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金金融产品丨港股创新药ETF(513120)

0
分享至

作者:于婧、王子薇

摘要

■ 投资逻辑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代码513120.OF)采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港股创新药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该基金于2022年7月1日成立,2022年7月12日上市。基金经理刘杰先生,超过20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目前管理在管产品19只,管理规模超840亿元,具备丰富的研究和投资经验。

港股创新药价值分析

在全球医药产业持续革新的浪潮中,创新药板块正逐步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港股创新药行业的核心投资价值源于估值历史低位与基本面加速改善的错配,形成较高性价比的配置窗口。业绩层面,港股创新药企业在利润端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式改善”格局,部分具备成熟商业化能力的龙头企业,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已成功实现净利润转正。政策层面,临床审批加速缩短了创新药的上市周期,医保谈判的量价平衡机制促进实现创新药企“降价-放量-增收”的良性循环。

港股创新药行业分析

政策对于创新药行业的支持已形成了一套全面且系统的体系,贯穿了从研发到商业化、从本土市场培育到国际市场拓展的全链条,为港股创新药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另外,凭借创新主体、服务支撑、资本枢纽三位一体的协同架构,港股创新药行业形成独特的生态护城河,尤其是港股“18A”通道突破了传统A股盈利指标的限制,打通从研发阶段融资到上市后价值释放的链条。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产品特色与优势

港股创新药ETF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成分股的高度聚焦和纯度,这使得投资者能够精准投资于最具成长潜力的创新药企业,而不必担心行业分散或非核心业务的干扰。截止2025年8月6日,港股创新药指数37只成分股平均总市值663.36亿元,整体指数成分股市值空间分布比较广泛,既包括市值千亿以上的创新药龙头,也不乏中小盘标的。从权重分布来看,聚焦港股创新药产业链,市场认可度更高、发展前景更为明朗的龙头个股权重较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企业。港股创新药ETF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全产业链布局,不仅投资Biotech公司,还覆盖CXO、基因治疗、医疗器械等创新药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置。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使港股创新药ETF能够充分受益于创新药行业的整体发展,不会因单一细分领域的短期波动而大幅回撤。对于希望长期布局创新药行业的投资者来说,这种“研发-生产-商业化”的全周期覆盖模式极具吸引力。

港股创新药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低风险参与Biotech赛道的方式,尤其适合中长期科技医药轮动策略。相较于直接投资个股,ETF能够分散风险,同时仍保持较高的行业Beta,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理想工具。在资产配置中,科技与医药通常呈现轮动特征:当科技板块过热时,资金可能流向估值更合理的医药股;而当医药政策回暖时,创新药又可能成为市场焦点。港股创新药兼具“科技属性”和“医药属性”,因此能够灵活适应市场风格切换。

港股创新药ETF在交易便捷性、成本效率和透明度上均具备显著优势,是A股投资者布局港股创新药主题的最优工具之一。无论是短线交易还是长期持有,都能通过ETF高效参与这一高成长赛道。

风险提示

海外降息进程不及预期、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带来的股票市场大幅波动风险。

基金相关信息及数据仅作为研究使用,不作为募集材料或者宣传材料。本文涉及所有基金历史业绩均不代表未来表现。

+目录

目录

一、 港股创新药价值分析

1.1 企业业绩增速、利润拐点、成本改善与政策催化

1.2 代表性龙头企业成长路径

1.3 港股与A股医药板块的估值差异、结构对比

二、 港股创新药行业分析

2.1 创新药行业发展阶段: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从本土市场走向国际化

2.2 政策支持路径:审批提速、医保准入机制、鼓励原创新药出口

2.3 港股创新药生态特色:Biotech企业活跃、CXO服务体系、港股Biotech 18A通道特征

2.4 国际化潜力:海外临床试验、FDA审批、出海市场空间等

三、 港股创新药

3.1 港股创新药ETF特色与优势

风险提示

正文

一、 港股创新药价值分析

1.1 企业业绩增速、利润拐点、成本改善与政策催化

在当前全球医药行业格局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港股创新药领域正经历着从底层逻辑到市场表现的全面重塑。这一变革不仅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为投资者展现出一片潜力巨大的战略配置窗口。

港股创新药企业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主要源于企业业务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创新驱动战略的成效显现。头部企业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展技术授权等多元化业务模式,越来越多的港股创新药企业凭借自身在特定技术领域的突破,与国际药企达成授权合作,将研发成果推向全球市场,不仅获得授权收入,更为企业带来了国际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为后续的业务拓展与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港股创新药企业在利润端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式改善”格局。部分具备成熟商业化能力的龙头企业,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已成功实现净利润转正。产品矩阵中既有纳入医保后迅速放量的成熟产品,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实现规模经济,也有新上市且维持较高定价的创新药物,两者相互配合,形成高现金收益与快速增长的有力组合,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而仍处于研发阶段的Biotech企业,虽然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随着研发效率的不断提升,通过优化临床试验设计、精准筛选研发靶点等手段,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亏损幅度逐步收窄,显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与发展潜力,利润拐点正逐步显现。在产品端,早期上市并纳入医保的创新药,借助医保的强大支付能力,实现了市场的快速渗透与销量的爆发式增长。销量的大幅提升带动了生产端规模效应的充分发挥,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配送,各个环节的成本均得到有效摊薄,单位制造成本显著下降。

政策层面,集采政策对创新药的豁免范围逐步扩大,使得更多处于市场导入期的创新产品能够避免短期内的价格竞争压力,得以维持合理的市场价格,为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推广争取到了时间与资金支持,确保了企业后续研发管线的顺利推进。临床审批加速政策则直接缩短了创新药的上市周期,让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药物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同时也加快了企业业绩兑现的节奏。另外,医保谈判的量价平衡机制日趋成熟,在合理控制药价的同时,通过促进药品销量的提升,实现“降价-放量-增收”的良性循环,推动创新药企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更注重市场份额竞争的转变,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临床价值,以满足市场需求。

1.2 代表性龙头企业成长路径

从创新药企业的成长路径来看,主要分为传统大企仿转创和纯Biotech企业。首先,部分传统自主研发结合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逐步实现从仿制走向创新的发展历程,具体地,企业早期通过仿制药业务积累了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广泛的市场渠道,并成功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体系,为后续的创新转型奠定基础,随着企业研发实力的逐步增强,开始聚焦于me-better药物的研发,通过对现有药物的优化升级,向创新药领域迈进,再逐步过渡到First-in-class阶段,通过技术授权、合作研发等方式与国际药企开展深度合作,推进产品的国际化进程。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以仿养创实现平稳过渡,逐渐提升创新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同时构建了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完善商业化团队,在国内与国际市场均占据重要地位,是推动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也有部分企业自成立之初便精准锁ADC、基因治疗等前沿细分赛道,凭借核心技术平台与外部合作研发的独特模式,快速推进研发管线,展现出小而精的显著成长特质,其本质是“技术-数据-商业化”的接力,通过全球化BD和政策红利实现价值跃迁。

1.3 港股与A股医药板块的估值差异、结构对比

结构对比方面,港股创新药含量较A股更高。截至2025/8/6,港股医疗保健业(HS)中,所属概念含“创新药”关键词的个股市值合计为2.47万亿元人民币,占医药板块总市值比例达62.69%,而A股医药行业(SW)中,创新药相关个股市值占比仅为33.49%,主要源于港股IPO制度相对友好,“18A”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吸引更多创新驱动型企业如ADC等前沿技术公司,成为稀缺标的聚集地,导致港股在创新药企业集中度和质量上占优。


研发费用率方面,近年来港股创新药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显著高于A股创新药公司,且仍在逐年提升,反映港股对前沿技术研发的重投入和国际化布局的优势。2024年报显示,港股创新药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总收入)为48.38%,市值前5位的公司中,百济神州和康方生物研发费率均超过60%,而A股创新药龙头公司中研发费率较高的恒瑞医药仅为25%左右。后续随着BD交易分摊和商业化进程加快,盈利能力逐步释放也将主导核心创新药企估值重塑。

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涨幅可观但估值仍处历史相对低位,结合龙头公司基本面改善和BD交易攀升,一旦进入业绩释放阶段,股价将具备较大的上涨弹性。另外,港股市场的独特属性使得其对创新药企业的估值逻辑更侧重于企业的长期成长潜力和研发管线价值,这与创新药行业高投入、长周期、高回报的特性更为契合,进一步凸显了港股创新药板块在当前估值水平下的投资价值。

二、 港股创新药行业分析

2.1 创新药行业发展阶段: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从本土市场走向国际化

我国创新药行业逐步从以仿制为主的阶段向自主研发转型,如今正从本土市场迈向国际化舞台。过去,国内医药市场长期被仿制药牢牢占据,众多企业深陷于仿制药生产的路径依赖中,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研发能力薄弱,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同质化产品,创新瓶颈极为明显,这极大地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转折点出现在一系列药政改革政策的相继出台。自2015年起,国家药监局启动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将新药定义从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精准调整为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这一关键举措有力推动了药企从仿制药赛道向创新药领域的艰难转型。2017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成员,这使得我国临床试验数据逐步获得国际认可,为创新药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下,港股创新药企业纷纷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历史性机遇,持续且大幅地增加研发投入,积极从全球范围招揽顶尖的医药研发人才,构建起完善且高效的研发体系。

在自主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国际化成为港股创新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出海路径的选择上,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策略布局。License-out模式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成为我国创新药出海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企业积极开展海外临床试验,通过与国际知名临床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临床试验规范,获取具有高度国际认可度的临床数据。部分企业还选择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深度融入当地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吸引当地顶尖人才资源,以便能够更快速、精准地响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

2.2 政策支持路径:审批提速、医保准入机制、鼓励原创新药出口

政策对于创新药行业的支持已形成了一套全面且系统的体系,贯穿了从研发到商业化、从本土市场培育到国际市场拓展的全链条,为港股创新药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在审批提速方面,国家药监局秉持“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审评理念,不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建立一系列多元化的审评通道,如突破性疗法、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等,实现了创新药上市路径的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分流。对于针对重大公共卫生需求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的创新药,突破性疗法通道能够将临床试验周期大幅缩短,使药物能够更早地进入关键试验阶段,加速研发进程。附条件批准则允许在临床试验数据尚未完全成熟,但已能充分证明其获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提前批准上市,后续再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进行补充验证。这一创新机制在肿瘤、罕见病等治疗领域的创新药审评审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对创新药的可及性。与此同时,监管机构积极推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互认工作,优化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华上市审批流程,有效减少了重复研究工作,使得全球创新成果能够更快速地惠及中国患者,同时也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积累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宝贵经验。

医保准入机制的持续完善,在创新药的价值实现过程中扮演着核心纽带的关键角色。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始终坚持量价挂钩的基本原则,借助科学严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体系,对创新药的临床价值、患者实际获益情况以及社会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构建以新研发药物为核心的医保准入及谈判续约体系,显著缩短了创新药从上市到被纳入医保的周期。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统计,2018~2024年,通过医保谈判新增的药品在协议有效期内,销售额突破5400亿元,而其中医保基金的支出超过3700亿元。此外,地方医保增补政策与商业健康险的协同发展,也为尚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支付渠道,进一步扩大了创新药的市场覆盖范围,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在鼓励原创新药出口方面,政策支持模式已从以往的单点突破逐步转变为生态构建。商务部、药监局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建立了创新药出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在注册环节,积极与FDA、EMA等国际权威监管机构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全力支持企业通过中美双报、中欧双报等模式加快海外审批进程。在贸易便利化方面,为创新药出口开辟通关绿色通道,大大缩短检验检疫时间;在市场拓展方面,借助“一带一路”医药健康合作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知名展会、开展临床数据交流活动,大力推动创新药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准入工作。2025年一季度,我国创新药在新兴市场出海交易金额显著上涨,成为创新药出海增长的新引擎。

2.3 港股创新药生态特色:Biotech企业活跃、CXO服务体系、港股Biotech 18A通道特征

港股创新药生态凭借创新主体、服务支撑、资本枢纽三位一体的协同架构,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中极具特色的板块。受国际会议成果、BD交易热潮、政策红利及财务改善驱动,港股Biotech企业整体处于估值修复与商业化加速期,近年来获机构资金的广泛青睐。另外,港股CXO服务体系作为生态的基础设施,通过全产业链技术赋能实现创新效率跃升,其中,CRO领域已形成覆盖早期发现到临床Ⅲ期的全周期服务能力,CMO/CDMO通过“连续生产+质量源于设计”的模式对生产体系进行重构。在上市机制方面,港股“18A”通道突破了传统A股盈利指标的限制,允许未盈利的Biotech以临床前数据或早期临床试验结果作为上市依据,打通从研发阶段融资到上市后价值释放的链条。

三者的协同效应形成了独特的港股生态护城河,Biotech的技术突破创造服务需求,CXO的能力升级反哺研发效率,18A通道的资本供给加速这一循环。

2.4 国际化潜力:海外临床试验、FDA审批、出海市场空间等

港股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潜力巨大,海外市场正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海外临床试验领域,多家企业积极与国际知名机构深度合作,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临床试验规范,包括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如对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受试者保护、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详细要求,通过高标准的操作获取具有国际认可度的临床数据。目前,多家港股创新药企业在海外同步推进多项临床试验,试验范围广泛覆盖欧美等全球主要医药市场。FDA审批作为创新药进入美国市场的关键且必经环节,其标准极为严格,涵盖了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多个维度。尽管审批难度较大,但随着我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稳步提升,通过FDA审批的产品数量逐渐呈现出增长趋势。从出海空间看,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大,欧美等国支付能力强、对创新药接受度高。我国创新药在肿瘤、ADC、双抗等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部分产品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国外同类。通过License-out模式与国际大型药企合作,是切入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三、 港股创新药ETF

3.1 港股创新药ETF特色与优势

1)港股创新药指数概况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HKD)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一只跟踪创新药研发及相关服务领域的香港上市证券的指数。该指数从中证香港300指数与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样本空间的并集中,筛选出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以及为制药企业提供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等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作为成分股(不足50只时全部纳入)。指数每半年定期调整成分股,采用市值加权计算,反映港股市场创新药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从指数的编制方式来看,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的成分股高度聚焦港股创新药产业链,覆盖创新药研发及配套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布局港股创新药产业核心资产的投资工具。


2)成分股纯度高,聚焦创新药龙头

港股创新药ETF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成分股的高度聚焦和纯度,这使得投资者能够精准投资于最具成长潜力的创新药企业,而不必担心行业分散或非核心业务的干扰。截止2025年8月6日,港股创新药指数37只成分股平均总市值663.36亿元,具有一定的中大盘风格特征。从市值分布来看,总市值2000亿元以上的成分股共计3只、1000亿元-2000亿元的成分股5只、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成分股4只、300亿元至500亿元的成分股11只、总市值在300亿元以下的成分股14只,整体指数成分股市值空间分布比较广泛,既包括市值千亿以上的创新药龙头,也不乏中小盘标的。

从权重分布来看,聚焦港股创新药产业链,市场认可度更高、发展前景更为明朗的龙头个股权重较高,成长空间可期、股价弹性更大的中小市值个股权重相对较低。截止2025年8月6日,指数前五大成分股权重合计为46.67%,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为70.59%,集中度非常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全球医药创新的前沿,研发管线涵盖肿瘤、免疫治疗、基因疗法等尖端领域,例如,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已成为全球重磅药物,信达生物的PD-1单抗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此外,港股创新药市场的独特性使其成为全球生物科技投资的重要阵地。香港交易所自2018年推出“18A章”上市规则以来,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吸引了大量创新药企登陆港股。这些企业虽然尚未盈利,但研发实力强劲,市场对其长期价值认可度高。这也使得港股创新药ETF能够覆盖康方生物、再鼎医药等A股稀缺标的,为投资者提供更纯粹、更具成长性的创新药投资机会。



3)全产业链布局,涵盖Biotech、CXO、医疗服务等创新药上下游领域

港股创新药ETF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全产业链布局,不仅投资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还覆盖CXO(医药研发外包)、基因治疗、医疗器械等创新药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置。在Biotech领域,港股创新药ETF主要投资于从事创新药研发的企业,如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这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研发能力,通常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罕见病等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例如,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结直肠癌靶向药,而再鼎医药则通过引进全球创新药在中国市场实现商业化。Biotech企业的特点是高成长性,但同时也伴随较高的研发风险,而ETF的分散投资特性能够有效平滑个股波动。

在CXO领域,港股创新药ETF纳入了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服务商。CXO企业被称为创新药行业的“卖水人”,因为无论Biotech公司的研发成功与否,CXO都能通过提供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服务获得稳定收入。其中,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生物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其客户包括辉瑞、罗氏等跨国药企。CXO行业的增长驱动力来自全球医药研发外包趋势,尤其是中国创新药崛起带来的增量需求。因此,CXO成分股的加入增强了ETF的防御性,使其在Biotech行业短期遇冷时仍能保持相对稳健的表现。

此外,港股创新药ETF还覆盖了创新药产业链上的医疗服务企业,如金斯瑞生物科技,该公司在基因合成和细胞治疗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医疗服务企业通常提供创新药研发所需的工具或技术支持,例如基因测序、临床试验数据分析等,是创新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使港股创新药ETF能够充分受益于创新药行业的整体发展,而不会因单一细分领域的短期波动而大幅回撤。当Biotech行业面临融资寒冬时,CXO企业仍能保持增长;而当Biotech研发突破带动行业景气度回升时,ETF又能充分享受弹性收益。对于希望长期布局创新药行业的投资者来说,这种“研发—生产—商业化”的全周期覆盖模式极具吸引力。


4)助力港股Biotech投资,把握科技医药轮动机遇

港股创新药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低风险参与Biotech赛道的方式,尤其适合中长期科技医药轮动策略。相较于直接投资个股,ETF能够分散风险,同时仍保持较高的行业Beta,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理想工具。当前港股Biotech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主要由于过去两年全球生物科技融资环境收紧,导致部分企业股价超跌。然而,从行业基本面看,中国创新药行业仍处于成长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如医保谈判规则优化)、国际化进程加速(License-out交易增多),长期增长逻辑并未改变。因此,当前低位布局港股创新药ETF,有望在未来行业复苏时把握反弹机会。

港股创新药ETF是科技医药轮动策略的优质标的。在资产配置中,科技与医药通常呈现轮动特征:当科技板块(如半导体、AI)过热时,资金可能流向估值更合理的医药股;而当医药政策回暖时,创新药又可能成为市场焦点。港股创新药兼具“科技属性”(Biotech依赖前沿生物技术)和“医药属性”(刚性需求),因此能够灵活适应市场风格切换。例如,2023年上半年,在A股人工智能板块大幅上涨后,部分资金流向估值较低的港股创新药,推动相关ETF显著跑赢大盘。


5)港股通+ETF,便捷布局港股创新药

港股创新药ETF在交易便捷性上具有独特优势,既可以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港股,又支持A股账户直接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配置渠道。首先,ETF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港股,省去了投资者直接开通港股账户的复杂流程。港股通ETF允许投资者直接用人民币交易,资金划转便捷,且不受个人5万美元外汇额度限制。通过在A股证券账户中买入港股创新药ETF,即可间接持有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港股创新药龙头,无需单独开通港股交易权限。

另外,ETF支持场内交易,流动性好、买卖灵活。与场外基金相比,ETF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时段内实时买卖,便于投资者把握市场波动机会。若盘中出现行业利好(如某创新药获批),投资者可立即买入ETF,而不必像场外基金那样等待收盘净值结算。此外,ETF的交易成本通常较低,长期持有成本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港股创新药ETF在交易便捷性、成本效率和透明度上均具备显著优势,是A股投资者布局港股创新药主题的最优工具之一。无论是短线交易还是长期持有,都能通过ETF高效参与这一高成长赛道。

风险提示

1、海外降息进程不及预期:全球通胀及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海外降息受阻,将造成市场加剧波动。

2、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仍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复苏亦存不及预期的可能。

3、基金相关信息及数据仅作为研究使用,不作为募集材料或者宣传材料。

4、本文涉及所有基金历史业绩均不代表未来表现。

阅读全文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聚焦港股创新药,把握全球研发机遇》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聚焦港股创新药,把握全球研发机遇》

报告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作者:

于婧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3

王子薇 SAC执业编号:S11305240100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11 06:16:51
新能源车型零百加速TOP 20揭晓:小米SU7 Ultra仅第二

新能源车型零百加速TOP 20揭晓:小米SU7 Ultra仅第二

手机中国
2025-11-17 11:06:02
张婧仪大胆拍摄维密内衣代言,清纯甜妹变性感女神

张婧仪大胆拍摄维密内衣代言,清纯甜妹变性感女神

星美图
2025-11-18 13:20:41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扶苏聊历史
2025-11-17 16:43:13
总薪资5.169亿,历史第五!保罗-乔治为何能“混”到这么多合同?

总薪资5.169亿,历史第五!保罗-乔治为何能“混”到这么多合同?

海阔山遥YAO
2025-11-18 14:33:07
正式确定!国安续约2大主力,太子再获2年合同,现役国脚终老球队

正式确定!国安续约2大主力,太子再获2年合同,现役国脚终老球队

体坛鉴春秋
2025-11-18 11:34:14
本泽马:我和C罗无需向外界展示什么;回皇马?完全有可能

本泽马:我和C罗无需向外界展示什么;回皇马?完全有可能

懂球帝
2025-11-18 05:37:25
埃本·拜尔斯:喝下1400瓶核辐射水,身体瓦解,30年后骨头还发热

埃本·拜尔斯:喝下1400瓶核辐射水,身体瓦解,30年后骨头还发热

心中的麦田
2025-11-17 20:42:51
詹姆斯: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希望他们永远不要受伤!

詹姆斯: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希望他们永远不要受伤!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8 15:06:56
香港游泳帅哥全运会夺冠,用英语接受央视采访,暂别泳坛攻读博士

香港游泳帅哥全运会夺冠,用英语接受央视采访,暂别泳坛攻读博士

米修体育
2025-11-17 17:23:11
1000 天战火烧出全球真相:西方四笔惊天错账,彻底改写世界格局

1000 天战火烧出全球真相:西方四笔惊天错账,彻底改写世界格局

瞳哥视界
2025-11-10 22:31:41
饺子拒绝金鸡奖,揭开内娱最大笑话:154亿票房,不配一个奖?

饺子拒绝金鸡奖,揭开内娱最大笑话:154亿票房,不配一个奖?

花心电影
2025-11-17 12:00:18
穿衣打扮选择适合自己的肤色和气质的颜色和款式才是最重要的

穿衣打扮选择适合自己的肤色和气质的颜色和款式才是最重要的

牛弹琴123456
2025-11-16 09:52:07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毒舌八卦
2025-11-17 23:05:50
索马里海盗最丢脸的抢劫:挟持货船2年无人赎,还要养22名人质

索马里海盗最丢脸的抢劫:挟持货船2年无人赎,还要养22名人质

谈史论天地
2025-10-23 13:42:01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致4人死亡,挂牌督办!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致4人死亡,挂牌督办!

中国基建报
2025-11-18 14:23:14
轮到ASML急了?我国成功研制全球首款二维芯片,欧美规则被推翻

轮到ASML急了?我国成功研制全球首款二维芯片,欧美规则被推翻

白梦日记
2025-11-17 21:13:33
五角大楼再次发动袭击,多人死亡

五角大楼再次发动袭击,多人死亡

参考消息
2025-11-17 16:19:06
湖北美女毛媛去世,年仅32岁,前一天还好好的,丈夫悲痛悼念

湖北美女毛媛去世,年仅32岁,前一天还好好的,丈夫悲痛悼念

熠熠生辉的生活
2025-11-18 08:16:43
贪得无厌被反噬!二封影后的宋佳也没想到,网友的怨气会这么大

贪得无厌被反噬!二封影后的宋佳也没想到,网友的怨气会这么大

春秋论娱
2025-11-18 14:15:22
2025-11-18 15:28:49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国金证券研究成果观点互通平台
5855文章数 4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很叛逆:骑摩托玩摇滚 赢猜拳让老公跟自己姓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很叛逆:骑摩托玩摇滚 赢猜拳让老公跟自己姓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科技要闻

OPPO Reno15系列深评:实况封神+颜值暴击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房产
游戏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筑城记:中世纪》2026年1月推出 好评城市建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