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早我们吃的什么饭?”
“妈妈,大夏天的穿秋裤干什么!”
“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能告诉我怎么回家么?”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其实,让很多老年人谈及色变的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突然发作,以上记忆减退、做事能力减退、定向力差等早期症状足以引起人警惕。威海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刘嫣然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无法根治,但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显著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快速恶化,“若市民怀疑自己或家人出现类似症状,切勿忽视,及时就诊是首要选择”。
今年80岁的刘老太太(化名)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在威海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一星期,两个月之后复查时,其认知能力已出现明显改善。“老人初诊时对家人依赖度极高,基本丧失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连最简单的基础问题都需要家属代为回答。”刘嫣然回忆道。针对老人的情况,科室制定了中西医协同的治疗方案: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老人“虚症” 的体质特点,采用补肾填精的中医治疗手段,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推拿等。其中,针灸治疗以通调脑络、醒神开窍为核心,选取四神聪、百会、风池、内关、足三里等基础穴位,并根据证型灵活加减——如髓海不足型配肾俞、大钟以加强补肾填精功效,瘀血内阻型配膈俞、血海以实现活血化瘀作用。
除药物治疗外,认知能力训练也是康复的重要环节。住院期间,脑病科医生每天会为刘老太太布置针对性任务,如“记住早餐吃的食物”,引导其看报纸、翻照片,或通过拼拼图、搭积木等方式锻炼大脑功能。“认知能力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在家人的配合下,从饮食、睡眠、运动、日常沟通等多方面开展日常化锻炼,才能持续见效。” 刘嫣然强调。
对于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误区,刘嫣然特别澄清:“目前干预的核心目标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要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相结合。即便患上该病,只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善护理’,就能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她呼吁,若家人或朋友出现疑似症状,切勿逃避,及时带其就医,“守护记忆,就是守护爱与陪伴”。
据悉,威海市中医院脑病科是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以中风(脑梗死、脑出血)、头痛、眩晕、不寐(失眠)、颤证(帕金森病)、痴呆(血管性痴呆)、癫痫及血脂异常等病症为诊疗特长。多年来,科室始终立足于辨证施治,坚持 “绿色诊疗 辨证施治” 的治疗特色,在发挥传统中医优势的同时,紧跟临床医学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西医诊疗技术,建立并完善了中西医并举的协同诊疗模式,为脑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