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们只是坏又不傻:日本人的“切腹”,大多就是装装样子

0
分享至

最近这阵子,大家都在讨论《南京照相馆》中伊藤秀夫切腹自杀的场面。他的那个怂样,似乎和人们印象中的武士道切腹自尽有些不同。

伊藤惊恐的瞪大眼睛,咬牙切齿的把短刀往肚子上一插。

接下来,满头是汗的伊藤哼哼唧唧的叫唤着,手就是动不了。

求死又怕疼,求生欲和荣誉感一起不停的折磨着他,非常的滑稽。

旁边的军官似乎早已经料到了这种情况,马上走过来拉紧枪栓,一颗子弹给了他个痛快。

其实,按照日本传统切腹的规矩,如果人真坚持不住了,也应该用长刀砍掉他的脑袋,以帮助求死者完成这个仪式。即,所谓的——介错。

但给伊藤的介错,却用的是手枪。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分析,伊藤秀夫是贵族后裔(“伊藤”这个姓氏可以追溯到藤原氏血统,“秀夫”也属于世家子弟才会起的风雅之名),他还是海军世家出身(伊藤的爷爷是参与中日甲午海战的高级指挥官)。在旧日本,海军可是妥妥的军中贵族。

因此,伊藤之死不能搞得动静太大,否则没法给他家里人交代。长官并未对他进行砍头式的“介错”,而是让伊藤摆了个姿势,然后一枪崩了他。



不过,如果你稍微查阅一下历史资料就会发现,那些死掉的侵华日军,无论职位高低,全都是以骨灰的形式运回国并交到家人手中的。

你看,这是1946年的日本东京火车站,一名刚从战场被遣返的日军。手里正拎着他阵亡队友的骨灰。



好了,咱们还是回到话题上来。

这里不得不感叹,导演还是非常懂日本文化的,怪不得日本外务省都破防了。

实际上,伊藤秀夫这种切腹场面放在当年的日本军政界之中,还真的不新鲜。

那时候,用枪“介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普遍选择。

而且,即便都是日军,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像伊藤秀夫那样选择“切腹”形式自尽的。

甚至可以说,在曾经的那段岁月里,切腹自尽也属于一个特权,一种非常崇高的死法。身份不够格,就去切腹,往往还会遭到鄙视和耻笑。

在明治维新前的幕府时代,只有贵族阶层——将军、大名、武士阶层才有资格去切腹。

并且,他们还讲究——条件允许的话,必须要用祖传的切腹工具!



所以,一般的日本平民小老百姓,要求想死的话,只能选择去上吊、跳海、跳井、吃老鼠药什么的.....毕竟,身份限制了死法。

可为何一些“有身份”的日本人总会前赴后继的选择切腹呢?

原来,在日本神道教的理论中,人的灵魂归“米神”管理,米神就存在于肚子里(吃饱饭才有灵魂?)。要想以死明志的话,就得自己动手把肚子剖开,把肠子肚子捋出来,以表示主动将灵魂展示给人们看....



他们讲究,在肉体的极度痛苦中得到所谓的“精神上的升华”。即,江户时代(1603-1868)日本儒学家山鹿素行的那套切腹理论——“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更离谱的是,按照日本的“切腹古法”,共分——“一字切”、“十字切”、“三字切”这几种操作。越高贵的阶层往往也会选择越痛苦的切腹形式,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荣誉。

换句话说就是,你身份越高,死的就得越痛苦。

比如,1912年,明治天皇病逝,当时被称为“军神”的乃木希典就跟老婆一合计,特意选了天皇出殡的那天,双双在家中切腹自尽,以此来表白自己的忠诚。

他们两口子,用的就是非常痛苦的——十字切。具体手法是,左进,往右拉,拉到右边再向右下拉一刀,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当然,说是这样说的,具体怎么操作,那就不知道了。

因为,从近代开始,切腹的操作,已经变成了说是一回事儿,做是另一回事儿了。

人的腹部神经很多,对外界刺激也异常敏感,所以切腹自尽的过程是异常痛苦的。

而且,即便是捅破了肚皮,人也不会立刻就挂掉,得搁那得痛好久。

不管什么情况,搁那嗷嗷的嚎一宿,确实不体面。

在日本,这种“不体面”,比天都大。

于是,为了“优化流程”,从江户时代开始,切腹现场有了介错人,专门负责用长刀砍头,好给事主一个解脱。



从那时起,切腹者基本上把刀(最好是祖传的)往肚子里一捅,然后就留给介错人发挥了。

甚至还发展出了“扇子腹”——用扇子替代短刀装模作样的在肚子上比划一下,全靠介错人一刀砍脖子。

只有极少数武士能拼到最后一口气,坚持嘟囔着“无需介错”。这种情形非常罕见。



那么,这样一来就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毕竟,砍头也是一门功夫。即便那些手艺高超的介错人,也不保证回回都能做到一刀两断,给个痛快(这个可以参考三岛由纪夫切腹的过程,后面会简单说)。



更何况,在很多情形下,介错人都是临时拼凑的,可能也没什么介错经验。甚至还有切一半介错人被吓跑了的情形。

这样的话,切腹的场面就会显得很不“武士道”了。

怎么才能又快又体面的结束事主的痛苦呢?

那自然是枪了。

而且,别说是伊藤这类中下层军官,连日本海军大将南云忠一这样的司令官切腹时(他是珍珠港事件的主要实施者),用的都是手枪介错。



然而,问题又来了。

日军的那种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枪)很不靠谱,由于其撞针材料较差,扣动扳机时经常断裂或者击发无力,导致子弹不能正常射出。



有很多史料记载,大量日军军官(士兵没那个资格)在切腹自杀时,介错人手上的王八盒子打不响,只能看着长官承受极大痛苦,疼的满地打滚,场面十分尴尬。

还有日军士兵选择直接用该手枪自尽,连开七八枪都未成功 。

或许是早就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1945年9月11日,东条英机自杀的时候,特意搞了一把德国人的柯尔特,还请邻居铃木医生专门在自己的心脏处画了圈。

但是他也没死成。

据当年的美国记者推测,东条英机的心脏是个“细长的畸形”,所以躲过了子弹。这一切,不排除都是东条和医生的完美谋划——柯尔特手枪和提前画好的这个圈,并非是帮他打中心脏的,而是帮他躲避心脏的!

毕竟,东条在美国宪兵一脚踢开自己房间门时,完全可以一枪自己爆了自己脑袋,或者把枪往自己嘴里一塞,保准会顺利挂掉。

(这是他开枪自杀后的状态,安全地倒在了自己座椅上,被美国大兵给抬走急救了)。



举枪自尽尚且如此勉强,更别说去切腹了。

事实上,别说东条英机,战败之际,日本军政高层,根本就没几个舍得去死的。

少数选择去赴死的,几乎也只有前陆相阿南惟几采用了切腹的形式。

在天皇宣布投降的当天,阿南惟几用了整整一宿的时间,泡澡、喝酒、写遗书,找熟人话别,搞了个很长的仪式,一直折腾到天亮,最后才恋恋不舍的剖腹自杀。



阿南惟几的介错,就显得非常“现代化了”。

原本阿南惟几要求无需介错,自己能行。结果一个多小时后,人们进屋准备去收尸,发现他还在血泊里挣扎。

他的弟弟竹下正彦又请来军医赶紧给老哥打了一针,这才送走了阿南惟几。

除了阿南惟几和“没死成”的东条英机,那段时间选择自杀的还有前陆相杉山元和前首相近卫文麿。

杉山元都没动刀子,而是直接用手枪朝自己太阳穴来了一下,当场毙命。显得很不传统。

前首相近卫文麿。这位皇族后裔,则选择了服毒自杀,以保“全尸”。



另外那些没打算死的,个个都求生欲满满。

比如南京大屠杀主使者之一谷寿夫,在监禁期间曾经试图假死越狱。直到1947年4月26日,被公开枪决当天,谷寿夫还在请求继续上诉。

当被告知上诉被驳回立即执行后 ,谷寿夫马上就软了。拉到南京雨花台刑场的谷寿夫,惊恐的把裤子都尿湿了。



当然,这些统治层里最不舍得死的,还得是数裕仁天皇了。

1945年9月27日,他主动登门拜访了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

此后,裕仁天皇各种场合解释,说自己只是日本军部的“傀儡”,他本人是很反感军国主义的,而且一直非常反对战争,也在尽可能地避免战争的发生,但是无奈个人势单力薄...



最终,作为利益交换,美国人答应不追究天皇和整个皇族的战争罪。其中就包括了南京大屠杀的真正幕后元凶,裕仁天皇的姑父香宫鸠彦王。

香宫鸠彦王享尽人间富贵,80多岁的时候还能出门打高尔夫。后来一直活到了94岁,平安终老。



现代日本的最后一次正式切腹,发生在1970年11月25日。

极右翼作家三岛由纪夫在试图为军国主义招魂失败后,为了所谓的“唤醒”日本人,在极右翼团体“盾会”成员的协助下,切腹自杀。

这是三岛由纪夫(中间坐着的那个)和他的“盾会”骨干。



或许是由于这门手艺失传了一段时间,三岛由纪夫的求死之路非常不顺利。

按照传统,他在脑门儿上系了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头巾,用白色的布将预备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紧紧地裹住,高呼三声“天皇万岁”后,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从伤口流了出来。

按程序,现场的两位助手立即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进行介错。

尴尬的是,“关孙六”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期间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

学习过居合道的贺浩靖赶紧接过“关孙六”,进行了第四次介错,这才成功砍死了三岛由纪夫。

之后,现场的一名助手也高呼“天皇万岁”切腹自杀(同样是由古贺浩靖进行介错)。

事后,其它三名成员因“委托杀人罪”被各判处四年的有期徒刑。

日本政府也再次明确立法,规定切腹和协助切腹均属于违法行为,“介错人”将等同于“故意杀人罪”。

(三岛由纪夫等人的切腹现场)



总之,在现代媒体的曝光下,所谓的切腹“仪式感”算是碎了一地。三岛由纪夫之后,再右翼再狂热搞武士道的日本人,也都舍不得去切腹了。

毕竟,这种操作几乎谁都做不到,但他们偏偏就是不承认,整个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搁到当下的日本人,打打游戏,看看av ,逛个风俗店,干啥不比这个强。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全运最后一舞:首秀3-0又美又能打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全运最后一舞:首秀3-0又美又能打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0 14:41:39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0.74% 光伏板块逆势上扬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0.74% 光伏板块逆势上扬

财联社
2025-11-11 11:35:06
惊艳!你绝对想不到的日常穿搭搭配技巧!

惊艳!你绝对想不到的日常穿搭搭配技巧!

独角showing
2025-11-11 13:41:41
中方说到做到,制裁暂停一年,特朗普没想到,李在明成了最大赢家

中方说到做到,制裁暂停一年,特朗普没想到,李在明成了最大赢家

军机Talk
2025-11-11 14:33:38
王自如建议抓紧买手机:明年手机或涨价

王自如建议抓紧买手机:明年手机或涨价

鞭牛士
2025-11-10 13:52:05
3岁幼童误拿泡泡糖母亲赔偿60元 超市称孩子还偷了数千元商品?好想来回应

3岁幼童误拿泡泡糖母亲赔偿60元 超市称孩子还偷了数千元商品?好想来回应

闪电新闻
2025-11-11 11:06:38
屁股大女生的时尚逆袭!高腰紧身牛仔裤搭蕾丝背心,臀型饱满有致

屁股大女生的时尚逆袭!高腰紧身牛仔裤搭蕾丝背心,臀型饱满有致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1 11:37:32
乌克兰证实“半人马座B1”坦克歼击车参战 意大利暗戳戳提供军援

乌克兰证实“半人马座B1”坦克歼击车参战 意大利暗戳戳提供军援

hawk26讲武堂
2025-11-11 14:38:33
蒋介石日记几乎骂遍了所有人,包括宋美龄,唯独对周恩来保持风度

蒋介石日记几乎骂遍了所有人,包括宋美龄,唯独对周恩来保持风度

海佑讲史
2025-11-11 12:30:05
英国已做好准备,随时参战,它的动机是什么?

英国已做好准备,随时参战,它的动机是什么?

高博新视野
2025-11-09 17:03:08
侄女跟我生活15年,哥哥一家来了,侄女塞我一张纸条:什么都别答应

侄女跟我生活15年,哥哥一家来了,侄女塞我一张纸条:什么都别答应

荔枝人物记
2025-10-27 21:55:07
乱了!日本领土危机浮现!不光是琉球,原来连北海道也不是日本的

乱了!日本领土危机浮现!不光是琉球,原来连北海道也不是日本的

凉羽亭
2025-11-11 10:26:18
重庆通报:初步判断被污染,正全面排查

重庆通报:初步判断被污染,正全面排查

澎湃新闻
2025-11-11 01:01:05
2-1!3-1!东亚两强爆发,日本力压葡萄牙夺第一,韩国不败出线

2-1!3-1!东亚两强爆发,日本力压葡萄牙夺第一,韩国不败出线

绿茵舞着
2025-11-10 23:38:34
陕西多地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

陕西多地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

鲁中晨报
2025-11-11 13:47:02
武大“永远的校长”刘道玉去世,他被免武大校长的真实原因解禁

武大“永远的校长”刘道玉去世,他被免武大校长的真实原因解禁

神州扫描
2025-11-10 09:58:55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拓媒:斯普利特没有比卢普斯了解杨瀚森,因此连续让他不上场

拓媒:斯普利特没有比卢普斯了解杨瀚森,因此连续让他不上场

懂球帝
2025-11-11 10:57:19
老人出现三种状况,暗示生命开始步入倒计时,早知道早做打算

老人出现三种状况,暗示生命开始步入倒计时,早知道早做打算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0 08:54:31
湖人生涯首扣,东契奇对黄蜂上演双手暴扣,为25年的第2次扣篮

湖人生涯首扣,东契奇对黄蜂上演双手暴扣,为25年的第2次扣篮

懂球帝
2025-11-11 10:57:16
2025-11-11 15:23:00
黄娜老师 incentive-icons
黄娜老师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是本人
1458文章数 119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血脉和冠姓权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静奢风,有品位的都在穿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语音课09:你总是偏向伊丽莎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