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医病,更要医心”。对于神经内科专家刘新来说,这无疑是她工作的生动写照。
作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新带领团队通过“多维度治疗”方法,突破传统医学的局限,开启了身心健康的新篇章。在这里,医生们除了专注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还致力于解决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心身共病问题。
她始终坚信,医疗不仅是技术的挑战,更是对生命和心理的全面关怀。她所在的神经内科团队,努力使患者从身心疾病的困扰中逐步康复,重获健康与活力。
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刘新(左一)
身心疾病
推出多模式、综合治疗手段
“情绪问题(焦虑障碍、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躁狂)、中小学生的厌学、亲子关系紧张、婚姻家庭问题、各种睡眠障碍(失眠症、睡眠过多、睡眠行为异常、梦魇等)都是我们病区的特色诊治方向。”刘新表示。
她进一步介绍说:“我院专门开设了睡眠门诊、心身(睡眠)门诊,配备了多导睡眠监测、便携式睡眠筛查等多种精准的监测方式,并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失眠治疗仪)、中医治疗(耳穴贴压、芳香疗法、灸法)、心理治疗(睡眠行为治疗)、精准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等多种方式来解决各种睡眠问题、情绪障碍的问题,很多患者睡眠及情绪问题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所有患者可以通过正规治疗后回归到正常睡眠及拥有良好心情,并且能够告别长期服药及滥用药物。”
她举了一个例子,提到一位30岁左右的患者,因失眠持续了半年,近一月每天仅能睡一两个小时,看到电脑脑袋一片空白,无法胜任工作,对自己的孩子也无心关心、对生活失去信心,伴有头昏、心慌、心悸、坐立不安、全身乏力。该患者通过准确的评估后,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选择最佳靶点、参数)、电刺激、中医辨证治疗和心理治疗,经过两周左右的治疗,患者症状改善非常明显,患者症状三个月后完全康复。患者诊断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通过正规、规范的治疗,患者完全恢复。“但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患者由于不正规的治疗反而让疾病反复、复杂,困扰着患者。”
刘新指出,心身疾病往往被忽视,“比如:反复发作心悸、心慌、反复胃肠道不适、腹痛、腹胀(胃肠镜正常);长期头昏、头脑不清醒等患者,反复肢体阵阵麻木、全身游走性疼痛、发作性气促、呼吸困难等,我们需要警惕心身疾病,现在综合医院里面,共病患者尤其显著。例如,冠心病患者合并情绪障碍,肿瘤患者伴随睡眠障碍、车祸后患者的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综合征、痴呆等)往往会影响情绪脑区,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长期生病的患者会因为病痛后引起情绪障碍,这更需要我们医生早期去识别,结合综合性治疗,才能让患者能够更快恢复不适,减少住院时间,减轻家庭负担。”
认知障碍
全程管理体系
刘新表示,“作为国家级高级认知中心建设单位,我院开展了认知障碍患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易体痴呆、梅毒性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等)的全程化管理,从精准诊断及治疗(基因监测、生物标志监测、多模态磁共振等)到全程的照护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帮助家属,减轻家属的焦虑,教会他们怎么去照顾患者,我们的理念是‘用心去点亮每一个患者及家属’。”
“我们尊重每一位患者,我们也用专业去爱护每一位患者。”她回忆起曾接诊了一位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这位80多岁的老人走路不稳,生活中依赖助行器,因而对疾病感到非常低落,觉得自己的人生变得毫无希望。病人开始拒绝进食,几乎10多天不吃不喝,不与人说话,身体日益消瘦,家人十分焦虑。入院时家属带着质疑的态度,拒绝鼻饲帮助,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每天加强了患者心理治疗、配合小剂量药物治疗及神经调控治疗,在医护团队悉心地治疗下,患者露出笑脸,与医护谈心、谈笑,自己借助助力器走路。
从医感悟
技术提升与人文关怀并重
从事医生工作23载,在自身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刘新从小立志学医,虽然辛苦、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但是因为热爱这个职业,尊重每一个生命,因此她坚信,技术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持续努力的方向,坚持一辈子学习,同时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也是她终生的事业。同时她深知,只有积极向上、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才能真正地为患者保驾护航。
“每一份多模态影像图片,我们团队都会仔细地看图、讨论,比如痴呆患者的特殊的影像学表现,我们都会仔细分析。”刘新说:“精准诊断、最前沿的治疗手段我们都会尽可能地提供给患者,比如:数字化认知情绪康复、脑机接口技术、神经调控技术等,科研、临床、教学并行,希望能够将更多的科学研究转化为临床技术,让更多患者获益。”
医生的健康忠告//
1、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各种疾病(心身疾病及神经内科疾病)的首要措施,建议大家注重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不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并多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
2、关注并调控好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心脏健康,这样可以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3、患病后要看到希望的曙光,不要让自己蜷缩在很痛苦的地方,遇到困境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曙光就在前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