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加大群众科普宣传力度,花都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花都区融媒体中心在本微信公众号开设“每周科普”专栏。
专栏将围绕花都区科普宣传工作重点,通过定期发布优秀科普作品,以科学实用、及时高效、通俗易懂为目标,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第344期
爱吃河粉、米粉、粿条的小伙伴
近期要特别注意了↓
近期潮湿多雨和高温的天气
让河粉、米粉等湿粉
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进而产生米酵菌酸
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近日
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
湿粉类食品包括粮食加工品和淀粉及淀粉制品两大类别,具体品种有河粉、陈村粉、粿条、濑粉、湿淀粉等,广受消费者青睐,但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毒性非常凶猛
1毫克即可致命
微生物污染风险
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最适生长温度为36~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28℃,其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毒性极强,120℃加热20分钟仍难破坏。食用后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超过保质期易产生毒素
湿粉类食品水分含量高,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超过保质期易产生毒素米酵菌酸,冷藏冷冻条件下(≤4℃)只能减缓细菌繁殖和产毒。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米酵菌酸中毒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且尚无明确的特效救治药物。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正常的家庭烹饪方法难以消除,进食后即可引发中毒,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要1毫克即可致命。
如何科学选购?
看感官性状
湿粉类产品必须采用密封包装,不得以扎口形式包装或扎孔,选购时,应注意检查确认外包装完整无破损、泄漏、胀袋现象,产品感官性状正常,不购买酸馊味、霉味或化学异味,发黏、拉丝、结块或未冷藏储存的产品。
查标签信息
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商家选购,拒绝购买无标签、标签不全或保质期模糊的散装湿粉类食品,保质期在24小时内的产品,生产日期标注应精确至小时。
验产品资质
可根据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者、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查询(网址:https://spaqjg.e-cqs.cn/spscxk/)。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正规渠道购买
应选择资质齐全、储存条件良好、卫生条件符合要求的商超或市场等正规可靠渠道购买,购买时尽量选择小包装,避免反复冷藏。
贮存规范
湿粉类食品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购买湿粉类食品后应冷藏储存,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常温存放;开封后应尽快食用,发现包装破损或胀袋的湿粉类食品不要食用。
食用安全原则
对于超过保质期的湿粉类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即便感官性状看似正常,无发酸发臭等变质现象,也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中毒后如何应急处置?
中毒识别
食用后30分钟—12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血尿、意识障碍、休克。
紧急处置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并保留剩余食品样本,送医时声明“疑似米酵菌酸中毒”。
发现以下问题请立即举报
散装湿粉类食品未冷藏销售;
销售无SC编号的湿粉类食品;
销售过期的湿粉类食品;
产品篡改生产日期或保质期。
请消费者科学选购、规范贮存、安全食用,共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
转发,周知!
来源:广东民生DV现场、南方日报、南方+、央视视频客户端
编辑:花无缺
“花都融媒视频号”内容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