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不完”
变成了“不够烧”
#城市矿产#
10多年前,“垃圾围城”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何处理好垃圾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然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垃圾被重新定义为“城市矿产”,焚烧发电、再生利用等技术逐渐成熟,使得垃圾处理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
01
垃圾为什么要焚烧?
有哪些优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所确立的垃圾处理原则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前世界上对于垃圾的处理存在多种模式,主要包括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等,这些垃圾处理方式各有其优点。
卫生填埋:投资低,但存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并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可能;占地大,选址困难。
堆肥:投资不高,但存在臭源易扩散、重金属污染难以控制等问题,堆肥质量也不稳定。
垃圾焚烧:相对于前面两种方式,占地面积小,可以大大减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烟气和污水经过处理,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很小;产生的热力可以用来发电,是最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的处理方式。
此外,生活垃圾中存在大量的可燃物,利用生活垃圾代替煤作为燃料,在焚烧炉内进行燃烧、发出热量并产生蒸汽,既可以发电,也可以热电联产或直接供热。对生活垃圾采用焚烧发电(供热)的方式,不但处理了生活垃圾,而且还节约了国家的不可再生资源——煤或燃油,同时弥补了我国电力的不足。
02
焚烧如何成为
国内垃圾处理的主流?
中国的垃圾焚烧产业起点并不晚,1985年,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就从三菱重工公司成套引进了2台垃圾焚烧炉,但由于当时的生活垃圾热值低,项目运转起来并不顺利。到了本世纪初,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的热值才水涨船高。
2005年,垃圾焚烧厂中出现BOT模式,即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为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相关企业享受并网、上网电价优惠,电网企业需要全额收购垃圾焚烧项目的上网电量。大量企业开始进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
2016年,生态环境部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施了基于“装(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树(显著位置竖立污染排放数据显示屏)、联(企业自动监控系统要与环保部门联网)”的相关监管政策,强化了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2020年1月1日,生态环境部上线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公开平台”(以下简称“焚烧发电厂监测平台”),让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全国任一垃圾焚烧厂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以及影响二噁英产生的炉温数据。
在垃圾焚烧厂监管政策逐渐成形时,垃圾焚烧也被确定为中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导方式,垃圾焚烧炉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出现。
根据焚烧发电厂监测平台上公布的国内各个在运营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焚烧炉设计处理能力,从2016年的每天能处理23.8万吨增长到了2024年的116.6万吨。如果按照住建部颁发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垃圾焚烧炉的理想年运行小时数为8000小时(约为333天次)计算,那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垃圾焚烧设计能力已达到了3.88亿吨一年,超过了城区生活垃圾的清运量。
万万没想到的是,10多年过去了,随着垃圾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内的垃圾处理已经从当初的“烧不完”变成了“不够烧”,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抢垃圾”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垃圾焚烧炉烧垃圾的速度超越了城区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速度。据介绍,焚烧发电厂监测平台上2138座垃圾焚烧炉2024年的运转情况,其中有1267座正常运转时间超过了全年的90%,比例为59.2%。
03
如何改变这种
“垃圾不够烧”的局面?
面对垃圾焚烧厂“吃不饱” 的困境,行业内积极探索破局之道,为可持续发展寻找新方向。
1、对焚烧炉进行技术升级,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阶段性的富余能力,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跨区域调配垃圾也成为一种趋势。在一些区域,焚烧厂可能过剩,而在另一些区域,垃圾处理能力可能不足。这需要更强的区域协同和规划,实现垃圾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当地已经采取 “市级统筹、等量置换、就近处理,跨区协同、适度补偿” 等原则,对生活垃圾进行跨区调配,既缩短了运输距离,又提高了焚烧厂产能利用率。
3、重新挖出深埋地下多年的陈腐垃圾。重新开挖出的陈腐生活垃圾由于热值太低,不能直接被送到垃圾厂焚烧,而是先要被运到辅助车间,进行沥水、筛分等处理工序,按照重量不同,分为重质的腐殖土和轻质的生活垃圾。经过处理的陈腐垃圾,将主要用于场内回填和园林绿化用土,其余部分则进入焚烧厂。
4、主动出海挖掘更多的商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运的垃圾焚烧项目已经超过50个,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东南亚。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英国、法国等在逐步和中国企业合作垃圾发电项目、引进新垃圾焚烧生产线。
来源:澎湃新闻、央视财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