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创下21年12月17日以来的新高了!
每日雷打不动万亿以上的成交额,市场交易热情跟随指数上涨只增不减。
![]()
注:数据来源于某专业数据平台,时间周期为2024.8.12-2025.8.12
大趋势明朗,指数普涨,对咱们投资人肯定是好事,只要你身在权益市场,大概率吃到beta的收益。
但是,如果我们“贪心”一点,想进一步增厚收益,当前的市场环境还能做什么呢?
找日内的趋势,赚日内波动的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T0交易策略。
其实有一些量化私募在子策略中已经加入T0了,但是各家管理人所谓的T0策略到底怎么做的?做的好不好?
风云君今天就详细去剖析下股票量化的T0策略。
先来了解下股票T0交易
说到股票的T0交易,需要先明确一点,这不是真正的“T+0”交易。因为A股是“T+1”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次日才能交易。
所以这里说的股票T0交易其实是建立在“T+1”规则下,利用已有持仓(底仓)在当天实现先卖后买、或先买后卖的日内回转交易。捕捉微小价差交易机会,比如Tick级或者分钟级别,日内多笔交易积累收益,整体具有高胜率、低赔率特点。
股票T0交易的基础操作手法包括两种
其中有正向T0交易,即在底仓基础上,开盘后股价冲高卖掉部分仓位,收盘前在相对低点再买回相同数量的仓位,赚取差价同时保持底仓不变。
而反向T0交易则是在底仓的基础上,开盘后股价走低时买入部分仓位,再等股价反弹后卖出赚取差价。
无论是正向T0还是反向T0,日内交易后都要保持底层仓位不变。
通常,根据持仓周期的不同,T0交易策略又大概可以划分短周期和中长周期两类
短周期T0交易策略:通常是在Tick级别或者秒级别的交易,持仓周期短,换手率更高。
策略基于逐笔委托、成交数据生成高频统计信号,捕捉由订单簿瞬间变化,如出现大单、撤单,或Tick级价格跳动带来的、转瞬即逝的微小价差,并在极短时间完成交易。每笔获利不高,日内多笔交易累积稀薄收益。
短周期T0交易需要最顶级的硬件、超低延迟网络以及最优的算法支撑。同时在成本上要求极为苛刻,需要控制佣金、印花税、冲击成本等交易过程中的成本,精准测算保证收益能覆盖成本,策略可容纳资金较少。
中长周期T0交易策略:通常为分钟或小时级别的交易,持仓周期相对短周期T0更长,换手率更低。
策略通常为结合Level2等数据和分钟级K线技术指标、短时资金流分析、快速事件解读等信号,捕捉由小级别的趋势延续、技术形态突破、小型资金流推动或事件驱动形成的几分钟内相对明确的价格波动,交易的价格波段更大。
策略对于技术、速度的要求低于短周期T0,通常类似卡方、非凸这类三方专业量化交易平台就可以实现。更追求策略逻辑稳定性,可以容纳的资金容量也更大。
除了在持仓周期、交易信号、技术要求等方面不同,短周期和中长周期T0策略在风控要求上也会有些差异。
通常中长周期T0交易持仓周期更长,风险主要来源于方向判断错误,所以需要有严格的单笔止损、仓位控制和波动率监控,风控阈值相对宽松,同时日内可以辅助人工监控。
而短周期T0交易因为持仓周期非常短,人工辅助监控几乎不可能,因此所有的风控逻辑必须内嵌在交易引擎中,在订单生成、发送、成交的每个环节实时介入,技术要求更高。
持仓周期是区分不同T0策略的关键指标,其底层逻辑因周期长短而截然不同。但无论是短周期还是中长周期策略,都面临着显著的交易难点。而量化机构在T0交易上其实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数据处理的广度和深度更突出:可以实时处理海量Level2、Level3行情数据,识别肉眼无法捕捉的订单流、大单冲击模式等信号
决策低延迟,快速响应信号:交易规则实现程序化,可以快速做出决断。尤其在Tick级交易中,1毫秒的领先可能意味着捕捉到价差或避免滑点损失
交易纪律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按照交易规则严格执行交易和风险控制,可以比较好的克服外界干扰,有效避免交易变形
无间断扫描全市场交易机会:归结于在数据处理上的优势,量化可以实时监控全市场股票的T0交易机会,在此基础上也更扩充了T0交易的规模容量
回到私募中来,当前量化股多的T0交易策略,主要有两种结构,风云君这里借用两个具体的策略来说明。
量化股多类T0策略
策略首先通过非线性模型去组合量价、基本面结合另类因子生成底仓的选股模型,全市场筛选股票,构建一个拥有约1000只股票的底仓。该部分每天约20%-30%会进行调仓,其余部分持仓维持不变。
在剩余不变的底仓成分股内,大约拿出总仓位10%比例的股票做T0交易,要求个股有波动大、交易量大、流动性好等特性。T0交易模型根据个股微观数据生成预测信号,捕捉分钟级别的交易机会。
再利用纳秒级别的低延迟系统,全天交易,盘中实时监控交易量、撤单、资金等风控指标。同时人工密切监控交易情况,一旦发生不符合预期的交易行为,会手动干预。
策略T0交易仓位平均占比10%,对标基准的相对总收益中,T0策略可以贡献10%。当然在市场成交活跃,价差交易机会更多时也会提高仓位占比,T0交易的收益贡献也会更高。
![]()
年内收益率44.93%,近一年收益率88.84%。
策略底仓换手较高,叠加T0交易后策略的整体换手率从年化双边100-150倍提升到200倍左右。中高频交易降低策略的波动,2023年底以来最大回撤只有10%左右,稳定性高于各宽基指数。
市场中性类T0策略
同样策略需要先构建市场中性底仓。
通过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去组合各类因子生成信号,其中以量价为主。再对标中证1000指数选取约500-700只股票的组合,同时利用IM对冲多头仓位,这样就形成了市场中性策略的底仓。
底仓换手率很低,每日调整约10%比例的持仓,另外在这90%仓位不动的仓位中选择其中大约40%的仓位做T0交易。依据高频时序策略捕捉股票端日内交易机会,实时预测、全天交易,持仓周期基本在1分钟左右,T0交易胜率高达96%。
其中,该策略需要特别关注一点。
因为策略定位是低波的市场中性策略,所以日内股票端做T0交易时,对应空头需要做调整,同时还需要做好多空两端的风控约束。
该策略全天在T0交易的全过程会严格运用Barra模型,同时补充自研的风险因子去做约束,具体行业偏离控制在3%以内,风格偏离控制在0.3倍标准差范围内。
如果盘中不严格进行风控,比如有风格、行业或多空市值敞口暴露,期间市场一旦有突然波动,都会导致策略净值异常突变。
![]()
年内收益率7.42%,近一年收益率14.09%。
T0在产品收益贡献上基本可以达到40%-50%,绝对收益率贡献大约6%,可以覆盖部分股指期货对冲的成本。
2023年4月以来最大回撤5.64%,主要因为2024年924行情中基差异常升水导致对冲端的浮亏,除此之外,净值基本稳定。
另外该策略在多个方面都可以做平滑净值的优化。
一方面,市场中性策略本身具有严格风控约束
其次,策略叠加T0交易后换手率达到年化双边150倍,高频交易平滑波动
另外在基差端做远近月合约的灵活使用,也平抑了空头端的波动
最终策略呈现出稳定性高,收益可观的风险收益特征。
这样看下来,股票量化和T0交易确实很适配。
量化本身在做T0交易上有优势,同时,股票量化策略因为有天然的股票底仓,提供了T0交易的基础。
另外两部分收益来源也互补,股票量化在选股上贡献收益,而T0策略则在交易侧贡献更多收益。
风云君也整理一些长期绩优的股票量化T0策略的私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风云君公众号,分享给你相关策略名单和产品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