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的问题,比仇恨严重一万倍,本质上是生存斗争,是几乎无解的。
有人也问过我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放下仇恨?
我说——不是中国不肯放下仇恨,而是日本不肯放弃入侵中国。
![]()
这话听着扎心,却是实话。你去翻1931年到1945年的历史,日本关东军为什么要占东北?东三省的煤矿、森林、黑土地,哪一样不是他们眼里的“生存资源”?他们喊着“大东亚共荣”,实则把中国当成了转嫁国内危机的“殖民地”——本土资源匮乏,就来抢我们的;国内市场饱和,就来占我们的。这哪里是简单的“仇恨”?是把刀架在别人脖子上,抢人家的活路。
你以为现在就变了?去年我去东京出差,在一家书店看到本畅销的历史书,里面写“南京事件是局部冲突”,把731部队说成“医学研究单位”。旁边还摆着本《海洋战略》,大谈“日本需要开拓西太平洋生存空间”,配图里的航线图,密密麻麻全围着中国的东海、南海转。这跟八十多年前他们喊的“生命线”,有啥本质区别?
不是我们揪着过去不放。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位叫李秀英的幸存者,当年被日军捅了37刀,肚子里的孩子没保住。她晚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恨单个日本兵,我怕的是他们国家把杀人说成‘功绩’。”你看,老人怕的不是过去的血,是未来可能再流的血。就像邻居家曾经闯进你家,杀了人抢了东西,现在不仅不认错,还天天擦刀,对着你家院墙比划,你能睡踏实吗?
日本有个学者叫井上清,他写过《日本军国主义》,里面说“日本的扩张基因,藏在资源匮乏的焦虑里”。这话不假。从明治维新到二战,他们的每一次“崛起”,都伴随着对周边国家的掠夺。现在经济停滞了,又开始在钓鱼岛、台海搞小动作,拉拢周边国家围堵中国——说到底,还是想通过挤压中国的生存空间,给自己找活路。
有人说“要向前看”。可向前看的前提,是对方得承认走错了路。德国总理跪在犹太人墓碑前,所以欧洲能跟德国和解。日本呢?首相年年去靖国神社拜战犯,教科书里把侵略写成“进出”,连个正经的道歉都抠抠搜搜。这种态度,不是“放下过去”,是想把过去的债一笔勾销,好下次接着抢。
我爷爷参加过湘西会战,腿上留着日军刺刀的疤。他临终前说:“不是咱记仇,是豺狼没改掉吃人的性子。你喂它肉,它觉得你好欺负;你手里有枪,它才不敢龇牙。”这话说得糙,却道破了生存斗争的本质——不是我们要仇恨,是对方的行为,逼着我们不能放下警惕。
看看现在的世界,资源就那么多,生存空间就那么大。日本要是真能正视历史,踏踏实实跟邻居合作,谁愿意天天提过去的苦?可他们偏不。这不是仇恨的问题,是中国要活下去,就必须看清:有些威胁,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开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