps 降至 20Mbps 以下;
•5GHz 信号(高速但穿透力弱)更 “吃亏”,某老旧小区实测,5GHz 在卧室完全搜不到信号,只能依赖 2.4GHz 的低速网络。
2. 布线难题:“明线难看,暗线难凿”
老楼无预留网线管道,改造时面临两难:
•走明线(贴墙网线、线槽)影响美观,居民或租户抵触;
•凿墙走暗线需物业审批,且可能破坏墙体结构(如老楼承重墙),施工成本高。
3. 设备老化:新老设备 “不兼容”
多数老旧楼宇仍在用 5 年前的单频路由器(仅支持 2.4GHz),与新设备适配差:
•新手机、笔记本支持 Wi-Fi 6,但老路由器仅支持 Wi-Fi 5,速率跑不满;
•部分办公楼还在使用百兆交换机,即便升级千兆宽带,终端速度仍被限制在 100Mbps。
4. 多设备并发:“一用就卡”
老旧居民楼多为合租或多代同住,办公楼工位密集,设备连接量激增时:
•20 人同时连 1 台老路由器,视频通话卡顿率超 50%;
•某老旧办公楼因路由器带机量不足(仅支持 30 台设备),员工只能轮流连网,办公效率下降 20%。
二、分场景解决方案:低成本实现全覆盖
![]()
三、改造避坑:3 个关键注意事项
1.不盲目追求 “高端设备”:老旧楼宇无需选万兆 AP,Wi-Fi 6 的 AX3000 规格(速率 3000Mbps)足够,性价比更高;
2.优先 “无线替代有线”:能用电力猫、Mesh 无线回传的,就不凿墙布线(某小区用电力猫方案,施工周期从 7 天缩至 1 天,成本降 60%);
3.提前测试信号点位:改造前用手机测信号弱区(如卧室角落、楼梯间),在这些位置优先部署 AP 或电力猫,避免 “改后仍有死角”。
案例:某 90 年代办公楼的改造效果
改造前:会议室网速仅 30Mbps,20 人同时办公就卡顿;
改造方案:部署 2 台 PoE 吸顶 AP+1 台千兆交换机,利用原有网线(无需新增布线);
改造后:全楼 Wi-Fi 覆盖率从 65% 升至 99%,50 人同时开视频会议,速率稳定在 200Mbps 以上,员工办公效率提升 30%。
结语
老旧楼宇网络改造的核心不是 “砸钱换设备”,而是 “因地制宜选方案”—— 用无线技术解决布线难题,用中端设备满足实用需求,用精准点位覆盖消除信号死角。例如北京维实嘉业为某老旧写字楼提供了网络优化服务,通过部署PoE吸顶AP与千兆交换机,在不破坏墙体的前提下,成功解决了多设备并发卡顿与会议室信号死角问题,使办公网络稳定性提升40%以上。只要避开 "凿墙布线""设备过剩" 的误区,就能以低成本实现稳定网络覆盖,让老楼宇也能跟上数字化节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