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yde是一名瑜伽老师,已经拥有10年教学经验。通过跟会员们交流,他发现很多练习者对于瑜伽练习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区。
误区一:练阿汤很难,练阿汤要自律!
Clyde是一名阿汤练习者,曾经去过印度阿汤总院跟随掌门人练习,虽然他曾经中断过练习,幸好,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
他觉得练阿汤可以不自律,早上起不来,可以下午练,下午没时间,也可以晚上练,只是不要练那么多体式。
他的妈妈50多岁,花了2年时间,练到站立体式。她大多数时候,都在家练习,没有比较,就只是练习。如今,她之前的腰疼不再犯了,还有了很多跟儿子交流的话题。
阿汤带给他妈妈的这些改变,让他很是欣慰。“其实,不是阿汤需要我们去练习,是我们需要阿汤这套练习。”
误区二:练阿汤,一定要多拿体式,练到二序列,才是练得好!
很多练习者的身体条件还不错,做阿汤练习,就是一直往后练,练到二序列。我听过她们聊天时提到,“下午4、5点,我在沙发了,都没力气做饭了!”
Clyde认为,若是练习者呈现这种状态,说明阿汤练习对她变成了消耗。“我们的身体就像电车一样。练阿汤,我们是去充电的,充满电之后,回家的状态会更好,更有活力,睡眠质量会提高,这是一种好的阿汤练习状态。”
如果练完之后,回家筋疲力尽,反而需要休息,也许练习的强度太大了。他甚至听会员说,练完要泡点西洋参。他觉得这样并不好。
“练习瑜伽,不是为了让我们的筋越拉越长,身体越来越好,瑜伽更多改变的是我们的想法和认知。哪怕通过简单的呼吸,让我们的意识变得更为轻松,都是极好的!”
误区三:练瑜伽,设定很高目标,做不到,就会否定自己,人越练越紧张!
Clyde发现很多会员长期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比如有些人生活中会用两倍速看视频;有些人在课堂上,看到别人能做到某个体式,自己做不到,就会莫名地紧张,还会追着老师提问,晚上回家加练;更有甚者,因为约了一节略有挑战的课程,导致前一晚失眠。
对于以上种种,Clyde有一句总结,“她们把瑜伽练习变成了一个奥林匹克的比赛,感觉明天就要上战场的感觉。”他很清楚,这种状态不太对,离瑜伽练习的意义相去甚远。
他自己是一个在生活中极具松弛感的人。他很喜欢坐在路边,看来来往往穿梭的车辆,他觉得这是一个放松的过程。
而这样的行为,在他的会员眼中,多半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时间本来就是拿来浪费,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最好不要去定义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因为很多事情都没有意义。”
在他的课堂上,他只想让练习者能放松下来,他总会提醒会员,上课时要放松一点,不需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千万不要给自己设定KPI。既然花钱来练习,最好能享受这个放松的过程。
![]()
平时,他会教阿汤,教流,课上也会有一些偏难的体式。这时,他会强调,会员做简单的体式说不定比做更难的版本要更有收获。若是做不到头倒立,那么无需往上跳,可以只练习海豚式;如果推轮式腰疼,手臂伸不直,倒不如只做桥式的练习。
这样的提示,并非他的空想,而是来自他的亲身体验。有段时间,他没有规律地练习阿汤,就会馆里上其他老师的课程。
碰到一个体式的简单版本与难一点的版本,他直接就选择简单版本,因为他想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这些简单的动作。事实证明,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并不轻松。
“我想让会员知道,不要去在意别人的评价。所有的瑜伽练习不是谁的体式做得深,谁就很高级。如果会员的身体状态能保持在一个很优质的状态中,哪怕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都是很好的。”
另外,Clyde觉得瑜伽练习固然重要,但生活中很多事情比瑜伽练习更重要,或者说,离开瑜伽垫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瑜伽。
去年冬天,成都有一个月没有太阳,突然有一天,下午2点多,太阳出来了。3点钟,他有一节瑜伽课,差不多上到3:45,他跟会员说,“今天的课提前结束,希望大家都能出去晒晒太阳。成都好久没出太阳了,现在出去晒太阳比做瑜伽练习更重要。”
于是,会员们都高兴出去晒太阳了,因为大家心里清楚,冬天成都的太阳可谓是限量版,能感受阳光洒在身上,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